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菜1500元,6根面20元…...餐飲宰客亂象何時休!

2023-01-30     火鍋餐見

原標題:4個菜1500元,6根面20元…...餐飲宰客亂象何時休!

本期看點

1、春節期間,餐飲宰客亂象頻出

2、當報復性消費遇上報復性宰客

3、要學會給足顧客「安全感」

4個菜1500塊,6根面20元…

放開後的第一個春節,被壓抑了三年的大家「傾巢」而出,瘋狂消費。

但在各種「爆滿」「排隊」的喜訊後,一些餐飲宰客亂象也頻頻發生。

1、4個菜1500塊,北海一餐館被央視辣評

1月25日,抖音一網民發布視頻,並配文稱在北海就餐消費時被宰,「4個菜1500塊」!

後經查,雖然該店明碼標價,點菜單也由消費者本人簽字確認,但該店家存在支付計程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未與消費者充分溝通即匆忙配菜下單、部分海鮮經烹飪後分量略少等問題。

相關部門已責令該店家停業整頓、限期整改並立案處罰。

同時此事件也被央視評論:「口碑不僅僅看風光好不好,也看服務業的體驗好不好。」

2、6根面20元,一碗油潑麵引發負面輿情

近日,有遊客吐槽了西安回民街某麵館,一個像臉盆一樣大的碗,碗底只有6根面,大約就2元錢成本,卻賣20元!

「剛張嘴就吃完了,還不如地攤上一碗早餐分量!」

視頻一出,網友一片譁然。有的曬出同款遭遇,有的當地網友忙著替西安道歉。隨後當地有關部門對這家麵館做出整改,要求在原有麵條分量上增加50%,明碼標價,退還當事遊客飯錢,提升麵館服務人員素質。

火鍋餐見也了解到,涉事麵店引起的負面輿情,惹怒了回民街所有商家,從而遭到了他們的集體抵制,目前已人去樓空,被趕出了回民街

3、58元燴菜沒肉,商家被停業整頓接受調查

相近時間段,還有一位遊客爆料稱,她和家人在西安一景區旁某麵館,花費58元點的燴菜,裡面只有兩個素丸子,其它全是大白菜,剩下幾片胡蘿蔔。

「當時就很生氣,58元的燴菜不嫌你貴,但是不應該只有大白菜和胡蘿蔔吧」。網友也戲稱,「這不是燴菜,頂多算水煮菜。」

對此商家回應,店內燴菜都是按標準進行配料,並未宰客。針對此事,當地監管部門已介入,商家被停業整頓接受調查。

以上種種宰客亂象,除卻網際網路傳播速度之快的原因,火鍋餐見認為,更深層次的依舊是,經歷了疫情的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性價比

當報復性消費,遇上報復性宰客

2023年的春節檔,多地迎來洶湧客流。(相關閱讀:春節一線走訪 | 從縣城到商圈,這4類火鍋爆單了)

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8.43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2023,人潮洶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的地方,難免是非多,這邊是興高采烈準備報復性消費的顧客,那邊是春風滿面大開迎客之門的老闆,當然,也夾雜著一些磨刀霍霍準備「報復性宰客」的商家。

疫情三年,一些商家也是「餓怕了、窮怕了」,猛一見這麼多遊客,刀上的血都來不及擦,就沖了上去。

全國的餐廳老闆都盼著大眾恢復消費信心,能多來餐廳吃幾頓飯,結果卻遇上這麼幾個主,一頓亂刀砍,砍上了熱搜,也打擊了顧客的消費熱情。

11年前,一哥們兒一家三口去三亞旅遊,也是被計程車拉到某飯店,這哥們指著池裡一條大魚剛問價,店家就手腳麻利地將魚撈出、摔暈,一稱,11斤,每斤580,共6000多塊,這哥們剛要理論,突然冒出來幾個彪形大漢,局勢瞬間明朗,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哥們兒只能乖乖被宰。

此事當年被頂上熱搜,史稱「三亞宰客門」。

幾天前,三亞又出新么蛾子,一顧客從海鮮店購買了龍膽石斑,拿到海鮮加工店加工,期間被加工店偷換,並將顧客購買的石斑拿回到海鮮店,放入了海鮮池中;

一酒店標售的紅花蟹(大),經現場稱量為(中)標準,屬於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並且石斑魚價格超過調控價格19元每斤;一水產攤銷售的帝王蟹口頭向消費者承諾240元一斤,稱重卻按340元,涉嫌消費欺詐。

某水產市場

給足顧客「安全感」是當務之急

所謂「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相似的,不過是人性和套路罷了。

疫情以來,餐飲的菜價和分量,一直都是消費者的敏感點,有些餐廳甚至將菜價貼到門外或餐廳醒目處,一來打消顧客疑慮,二來也可讓消費者自我權衡,不至於進店或點菜尷尬。

而宰客商家卻將顧客的敏感點推向了極端,自然會激起民憤。

在國民經濟和消費信心尚未完全恢復的當下,性價比依然是主流,所以,商家還應在價格和分量上多做文章,歸根結底,目的只有一個,讓顧客敢於消費、樂意消費,這也是上文提到的「安全感」。

明碼標價的安全感

從雪糕刺客,到宰客亂象,我們會發現,公眾對價格越來越敏感。

就像一位堅持65元客單價的魚火鍋老闆說的那樣,「高於65這個價會讓顧客覺得不實惠,尤其現在消費降級,不能讓顧客吃飯沒有安全感」。

在消費認知中,顧客最怕犯錯(怕被宰),羊群效應很明顯——人們願意在大排長隊的餐廳吃飯;尤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顧客更願意排隊就餐,排隊,意味著「安全」。

反過來,如果一個新品牌、新事物,在當地市場尚未教育,就會困難重重,因為大多數顧客不太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你經常能看到很多品牌出走後,容易水土不服,對顧客而言,熟悉,才意味著「安全」

目前,餐飲消費勢頭剛剛抬起,給足顧客「安全感」才是當務之急。

如何讓顧客從價格和環境都有「安全感」,可能是每位餐飲老闆都應該試著去尋找的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c3eae7cb19cea69891e4b4fa7d50c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