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期開放宗室科舉制度,出現一批清宗室進士

2020-04-16     文藏

有清一代,准許宗室參加科舉的諭令時行時止,有所反覆。康熙乾隆時期都曾開放宗室科舉又停止,反覆不定。而乾隆十七年停止宗室科試後,嘉慶帝將宗室科舉定為永久的制度。

清仁宗像

此後道光帝及以後諸帝都遵循這一成例,並對一些考試細節有所增補,使之不斷完善。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規定宗室會試試卷交與軍機大臣磨對;道光二十四年對於宗室更名者應言行核對,以防兩歧;道光二十九年規定,宗室應試者有草稿不全,字跡惡劣者,停會試一科。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奏准將宗室考試併入八旗,一體同題考試,而中額也併入八旗內一體計算。這一變化,進一步打破了宗室與旗、民的界限。同治、光緒兩朝也遵循著嘉慶帝定下的規矩,著重強調宗室應試的各種紀律,不對宗室應試稍有寬鬆。如宗室貢生崑岡,因撤卷未完,無憑與原中之卷核對,因此令與滿漢貢士複試時,隨同補行複試,以符合定製。

網絡圖片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與三十年的甲辰科,並沒有中進士之宗室,究其原因可能在於當時社會背景對皇室的反對呼聲越來越高,朝廷也不願再過多選中宗室進士,以免造成更大矛盾。

清宗室子弟 網絡圖片

除了以上宗室文舉進士以外,清朝還開翻譯科,以選拔兼通滿漢、蒙漢、滿蒙文之人,欽賜進士,並授以官職。在所開翻譯科中,亦有宗室中進士者,但是數量不多。

《清史稿》 網絡圖片

清代宗室文舉進士共123人,其中正黃旗、鑲黃旗無人中試。正白旗進士5人,鑲白旗進士10人,正紅旗進士5人,鑲紅旗進士14人,正藍旗進士54人,鑲藍旗進士35人。宗室進士呈現明顯分布不均狀況,兩藍旗共89位進士,占宗室進士數的72%,而兩黃旗宗室無中進士者。

嘉慶帝 網絡圖片

這也說明了與皇室嫡裔的親疏關係,兩黃旗屬天子自將,宗室多為近支宗室,因此得恩封、擢用機會較多,故參加科試者少,無中進士者。而兩藍旗多為疏屬宗室,恩封機會少,且有爵位者亦得爵不高,降襲數次後亦成閒散宗室,於仕進無門,便應試科舉,以求登進。而其他幾旗中進士者亦按正白、正紅、鑲白、鑲紅順序依次增多。

內容整編自:王學深《清代宗室進士》《紫禁城》2011年12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b6iXEBrZ4kL1ViI8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