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併,這家麵館開賣咖啡,為了70億估值真夠拼的

2022-10-10     快消

原標題:中西合併,這家麵館開賣咖啡,為了70億估值真夠拼的

文丨李歡歡

在疫情衝擊和經濟周期的影響之下,手握17億融資、正在衝擊IPO的和府撈麵,該如何保住估值?

擠入咖啡賽道,多品牌戰略不利

疫情衝擊和經濟周期對各個行業的影響還在持續深入,咖啡卻在2022年成了很多企業的「救星」,繼特步、猿輔導之後,和府撈麵也來蹭咖啡的熱度了。

繼9月底曝出註冊咖啡商標信息後,和府撈麵的首家「咖啡+拉麵」便利快餐店已於近日開業,公司官網同步更新了咖啡品牌的相關信息:「Pick ME 咖啡&熱食」通過打造咖啡消費新搭配,為年輕族群與上班人士提供一杯好喝不貴的咖啡。

Pick ME首家門店開在了上海外灘SOHO,看得出,其選址標準與主品牌和府撈麵本著同一個原則,都是年輕人和上班族聚集的寫字樓商圈內。與和府撈麵不同的是,Pick ME的店面更小,面積不足20平方米,主打便利店場景。

從點單小程序呈現的產品結構來看,Pick ME除了供應咖啡,還有西式烘焙產品,以及和府的招牌面、拌飯及多種中式小吃。定價方面,咖啡定價在12-20元之間,與瑞幸等大眾咖啡品牌價格相差無幾;面和拌飯也走大眾快餐路線,定價在20元左右,低於和府撈麵45元的客單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和府撈麵用Pick ME來做咖啡和中式熱食的混搭,再用便利店模式把門店面積做小,減少運營成本,本質還是在快餐領域做探索。不過,在眼下並不明朗的大環境之下,Pick ME的創新模式能否獲得消費者青睞、實現大規模鋪開,還需時間驗證。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不同於主品牌和府撈麵的高端精品路線,Pick ME走的是平價路線,無論是產品品類還是定價,對普通消費者更友好,覆蓋的消費人群也更廣。

事實上,受疫情及經濟周期的大環境影響,不少餐飲品牌為尋求出路都打出了副牌,以尋求新的業績增量,Pick ME也不是和府撈麵打出的第一個副牌。今年5月,和府撈麵還殺入蘭州拉麵賽道,在江蘇南通開出首家「阿蘭家蘭州牛肉麵」店,除了門店裝修風格更加時尚,產品品類和定價與普通蘭州拉麵店相差不大,也是走平價路線。截至目前,「阿蘭家」已在南通和蘇州共開出了3家門店。

當然,和府撈麵的多品牌策略也並不止於此。

公開資料顯示,從2021年至今,和府撈麵藉助自建的供應鏈優勢,已相繼推出了和府小面小酒、財神肉串、阿蘭家、Pick ME等多個副牌,覆蓋大排檔、火鍋、小酒館等多個領域。不過,跟多數跨界企業一樣,和府撈麵推出的這些副牌均未在市場上激起大的水花。此前花大精力、意在打造成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和府小面小酒原計劃在2021年底開到50家,截至目前也只有20家,公司收入主要還是靠主品牌在拉動。

主品牌擴張受阻,業績增量難尋

在業內人士看來,和府撈麵的多品牌策略,除了意在探尋新的業績增長點,更重要的是為衝刺IPO做準備,通過業務增量為公司估值提升空間。

自今年2月曝出正在謀求境外上市之後,和府撈麵的上市進程就備受業界關注,而其品牌價值和規模效應也成為資本市場重點關注的方面。

公開資料顯示,和府撈麵隸屬於江蘇和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2年,2013年在上海開出首家線下門店,隨後在華東集中布局,主打產品包括和府湯麵、拌面、炒飯、撈飯等。與一般麵館所不同的是,和府撈麵開創性地將「撈麵」品類和「書房」場景相互融合,門店設計具有鮮明的中式風格,主打「書房裡的養生面」,強調做「有品質的面」。

差異化的消費場景和中高端定位,決定了和府撈麵的定價,其麵食的價格每碗在22元至59元之間不等,整體客單價達到45元,遠高於普通的麵館。在選址方面,和府撈麵的門店多位於一線、新一線城市人流量聚集的大型購物中心內,目標消費人群是追求高品質消費的白領人群。

場景和定位的差異化,也賦予了和府撈麵新的想像力,使其一度成為資本的寵兒。

企查查信息顯示,和府撈麵在2015年到2021年期間累計獲得6輪融資,共計16.45億元,其中2021年7月的E輪融資高達8億元,創下當年麵食行業最高融資紀錄。E輪融資後,和府撈麵估值高達70億。

在資本的加持之下,和府撈麵在2020-2021年間實現了快速擴張,兩年開出了200多家新門店。其中,2021年擴張最為迅猛,全國平均每兩天新開一家門店,全年新增門店數量較2020年實現翻番。截至目前,和府撈麵已在30多個一二線城市共開設400餘家直營門店,其中,僅北京、上海兩地的門店數量占比就超過50%,上海門店數量最多,超過100家。

快速擴張的同時,和府撈麵的盈利狀態也有所好轉。絕味食品此前發布的一份公告文件顯示,和府撈麵2020年實現營收11.07億元,凈利潤虧損2.15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8.46億元,凈利潤為1385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然而,好景不長,和府撈麵雖已在一線城市跑通單店盈利模式,且具備快速複製的能力,但2022年受大環境影響,國民的消費力下滑明顯,反覆來襲的疫情防控和45元的高客單價,將不少消費者攔在了門外。畢竟,在經濟下行周期里,於年輕人而言,與其花45元在氛圍感濃厚的「書房」里吃一碗並不怎麼特殊的面,還不如去路邊的蘭州拉麵店吃三碗牛肉拉麵。

再加上門店選址受限,無法觸及下沉市場,導致和府撈麵無法再像之前一樣快速擴張。公司原定於在2021年內門店數量達到450家,但截至目前,剛突破400家,不知2022年內能否突破450家。由此,其想在2023年達到千店規模只會更難。

2022年,資本對麵食賽道的熱情也沒能持續,相較於去年二十多起投資事件扎堆上演,今年在諸多不確定性之下,整個市場冷卻不少。過往賽道火熱時,在資本助推之下形成的估值「泡沫」一不小心就會被戳破,屆時,受影響最大的將是和府撈麵這類正在衝刺IPO的企業。正因如此,公司才在主品牌擴張受阻時,極力孵化多個餐飲和零售副牌,下沉到二三線市場尋找增量。不過,在當下市場內卷和消費疲軟同時上演的情況下,新興品牌想在下沉市場搶食也絕非易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623dd6f77ae40faa3496dd45bc90b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