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炮聲:1940年12月「希佩爾」號截擊WS-5A船隊之戰

2021-08-19     崎峻戰史

原標題:聖誕炮聲:1940年12月「希佩爾」號截擊WS-5A船隊之戰

聖誕炮聲:1940年12月「希佩爾」號截擊WS-5A船隊之戰

(溫馨提示:本文約4600字,配圖16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1940年12月24日,在二戰中的第二個平安夜來臨之際,德國海軍「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正孤獨地游弋在陰雲低垂、惡浪翻湧的北大西洋洋面上,艦長威廉·邁澤爾海軍上校和他麾下的1400餘名官兵都沒有什麼心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聖誕佳節。作為1940年度德國海軍巡洋作戰的一部分,「希佩爾」號已經在海上隱秘航行了近一個月時間,卻未能捕獲哪怕一艘盟國或中立國商船,不斷減少的燃油存量和隱患多多的動力系統讓邁澤爾焦慮萬分,留給他的狩獵時間所剩無幾,他可不希望在向法國港口返航前戰績薄上還是一片空白。如果真的有聖誕老人,邁澤爾也許該在煙囪上掛上一支特大號的襪子,渴求一份聖誕大禮——一支防禦薄弱的護航船隊……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第二任艦長威廉·邁澤爾海軍上校,他於1941年2月獲頒騎士十字勳章,到戰爭末期已晉升至海軍上將。

北海之旅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是德國海軍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建造的5艘同級重巡洋艦(3艘完工)的首艦,於1939年4月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建成服役。希佩爾級以對抗法國海軍「阿爾及利亞」號重巡洋艦為目標,排水量高達14000噸,遠超其他國家的條約型重巡,但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能方面沒有明顯優勢,8門長身管203毫米艦炮、80毫米舷側主裝甲和32節航速在同時代的重巡洋艦中只能算中規中矩,令後世對德國人利用排水量的智慧深表質疑,並不成熟的高溫高壓鍋爐和複雜的渦輪結構導致動力系統故障頻發,給作戰性能帶來負面影響。儘管如此,希佩爾級依然是德國海軍規模有限的遠洋作戰力量的中堅之一。

1937年在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內進行舾裝的「希佩爾海軍上將」號。

「希佩爾」號建成僅四個月後,歐洲戰火重燃,該艦在訓練和改裝中渡過了戰爭最初半年時光,於1940年2月進入一線服役。在4月間的「威悉河演習」行動中,「希佩爾」號護送陸軍部隊入侵挪威特隆赫姆,途中遭遇英軍驅逐艦「螢火蟲」號,這艘英勇無畏的驅逐艦在被德艦的優勢火力擊沉前撞擊了「希佩爾」號,造成了約40米長的裂口,使該艦在完成任務後入塢修理兩周。挪威戰役結束後,「希佩爾」號在第二任艦長邁澤爾上校指揮下準備參加登陸英國的「海獅」行動,但這次作戰因為不列顛空戰的失利而被永久擱置。1940年9月,「希佩爾」號首次嘗試突入北大西洋展開破交作戰,不料途中燃料供給系統發生火災,迫使主機關閉,在海上漂浮數小時之久,所幸未被英軍發覺,僥倖返回威廉港進行維修。

1940年4月初「威悉河演習」行動中,「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在庫克斯港搭載德軍山地部隊。

1940年11月30日,「希佩爾」號再次嘗試突破,行動代號「北海之旅」。由於此前「舍爾」號裝甲艦的積極活動,英國海軍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南大西洋方向,從而為「希佩爾」號的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該艦於12月6日隱蔽通過丹麥海峽潛入大西洋。由於「希佩爾」號的續航力有限,動力系統的可靠性也令人擔憂,德國海軍計劃讓該艦在北大西洋進行一次短程掃蕩,首先向南橫穿哈利法克斯與英國之間的東西航運線,再掉頭向東穿越弗里敦至英國的南北航運線,以期捕捉戰機,最後向法國布雷斯特返航。

這幅彩繪表現在「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在1940年底航行在北大西洋上的姿態。

德軍大型戰艦普遍安裝的FuMO 27型搜索雷達,最大探測距離約25公里。

WS-5A船隊

這一夜「希佩爾」號上充滿了緊張又期待的氣氛,所有人都在為黎明後的戰鬥養精蓄銳,雷達操縱手的眼睛更是一刻不敢離開顯示屏,生怕到嘴的獵物不慎溜走。邁澤爾在25日凌晨2時指揮戰艦靠近到魚雷射程內,發起了一次舷側魚雷攻擊,但所有魚雷都偏離了目標,未能命中。在攻擊失手後,「希佩爾」號再次退回到雷達跟蹤位置,利用夜幕隱藏身形,以免打草驚蛇。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舷側的電腦復原圖,注意起重機前後的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和3座雙聯裝105毫米高射炮。

英國海軍「貝里克」號重巡洋艦,屬於肯特級,1927年建成服役。

邁澤爾的判斷相當準確,他遇到的船隊是WS-5A護航船隊,由一支慢速船隊和一支快速船隊混編而成,於12月18日到19日間由利物浦和克萊德啟航,共有26艘運輸船,其中部分船隻將在中途脫離編隊駛向直布羅陀,之後前往馬爾他,其餘大部分船隻則繼續南行繞過好望角前往埃及,它們運載著增援北非英軍的約4萬名部隊和大量軍需物資!除了運輸船外,編隊中還有2艘航空母艦「暴怒」和「百眼巨人」號,它們擔負著向北非前線運送飛機的任務,兩艦隻留有5架可用的艦載機,其中「暴怒」號搭載3架「賊鷗」俯衝轟炸機,「百眼巨人」號有2架「劍魚」魚雷機,可笑的是由於糟糕的裝載安排,「暴怒」號上沒有炸彈卻有魚雷,「百眼巨人」號上只有炸彈而沒有魚雷,導致僅有的艦載機也無法在第一時間發起攻擊。

二戰時期的「暴怒」號航空母艦,前身為一戰時期建造的大型輕巡洋艦,是英國海軍資格最老的航母之一。

為WS-5A船隊護航的是「貝里克」號重巡洋艦、「達尼丁」、「博納旺蒂爾」號輕巡洋艦和4艘護衛艦。「貝里克」號為英國海軍最早建造的條約重巡肯特級,裝備8門203毫米艦炮,「達尼丁」號屬於一戰時期建造的D級輕巡洋艦,裝備152毫米艦炮6門,「博納旺蒂爾」號為新銳的狄多級防空巡洋艦,裝備8門133毫米高平兩用艦炮,服役僅半年。論火力和噸位,3艘英軍巡洋艦中的任何一艘都不是「希佩爾」號的對手,但此時英國人享有三對一的數量優勢,恰如一年前普拉塔河口海戰中「斯佩伯爵」號所面對的形勢,這對於德國人是極為不利的。

英國海軍「達尼丁」號輕巡洋艦,屬於D級,1919年建成服役。

知難而退

WS-5A船隊已經被德艦跟蹤了一整夜,英國人卻渾然不覺,當「希佩爾」號的壯碩身影顯現在晨光中,「貝里克」號上的眾人頗為驚訝,但很快恢復冷靜,一面做好應戰準備,一面發出警報,呼叫增援並讓運輸船疏散避險。很快,兩艘重巡洋艦以平行同向航行的姿態展開較量,「希佩爾」號以203毫米主炮與「貝里克」號進行對射,同時以左舷的6門105毫米高射炮攻擊距離最近的2艘運輸船。

表現「希佩爾海軍上將」號以前主炮向目標開火的彩繪。

這場交火持續了約10分鐘,雙方的主炮均未取得命中,但「希佩爾」號的副炮更為精準,成功擊傷了目標。5874噸的貨船「阿拉比斯坦」號被一枚105毫米炮彈命中,損傷輕微,不過中彈位置附近就是一座堆滿彈藥的貨艙,如果炮彈稍有偏移這艘貨船恐怕就凶多吉少了。另一個受難者是14106噸的運兵船「帝國騎兵」號,一枚炮彈擊穿水線下船體,在住艙內爆炸,當場炸死16人,並引起大量進水導致船體嚴重側傾。7時10分,接到警報的「達尼丁」和「博納旺蒂爾」趕來增援,邁澤爾將2艘輕巡洋艦誤判為驅逐艦,出於對魚雷攻擊的擔心,他下令暫停交戰,轉向脫離。

被「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的105毫米高射炮重傷的「帝國騎兵」號運兵船。

邁澤爾顯然不甘心放棄這次戰機,在20分鐘後「希佩爾」號再度將船隊納入射界,嘗試發起新的進攻。讓邁澤爾感到遺憾的是,「貝里克」和「博納旺蒂爾」號依然攔在「希佩爾」號和船隊之間,不清除這個障礙則難以獵殺運輸船隊。於是,交鋒再起,「希佩爾」號集中火力攻擊「貝里克」號,而後者也以主炮奮力還擊,「博納旺蒂爾」號的133毫米艦炮以速射火力協助「貝里克」號壓制德艦。即便以一敵二,「希佩爾」號卻不落下風,憑藉精良的火控裝置先拔頭籌,連續四次擊中「貝里克」號,其中2枚炮彈擊中了艦體中部水線及水線下船體,穿透了裝甲帶卻沒有爆炸!1枚炮彈命中B炮塔下方水線附近並成功引爆,造成嚴重進水,最後一枚炮彈直接鑽進了X炮塔,爆炸和碎片殺死了7名炮組成員,並使X炮塔喪失戰鬥力。反觀英艦雖然火力旺盛卻準頭很差,無一命中,給德國人帶來的僅有傷害不過是近失彈碎片敲擊船殼的噪音罷了。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的前主炮群特寫,該艦裝備的SK C/34型203毫米艦炮炮管長度達60倍徑,最大射程遠至33000米。

儘管「希佩爾」在炮戰中占據上風,邁澤爾的心情卻愈發不安。德國海軍水面破襲戰的首要原則就是避免與占有優勢的敵軍交戰,尤其要避免軍艦受損,「斯佩伯爵」號就是前車之鑑。隨著戰鬥的持續,英艦的炮火遲早會給「希佩爾」號造成損傷,邁澤爾必須在這種狀況發生之前全身而退,特別是瞭望哨報告第三艘英艦正在靠近後,他做出了撤退的決斷。7時15分,一場驟雨使戰場能見度下降,「希佩爾」號趁機轉舵,在雨霧的掩護下與英艦脫離接觸,調頭向東北方向狂奔而去。英艦也沒有追擊,繼續在船隊附近巡弋,防止德艦去而復返。

英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布萊克本「賊鷗」式俯衝轟炸機雙機編隊的彩繪。

在英德戰艦發生交火後,運輸船隊就解散隊形,疏散退卻,2艘航母也倉促迎敵,「暴怒」號的3架「賊鷗」在未掛彈的情況下先行起飛,前往偵察德艦的方位,「百眼巨人」號的2架「劍魚」則轉移到「暴怒」號上掛載魚雷,準備在接到「賊鷗」的報告後實施攻擊,但「賊鷗」最終無功而返,空襲計劃也隨之取消。

結語

這場發生在聖誕節的遭遇戰就此落幕,雙方均無艦船沉沒,唯一的受益者大概是「百眼巨人」號的「劍魚」機組,他們分別在2艘航母上享用了雙份的聖誕午餐。在此次交戰中「希佩爾」號消耗主炮炮彈185發,副炮炮彈113發,取得6次命中,英軍方面僅「博納旺蒂爾」號就發射炮彈438發,全無命中。遭到重創的「貝里克」號脫離編隊向直布羅陀返航,直到1941年7月才得以修復。WS-5A船隊重新會合,包括2艘受傷船隻在內的所有運輸船都平安抵達目的地。燃油告急的「希佩爾」號直接駛向法國海岸,途中擊沉了單獨航行的英國貨船「猶姆納」號,讓沮喪的邁澤爾多少得到了一點安慰,「希佩爾」號於12月27日進入布雷斯特港,隨即入塢維修一個月。

高速航行的「博納旺蒂爾」號輕巡洋艦,安裝了4座雙聯裝 133毫米高平兩用艦炮。

WS-5A船隊之戰是二戰期間英德海軍重巡洋艦為數不多的正面交鋒之一,「希佩爾」號以4∶0的戰績略勝一籌,不過德制穿甲彈欠佳的可靠性降低了德國人取得更有利態勢的可能性。假如擊中「貝里克」號艦體中部的2枚炮彈不是啞彈,那麼英艦遭受的損害將更為嚴重,有很大幾率喪失動力,退出戰鬥。當然,就算「希佩爾」號打掉了「貝里克」號,邁澤爾也沒有機會擴大戰果,畢竟尚有2艘輕巡洋艦需要應對,甚至還有遭遇空襲的風險,況且船隊已經分散,以「希佩爾」號的燃油餘量也無力搜尋,因此適時撤退確是明智之舉,當然也是無奈的選擇。這次戰鬥凸顯了德國海軍巡洋作戰的固有缺陷,單艦或雙艦的遊獵破襲尋獲目標困難,交戰條件又很受局限,在避戰保船的壓力下一線指揮官只能謹慎行事,難以達成顯著的作戰成效,德國海軍的戰術選擇歸根到底還是歸因於在水面艦隊實力上的絕對劣勢。

1941年初在法國布雷斯特港的干船塢內接受維修的「希佩爾海軍上將」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4332569_61267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