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嘴唇发干、起皮甚至开裂,严重的会波及到鼻唇沟附近,便觉得这是“上火”的表现了。
事实上,这可能是由牙膏引起的过敏现象,由于口唇是牙膏每天直接接触的部位,很容易让人在引起过敏的原因中忽视它。
来自某医学专业网站的报道称:18.5%-45%的唇炎是由牙膏过敏所致,最常见的过敏原为肉桂醛、绿薄荷、薄荷油、香芹酮和茴香脑,这些成分有时还可能引起口腔炎和口周皮炎。
许多化妆品、药品、食品和个人卫生用品中均添加有薄荷成分,原因不明的慢性唇炎、口周皮炎或口腔粘膜病发生时,可以通过停用含有薄荷成分的产品,来观察一下病情是否有所缓解。
除了牙膏过敏,确实也有“上火”的问题,这在中医中是“脾胃伏火”,治疗它的药物来自北宋时期钱乙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方名是“泻黄散”,因为黄色是脾经所主的颜色,所以这个药治疗的重点在脾上。
药物中用到了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与“黄连清胃丸”之类的清胃方剂的区别是:“清胃”系列针对的是胃火引起的牙齿问题,“泻黄散”针对的则是嘴唇,其中包括唇周边问题。
“泻黄散”没有现成的中成药,可以参考如下配伍和剂量:藿香20克、栀子5克、石膏15克、甘草10克,煎汤后服用,同时坚持每天以此漱口数次,即便没有唇炎的问题,口腔的异味乃至因为上火导致的牙疼、牙肿也会有所好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