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歌手鄭鈞發微博說了件抓到兒子撒謊的事,本以為就是明星隨手分享育兒生活,沒想到直接被網友罵到熱搜第一。
——因為他罰兒子磕一千個頭。
十歲小孩vs一千個頭
鄭鈞兒子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磕了兩百個頭便受不住了,問爸爸有沒有其他選擇。
鄭鈞倒是「慷慨」,給了兩個選項:「打你一頓?或者雙盤一小時算500個頭?」
「雙盤」是啥?
一個瑜伽動作,也叫「蓮花座」,對胯部、膝蓋、腳踝三大關節的柔韌度要求較高,學習過程也較為痛苦,需要學習者循序漸進。
鄭鈞兒子在「打一頓」和「雙盤」里選了後者,結果盤到最後十分鐘的時候哭得跟個淚人似的,嘴裡一直在喊「我再也不敢撒謊了」。
鄭鈞在旁邊幹啥呢?
拍視頻,把兒子此刻的模樣錄下來,「給他存著」。
這條微博發出不到十分鐘,網友群情激奮,「體罰」「虐童」等詞語接連在評論區出現。
老鄭被罵得有點懵,先後兩次編輯原微博,第一次解釋說父子倆本來就經常練習雙盤,第二次又補了句磕長頭是在禪堂。
網友不買帳,照罵不誤,老鄭乾脆刪了這條微博,又專門發了一條長微博解釋,大意是「我不打孩子,磕長頭和打坐雙盤都是對他有好處的事兒」。
但這三次解釋還是沒能平息網友的憤怒,評論區依然罵聲不斷。
因為這件事的重點壓根就不是磕長頭和雙盤對孩子有沒有危險的問題,而是在那個場景里,這兩個動作代表的是「懲罰」,並且孩子哭天抹淚的崩潰狀態,也足以證明這種懲罰帶來的情緒體驗是多麼的糟糕。
那麼,老鄭為什麼會用這樣極端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我們可能要去他的原生家庭中找找答案。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鄭鈞七歲時,父親因病離世,從此哥哥主動承擔父親的責任開始管教鄭鈞。
哥哥不過年長鄭鈞四歲,自己還是個孩子,哪裡能像成人那樣包容另一個孩子。
他對鄭鈞的管教簡單粗暴,甚至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泄在弟弟身上。
只要弟弟犯錯,不論大事小事,先揍一頓再說。連吃飯時鄭鈞面無表情,哥哥的筷子都會立刻往他臉上招呼:「你這死人臉給誰看?不愛吃滾出去!」
年幼的鄭鈞無法反抗,一邊偷偷在牆上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邊又在黃昏時分站上樓頂,苦苦思索是縱身一躍一了百了還是回家繼續忍受暴戾的兄長。
上了中學後,鄭鈞開始打架,有時是因為漂亮女孩,有時是小混混挑事,有時是鄭鈞帶著兄弟們「打回去」……
在家庭和校園的雙重夾擊下,鄭鈞的青春期叛逆來得異常決絕,他看全世界都不順眼,總是仰著頭用鼻孔看人,結果這個姿態,又引來哥哥的耳光……
後來鄭鈞考取離家1300多公里的大學,火車站送行時,旁邊許多孩子抱著爹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唯有鄭鈞,頭也不回直接上車,他早就想離開這個家了。
但即便離開了暴戾的哥哥,他依舊無法溫和地與這個世界相處,粗暴、武斷、敵視,是他慣用的自我保護方式。
23歲時,馬上畢業的鄭鈞瘋狂迷戀上搖滾樂,決定退學。
四年後,鄭鈞發行第一張專輯《赤裸裸》,火遍大江南北。但名氣和金錢沒能讓鄭鈞的性格溫和半分,或者也可以說,這反倒讓他更有底氣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了。
36歲那年,鄭鈞結束16年的愛情長跑,步入婚姻殿堂,彼時他的女兒已經四歲了。這場婚姻在四年後草草收場,前妻帶女兒赴美定居,形單影隻過中秋的鄭鈞陷入了無邊無際的焦慮與後悔中, 他很遺憾自己沒能好好陪陪女兒……
同年,鄭鈞又因為抨擊選秀節目,頻頻被捲入網絡罵戰。巨大的精神壓力讓鄭鈞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最嚴重時甚至「水過敏」,洗個臉都要打100個噴嚏……
工作和生活的種種不如意,讓他心灰意冷,開始思考要不要自殺、如何自殺……
「設想」好爸爸形象的老鄭
而鄭鈞的現任妻子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她也是個急脾氣的人,但奇妙的是,兩個急脾氣的人天天吵架,感情卻越吵越好。
鄭鈞曾針對網友們的猜測發文回應,其中提起上一段婚姻他說前妻是賢妻良母,說自己是個「被寵壞的孩子」「壞孩子」。
他也是在這段時間前後開始練習瑜伽和打坐的,此後他多次在不同場合表明, 是禪修改變了自己。
後來妻子懷孕生子,鄭鈞再為人父,他一反前態,幾乎承擔了所有的育兒責任,昔日的「搖滾老炮兒」,如今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來陪伴和教育兒子。
「虧欠女兒的,已經很難彌補,但至少,別在兒子身上留下新的遺憾。」
他的想法,當父母的都能理解,只是他的做法,依舊顯得過於嚴苛。
就連他的妻子也這麼認為。
之前兒子打了姥姥一下,鄭鈞就罰他面壁思過40分鐘,兒子一邊面壁一邊哭,妻子看著心疼,也在旁邊跟著哭,她想讓鄭鈞「放過兒子」。
鄭鈞根本不管這些,對兒子該打打該罵罵,毫不手軟。
前幾年父子倆一起參加綜藝節目,攝像機架著都沒耽誤老鄭發火,可憐兒子說了好幾次「我好怕你的」……
可他依然我行我素。
對於做父親這件事,老鄭在訪談節目裡表達過自己的遺憾,父親的過早病逝,讓他從未體會過一個好的父親是什麼樣。
老鄭的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只有一個強硬的哥哥對他「暴力相向」。說句實話,本質上他是「嚴厲教育」「打罵教育」的受害者。
可讓人嘆息的是,他的兒子,跟他一樣,也成了這種教育下的受害者。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他體罰兒子這件事。
無論是磕一千個頭,還是打一頓和雙盤,真的能讓孩子永遠都不再撒謊嗎?
懲罰只會讓謊言更完美
尹建莉老師曾說:
「只要沒有誘因,孩子就沒必要拿說謊來為難自己,孩子天生不會說謊。」
「孩子說謊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迫於壓力。每個孩子最初的謊言都是從這裡來的。」
第一個原因很好理解,第二個則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提出了較為嚴苛的要求,孩子百般努力也無法達到,卻又想討父母歡心,或者懼怕父母的懲罰,迫不得已才去撒謊。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開端:
因為害怕被懲罰,所以撒謊;
因為謊言被拆穿,所以得到了更嚴厲的懲罰。
因為害怕被懲罰,所以撒謊;
因為謊言被拆穿,所以得到了更嚴厲的懲罰。
孩子會因此不再撒謊嗎?
不,TA只會在下次撒個更圓滿、更不容易被拆穿的謊。
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讓孩子撒謊,首先應該允許孩子犯錯、接納孩子「會犯錯」這個事實,幫TA卸掉外界壓力,提供一個寬鬆舒展的家庭環境,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回歸誠實的本性。
最後還想說的一點是,老鄭用雙盤、磕長頭懲罰孩子,本意是想一舉兩得,既能懲罰兒子撒謊,又能幫助兒子鍛鍊身體。
但事實上,不管這種方法是不是真的有益身體健康,但它所代表的意義是負面的,所以只會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比如厭煩和排斥,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像孩子說好只打一小時遊戲,結果沒忍住超時了,父母罰他多寫兩張數學卷子。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做數學卷子和打遊戲是對立的,做卷子讓人痛苦不堪,打遊戲令人身心愉悅。
若是以這種暗示為教育的底色,得到的只能是一個更加厭惡學習、更加沉迷遊戲的孩子。
我們要記得,教育是一件「秋後算帳」的事,種下罌粟結不出櫻桃。
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
「如果家庭生活制度從一開始就得到合理的發展,處罰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遠不會有處罰的情形,這就是最正確的家庭教育道路。」
部分參考資料:
《金星秀》,鄭鈞
《耕耘心田》,鄭鈞
往事叉燒,《鄭鈞:非得暴打大張偉不可》
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不壓抑TA的天性
不打亂TA的內心秩序
允許TA去選擇、嘗試、犯錯
歡迎您來 7天好媽媽成長營
只需19.9元
給您一套 家庭教育萬能公式
輕鬆應對各種育兒場景
成就孩子,幸福自己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
美文兒,努力多寫美文的大老王,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內容編輯。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轉載本文請在公眾號發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