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还有哪些发展潜力?

2019-11-25   胡景晖

粤港澳大湾区有深交所和港交所两个资本市场,又有广发、平安等起源于广州的商业银行,整体来讲金融资本资源不差。但是对标国际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创企业提供的金融资本服务还是有所欠缺的。

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认为,尽管我国进行了LPR改革,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但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因为规模小、缺少抵押物、信用不足、营商环境差的原因,很难通过商业性银行进行融资。

对标国际其他湾区金融资本服务,东京湾区不仅有基础的商业银行,也存在很多政策性银行和专业性银行,融资渠道多样。

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一部分是三家长期信用银行,受政府政策导向,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把一般性的商业资金和储蓄资金组织起来转为长期资金使用,在政府的导向下,向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期限为5~10年的设备贷款和长期周转资金贷款。

另一部分是两库十行政府金融机构组成,它们一般不接受存款,除资本金外,主要向政府资金运用部借款。两行十库按照政府的方针政策参与金融活动,它们都有特定的贷款范围和贷款对象,从不同的侧面弥补民间金融机构长期资金的不足,向社会提供长期建设资金。

日本也有众多担保机构,对企业品牌、专利、预期收入有一定的评估能力,提供担保进行银行贷款,又有信用担保联盟为企业担保,一旦出现问题,共同承担风险。日本也设有TLO(技术转移机关)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提高专利的转化和实施率,对接受TLO技术转移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优惠支持。

与日本不同的是,美国湾区的科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则大多通过投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获得丰富的资金注入,比如旧金山湾区,有3000多家投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科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天使轮、VC轮等融资,直到上市。其中风险投资公司根据创新可能产生的高收益,对此类勇于创新投资的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投入,为那些难以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商业银行贷款中也有地区性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少量贷款,但利率较高,且期限较短。

胡景晖指出:不管是从银行的间接融资还是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更多的是靠有形资产评估融资,这很难形成对企业的有效金融资本支持。就造成今天不缺少流动性,但缺乏信用背书导致有钱不敢放的局面,所以,借鉴国际湾区金融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服务经验,我们面向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有很大的创新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