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中國最大的全息雲平台之一微美雲息已於6月17日提交招股書,擬赴美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下為您介紹這家有望成為全息AR第一股的龍頭企業。
作者/華盛學院林海
一、公司概況:中國最大的全息雲巨頭
微美全息雲(WiMi Hologram Cloud)成立於2015年,經過4年時間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全息雲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提供從全息視覺AI合成與呈現、全息互動軟體開發、全息AR廣告投放、全息AR SDK支付、5G全息通訊軟體開發到全息人臉識別等全息AR技術的一站式服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8年收入計,公司為中國最大的全息AR應用平台。
公司主要提供AR廣告服務產品和AR娛樂產品,收入主要以廣告服務為主(19年第一季度占比達80.5%)。全息AR廣告軟體可讓客戶在視頻片段中插入真實或動畫的三維對象,將對象與視頻中的場景片段無縫集成,廣告則主要插播於影視節目中(如下圖的全息「汽車」「檯燈」等)。
全息AR娛樂產品則包括支付中間件軟體、遊戲分發平台和全息MR軟體。支付中間件軟體可與各種類型的移動應用程式集成。截止2018年支付中間件已嵌入到超過300個客戶的1100多種移動應用程式中。用戶完成支付中間件的支付交易時會按金額百分比計入相關收入。
資料來源:招股書,華盛證券
國內所有全息AR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公司建立了最全面、最多元化的全息AR內容庫,在收入、客戶數量、全息AR內容(約4654個)以及全息AR專利(219)和軟體著作權(106)數量方面均排名第一。截至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12月31日,公司分別擁有390名和485名客戶。目前客戶主要包括廣告商、分銷渠道商、應用程式開發商和娛樂公司。
二、行業概覽:全息AR廣告市場高速增長
全息AR產業鏈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硬體、軟體、應用與內容及服務。硬體包括零部件和設備,軟體分為信息處理和操作平台,應用和內容則針對不同的行業進行研發和製作,服務則是通過分發平台將應用內容進行渠道分發。公司目前參與上游部分,包括開發軟體、提供內容生產技術和創建和分配內容和以及中游部分,即提供全息AR解決方案。
去年以來,微軟、蘋果、谷歌等巨頭爭相加碼AR/VR市場,19年進入新品發布期,國內外廠商預計發布10餘款AR新品, AR國內外應用趨勢凸顯。國內市場上,全息AR硬體及軟體與內容的對應市場規模近年來高速增長,新品發布潮之下硬體規模復合年增率有望從2016年至2020年的61.4%提速至2020年至2025年期間的83%,而軟體及內容對應增速從前五年的106.3%降至後五年的78.1%。
資料來源:招股書,華盛證券
從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看,國內全息AR廣告發展空間廣大。與傳統數字廣告相比,全息AR技術廣告更具互動性,體驗更好,且成本效益和靈活性更為明顯,可識別適用於多個品牌廣告的重複廣告空間,節省相應成本。預計後五年(2020-2025)期間市場規模將以79.1%的年復合增速,相比前五年的71.6%有所提速。
資料來源:招股書,華盛證券
三、財務簡析:業績高速增長,創收能力改善
公司盈利狀況表現突出,連續兩年盈利。2018年全年收入為2.25億元人民幣,相比2017年同比增長17.19%,同期凈利潤從7333萬元人民幣增至8921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速21.92%。最新一個季度2019年Q1業績增長提速,季度收入從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922萬元增至7849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5%,季度利潤則從去年同期的2222萬元人民幣增3749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68.7%。
盈利指標方面,期間毛利率及凈利率均持續改善,2017年、2018年、2018Q1及 2019Q1毛利率分別為:58.85%、62.22%、67.35%及71.79%,對應凈利率分別為38.02%、39.56%、44.9%及47.44%。
資料來源:招股書,華盛證券
一季度業績增長主要歸因於廣告客戶數的增長。通過對技術及內容的持續升級,公司客戶數量及每客戶平均收入提升幅度較大。廣告客戶數量從上年一季度的49個增至當前的65個,增幅32.7%,每客戶平均收入從人民幣70萬元增至約100萬元。
四、競爭力及風險點:規模優勢明顯,增速或不及預期
公司已成為為中國最大的全息AR應用平台,擁有絕對的規模優勢。客戶、全息專利、全息AR內容及軟體版權數均保持行業第一,其中客戶、全息AR內容及軟體版權與第二名差距尤為明顯。公司所處的行業AR全息行業將保持高速增長,AR及5G技術的應用將推動公司業務的開展。最後,公司業績保持快速增長,兩年保持盈利且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資料來源:招股書,華盛證券
風險點方面,公司的快速發展取決於公司是否緊跟技術的快速演變及開發全息AR優質產品及內容的能力,競爭持續加劇的情況下,公司是否能抓住5G全息通信的機遇實現爆發增長仍有一定不確定性,增速有可能低於市場的高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於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交易平台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