國內3款「倒霉酒」,因外號彪悍,讓人聞風喪膽,懂酒的卻放不下

2023-05-24     白酒二三事

原標題:國內3款「倒霉酒」,因外號彪悍,讓人聞風喪膽,懂酒的卻放不下

酒在我們浩浩湯湯的中華文明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不僅是一種飲料,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

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就從不吝嗇地表達對酒的熱愛,他們勸君酒杯滿,聽其狂歌詞,酒興起,還會給酒起各種外號。

現在也不例外。很多愛酒的人也會給酒起外號,或者取自酒的特點,或者根據原料取自典故。杜康這樣別致,自然很受歡迎,而且很兇「肥豬肉酒」,「酒中榴槤」,讓人迴避三舍。

就像下面三款一樣,因為外號彪悍而備受牽連。「倒霉酒」,普通的飲酒者聽起來很害怕,但懂酒的人卻放不下。看看你聽了敢不敢喝。

1.奪命53—黃蓋玻汾

乍一聽這個外號很嚇人,很多酒友都被其中包括在內。「奪命」這兩個字嚇得止住了腳步,其實這個彪悍的外號只是酒友看到它的歷史後給出的戲稱。

它外號中的「53」說的是度數,還有「奪命」因為,雖然它屬於高酒,但與其他烈性白酒相比,它的入口更柔軟,即使是酒量差的人也很容易接受它的味道。

因此,當我們喝酒時,我們不經意間喝得超過了我們的酒精含量。當我們感到有點醉意時,往往為時已晚。

很多人稱之為「斷片酒」,更多的酒友喜歡叫它「奪命53」,可惜很多沒喝過的酒友都被這個彪悍的外號嚇到了,不敢輕易嘗試。

其實它味道很好,喝了也不會口乾或者不舒服,所以還是有很多忠實的粉絲,懂酒的人都放不下。

2.「憨包」小茅台—緣得仿台酒

總說一個人憨,其實也就是說老實,人有老實人,酒自然有老實酒。

老實的白酒很容易理解,從原料選擇到釀造過程,一直是真實的,選擇貴州當地特色紅纓子糯高粱作為原料,高粱含有適量的蛋白質和單寧,有利於為醬酒形成豐富的香氣。

該工藝一直按照12987年的傳統工藝釀造。經過一年的釀造周期,它還需要進行3年的窖藏和小批量的陳酒勾兌,這不僅使酒體更加成熟醇厚,而且具有獨特的花果香味和燒焦香味。

酒廠一直專注於提高白酒的質量,不做太多的宣傳,默默發展。

它在當地有相當大的市場,也被稱為「小茅台」,遺憾的是,正是這種誠實導致了它在其他省份沒有突破多少市場。

3.大草原上最烈的酒——悶倒驢

顧名思義,這酒可以喝掉一頭驢,其烈性可見非同尋常。

它來自內蒙古。在這裡的冬天,風像刀一樣刮。低度酒很難滿足內蒙古人的需求,所以68°草原白成了當地人的最愛。

它的度數在白酒中很高,所以它的強烈味道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喝過酒的人都說喝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但是到了肚子就像被刀扎了一樣,入口就醉了。

但它是用100%純糧釀造的,原料只有高粱和玉米,所以即使很濃,喝了也不會上頭,這是很多內蒙古人的心。

不幸的是,由於酒烈,外號太猛,很多人都望而卻步。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以上這些酒你喝過哪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21b59920b1dad301799f58ca23a2e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