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点下右上“关注”,我们一起宅在村里,宅在家里,抗击疫情。少出门,不聚会,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己就是为疫情防控做了贡献。
作为农民,国家每年开年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咱们三农的一些相关新政,既然宅在家里,那么咱们就来自学一号文件吧!
今天早起爬在被窝里,看见人民日报解读一号文件:脱贫,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这是回村歇歇老农最关注的,谁不想钱呀!谁嫌弃钱多扎手呢?
那么,咱们农村怎么能美丽起来,村民怎么能腰包鼓起来呢?回村歇歇把我们村的情况向各位朋友大概汇报一下,看看各位支招,怎么能让我们这样的村庄的村民腰包鼓起来?
实拍村周围麦田
俺先说下地里位置:我们村地处华北平原晋冀鲁豫交界的邯郸东北平原上,土壤肥沃,土地一马平川,虽然距离我们村最近的有两条河流:洺河、留垒河,可这些河是季节河,基本上是雨水充沛时河里才有水,不能依仗河水灌溉土地。但是这些年来,开采地下水的机井密集,机井配套设施完善,因此我们村都是水浇地,没有一块旱田。
再说下人口和土地情况:我们村在册人口大概490余人,耕地面积约有700余亩,人均耕地约1.4亩,超过了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村里没有副业,没有服务业,没有商业,因为美丽乡村建设,也没养鸡场养猪场了,吃猪肉、吃鸡蛋都靠购买。没有了养殖,耕地没有了农家肥投入,只能全部靠化肥。
村民目前收入:
一、村民主要收入,依靠到外地打长工,或者在本地附近打短工。
二、次要的农业收入,农田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实现了小麦玉米收获机械化,包括麦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都实现了机械化。人工就是用于浇灌打药等一些农业精细活。
以前,村里还有几户种植蔬菜的,现在随着扶贫等,各地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蔬菜效益低,像赌菜一样,村民们没人种植了。
因为我们这一带是曾经的西瓜种植区,现在还有部分村民会种植早春小拱棚西瓜。
虽然,我们这一带是以农为主的村庄,但作为农业为主的村民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农业收入占比在村民生活中基本上可忽略不计。
村民们经济状况:村民们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零花钱,可以说村民们温饱有余。
当然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壮年村民,经济压力就很大了,因为孩子上学,子女结婚,面对买房等一笔不小的支出,全靠到外地打工,如果城市盖楼放缓,修路放缓,这部分农村中中坚力量,没有足够的工可打,收入就会减少。
因此,增加村民收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这成为村民自发,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
以上,就是我们村的基本概况,怎么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2020年,刚发布的一号文件提出了“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脱贫”“农地改革”等利好村民的政策。但具体怎么落实?这才是硬核。
欢迎有头脑有见地的朋友们,为我们村村民腰包鼓起来,出谋划策,回村歇歇先在这里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