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点下右上“关注”,我们一起聊农村事,说农民话,好么?
今天是腊月十六日,“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年来到,”村里看见了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多是村里考上大学,在城市上大学的年轻人放寒假了。
这些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因为学费生活费等等还要靠村里的父母为其“输血”,这群年轻人就像飘在城市上空的风筝,村里的父母还牵着放风筝的线。
可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在城市找到工作已经朝九晚五上班的人群,他们要等到公司放假,除夕了才能选择回村过年与否。
这部分农家子弟被称为北漂上漂广漂深漂,总之在北京打拼的“北漂”成为了这个时代对这群人的总称或者叫代称。北漂(泛指通过考上大学在城市工作的农家子弟)大概分为两个群体:
一是,虽然贷款在城市买了房子,也结婚或者有女朋友了,但举目无亲。
二是,在城市工作,没有贷款买房,结婚了或者有女朋友还没女朋友。
不管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农家子女在城市漂着,虽然就像没有根基的浮萍,但多数孩子都不愿意回农村老家过年了。不愿意回农村老家过年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孝顺农村的父母了。不回村过年跟孝顺无关。
在农村的父母,咱们也要换位思考一下,不要一过年,就电话催逼在城市漂着的子女赶快回来团聚。把儿养大干什么?不是让儿女像出飞的鸟一样,飞得越高越远越好么?难道你还是养儿防老的观念不改?
在城市漂着的农村子女不愿回农村老家过年,大致是因为如下原因吧!
一是、春节假期短,来回折腾实在是太累
春节过年这个中国人特有的起源于农业文明的节日。现在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社会了,人们工作生活习惯已经大大的改变了。跳出农门在城市打拼的农家子弟,再不是跟着日出日落农闲农忙生活工作了。他们也被装在了城市的钢筋水泥笼子里,按时按点为资本家去创造效益,这叫上班。
每到春节,短短的几天假期,路上来回折腾,回到村里本来应该休假的,可是,作为从村里出去的佼佼者,七大姑八大姨家都得去拜年走走看看吧!其实,这过年回村几天,比上班还累。这要不去跟七大姑八大姨拜年问候,就是父母不识礼数,咋教育的孩子?还大学生呢?这不是折腾孩子嘛!
二是、回村生活习惯不适应了
城市比农村各方面方便,这是不用说的,要不城市的房子那么贵么?还有农家子弟适应了城市有规律的生活工作,包括休息娱乐卫生习惯等等。回到老家农村觉得胳膊腿脚放哪儿都不是。
由于从上中学开始离开村里,到上大学,到大学毕业在城市生活,说是农家子弟,其实早就成了城市人的思想,因为城乡差别导致的文化差别,而父母还以为自己的儿子还是从前的“铁蛋”“狗蛋”呢!
三是、不愿意被亲戚朋友刨根问底盘问
农村人习惯了“嘘寒问暖 ”的刨根问底。在村里碰见邻居,别说亲戚族人了,都要问这在城市生活的咋样呀?工作累不累呀!一个月挣多少钱呀!买房没买车么?领导对你好不好呢!
等等等等等,问的好仔细呀!面对关切的询问是实话实话呢?还是敷衍了事?让好不容易回村过节的孩子们好无奈呀!要是回答敷衍,就会被人戳脊梁,还会殃及父母“子不教父之过”。
四是、想趁春节放假去旅游散心缓解一年来的工作压力
在单位996工作了一年,想趁春节假期,到想去的地方旅游一下,因为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趁放假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放松自我,缓解一下一年来的工作压力。
因此,俺建议,在村里留守的父母们,不要强逼在城市漂着的子女回村过年了。一切要让子女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了,电话、音频、视频,已经做到了面对面了,何必非要再让子女来回折腾呢!
如上,是俺这个在村里留守的老农个人想法,在村里的父母们,城漂的子女们,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