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选科?这六点因素尤其关键

2019-12-18     升学无忧

新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不再分文、理科。

以往选科只用在政史地和理化生,即文科和理科中二选一即可,如今却要按照“3(语数外指定)+1+2”模式,先在物理和历史两科中二选一,然后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科中任意选择2科,于是就有了多种组合方式的选择。

各选科组合特点

新高考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小编整理了以下六大选科要素,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帮助。

一、学科基础

基础好,相当于一个好的起点。选择优势学科,其意义不言而喻。分数是权衡学科基础的最直观的数据,历次考试平均得分较高,就说明该学科的基础较好。

由于新高考采用等级赋分制,最终赋分分数取决于名次,因此排名也是衡量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排名不应局限于班级或学校排名,最好能够参考全市(区)乃至全省的统考排名进行判断。

二、提升空间

学科基础代表的是现实状况,提升空间则代表未来可能,它是学科后到高考前,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潜力即为表现出的能力。

一名学生的学科潜力是很难直观判断的,只能通过一些特殊情境下的表现,进行模糊判断。潜力越高,其提升空间也就越大。

三、兴趣倾向

做感兴趣的事会让人心情愉悦,选择有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动力,极大程度地减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厌学、怠惰等负面因素,有时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出奇效果。
比如一名学生喜欢物理,平时也会花更多时间在物理学习上,但这并不能表明他的兴趣倾向在物理上,很有可能是他在物理上有一定的优势,能够经常考高分或受老师表扬,才会更专注于物理。

四、大学要求

对于新高考改革实施地区,各大学会发布各专业关于科目选择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选择了必选科目,高考时才能填报该专业。这是学生和家长必须了解的。

不同专业对于科目选择的要求不同,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考某一门;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两门科目中任选一门;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三门科目中任选一门等等...还有部分专业不要求选考科目。

五、专业选择

新高考改革的一大要点就是强调专业重于大学,因此,唯有正确选择专业,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正确选科。专业选择对于选科的影响,除了考虑上一条的大学要求外,还要考虑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问题。

新高考推行初期,浙江、上海考生因为避免物理,也让大学教授们十分苦恼。因此,选科首先要选专业,与所选专业有密切关联的学科是首选的考虑对象。

六、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可以算作专业选择的衍生,是在专业衔接基础上更长远的考虑因素。

现在很多家长在K12阶段便开始为孩子规划职业发展,全国各地关于生涯规划的课程讲座比比皆是。职业规划是生涯规划的重要一环,高中生重视职业规划是很有意义的。

总的来说,以上六大因素是一个整体,应该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凭单一因素判断决策。

学生和家长在选科时,要本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态度,多方面了解、向专家咨询,获取专业建议,避免走弯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rCpGW8BMH2_cNUgQf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