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农,你真的错了,七成熟西瓜重没错,九成熟瓜又长个了您知道么

2020-02-05   回村歇歇

亲!请点下右上“关注”,咱们今天聊聊是卖七成瓜合适?还是卖九成瓜合算。

西瓜是很多人喜欢的解渴消暑果品,市场上能买到一个又甜又沙的大西瓜,是每一个买瓜人的共同愿望。但摆放在市场上的西瓜就像故意跟咱吃瓜人拧巴一样,长了一层花花绿绿的厚“脸皮”,把咱吃瓜人的目的的瓜瓤紧紧裹在肚里,让咱吃瓜人猜。

因此,咱购买西瓜时,总被卖瓜人手端起西瓜左拍拍,右拍拍,还煞有介事地放在耳朵上听,好像卖瓜人跟西瓜有个暗语通道。尽管这样,咱们还是怕被卖瓜人忽悠了,买了生瓜。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让卖瓜人用刀在瓜上开个三角口,看瓜肚里是不是红瓤。


七成熟西瓜是这么变成八成熟的

一个完整的西瓜打开三角口,看见了西瓜肚子里的红瓤,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颗熟透的西瓜,因为一个西瓜在瓜田长到七成熟,西瓜瓤就开始红了,瓜农把这个时期的西瓜有个习惯叫法“水红瓤”瓜。因为,一般来说,从瓜田摘瓜,运输到批发市场,别说南北方数千里异地贩运西瓜了,就是本地,一车西瓜从田间地头,经过装车卸车折腾,分销到超市或者零售摊位,也要一天后了。

这样经过多手运输折腾后的西瓜,瓜瓤比刚摘的七成熟西瓜就红多了。为什么?

一是:因为西瓜摘下后,还会“自成熟”;经过运输存放,瓜瓤会越来越红,但没有甜度,瓜瓤口感差。

二是:在装车卸车运输过程中,西瓜受到挤压和震荡;西瓜瓤也会越来越好(同上)。

三是:“老道”瓜农,为了抢先上市,能把西瓜卖个好价钱。摘瓜时,明知摘的是“水红瓤”西瓜。但西瓜从瓜田里鼓捣到地头装车,有多人完成。负责摘瓜的“老道”瓜农,会每摘一个瓜,就挤压一下,然后毫不心疼,把摘下的西瓜,扔传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再传给另一个人,然后装化肥袋子里,扛出地头,倒进车里,或者装到小推车上,从瓜田推到地头装车。


由于摘瓜人都是“自己人”,配合十分默契,在这摘瓜,从地里运到地头,在装车的过程中,经过多人“手工”加工,七成熟的水红瓤西瓜,就变八成熟了。

下面来回答您的疑问

你可能疑问,西瓜那么脆,这么折腾一个西瓜,不就把西瓜挤崩裂了么?崩裂的西瓜不就是废了么?你听回村歇歇,为你详解。

七成熟的西瓜,就像一个半大小伙子,还在长个,比如我们民间对小伙子身高有个说法:“二十三,窜一窜”一样,虽然18岁就成年人了,但过了20岁,个头还会继续长高。

七成熟的西瓜,比小伙子还显长,因为七成熟的西瓜还处在长个的时期,西瓜外皮还特别疲软。

也就说,七成熟的西瓜在西瓜秧子上长着,因为处于急速膨大期,西瓜皮毛细孔一张一合就像人的正常呼吸一样,用手摁瓜皮觉得硬实,可西瓜从瓜秧上摘下后,西瓜自保自动启动,呼吸空气的毛细孔自动关闭收缩,因此七八成熟的西瓜瓜皮比九成熟的瓜皮更皮实,反而不易崩裂,特别耐长途运输。


而九成熟的西瓜,瓜个长到极限,随着西瓜逐渐成熟,营养不断积累,糖分增加,瓜籽变黑,西瓜内在的生长反应在西瓜表皮上,瓜皮就像一个气球不断吹气,这个气球承受的气压达到了顶点,再打气就爆炸了。类似吹气球的西瓜还要从内生长,瓜皮为了自保,瓜皮毛细孔就会自然缩小,呼吸放慢,来阻止崩裂。

所以,瓜农习惯说西瓜膨大期,瓜个长大就像吹气球一样。当一个气球的气压达到极限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爆裂,对,非常对。

所以七成熟的西瓜摘下来后,就像没有充满气的气球,不容易爆裂。

特别提示瓜农:当西瓜在瓜田达到九成熟时,必须摘下,即使没有销路,摘下的西瓜码放在背阴的地方不要暴晒。因为九成熟的西瓜还在地里长着遇到下雨,瓜田水分足,就把西瓜“撑”崩了。

不明白这个科学常识的瓜农,总认为是雨水惊崩了西瓜,其实不是

我来这样说,你是不是就会明白了?

当西瓜七成熟后,瓜农都知道瓜田就不再浇水,并且要控水;西瓜达到九成熟后,土壤耕作层干旱,水分很少了,遇到大雨,瓜田耕作层土壤中水分迅速饱和,西瓜秧又开始快速生长,导致本来处在“收身”成熟期的西瓜开始生长,于是把关闭了呼吸通道的西瓜皮撑裂,瓜农说是西瓜在地里“爆炸”了。这西瓜爆裂跟气球因气压到极限爆裂是不是类似的道理?


一个九成熟的西瓜,就要必须从瓜田摘下,迫使西瓜皮毛细孔闭合,以防止西瓜爆裂。九成熟的西瓜摘下后,经过运输分销逐渐达到十成熟,西瓜皮坚硬,用指甲轻掐,有顶手的感觉。

这样的西瓜还有个物理试验特征:在早晨凉爽的温度下,西瓜插刀即崩裂;中午下午要用瓜刀杀开才崩裂,这是一个西瓜跟着一天中的温度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所致。

所以,有不少瓜农认为,七成熟西瓜耐储存,这是严重的错误。从瓜田摘达到九成熟以上的西瓜,轻拿轻放,只要不挤崩裂,反而十分耐储存。

七成熟的西瓜跟九成熟的西瓜,同样放一周,做个对比:七成熟的西瓜瓜皮指甲可掐个印痕,而九成熟的西瓜,就掐不出痕迹。把两个西瓜放在桌面上对比,用后摁,七成熟西瓜明显发软;而九成熟的西瓜手摁就感觉出硬。

可是,有不少瓜农认为,七成熟的西瓜重,九成熟的西瓜轻。真的是这样么?

这里,回村歇歇老农说下自己的经验。

刚开始种西瓜时,我也学着村里老道瓜农的经验,七成熟就开始摘了到市场上去批发。种的五亩地西瓜,每天摘400个西瓜,越卖每车装的西瓜重量越多;卖到五天后,发现越卖地里的西瓜个头越大,因为种的是早熟小型西瓜,开始第一次卖七成熟西瓜的时,亩产约5000斤;到5天后,亩产达到了6000多斤,亩增产了1000多斤。


开始卖七成瓜的时候,每斤批发0.25元;随着大量西瓜上市,价格落到了0.20元。但因为西瓜从七成熟到九成熟的五天里,每亩增长了1000多斤重量,亩收益并没有减少,就是增加了点运输成本。

发现这个现象后,第二年,我通过试验,当西瓜处于七成熟的时候,用一个干草绳捆牢在西瓜中间一圈,慢慢这干草绳被撑崩,一个10斤重的七成熟西瓜,到九成熟,长到了12斤~13斤。

在以后种西瓜的几年里,当瓜农们都销售七成熟西瓜的时候,我坚持不摘卖,等西瓜长到九成熟时再摘卖。坚持了三年,我积累起七八个专门要优质西瓜的客户,我种的西瓜反而卖高了价格。当都在卖七八成熟西瓜,每斤0.3元地头批发,我种的西瓜因为都是九成熟以上才摘售,因为西瓜品质好,我地头批发0.35元,比邻居们都卖高了0.5分。

后来,有几个瓜贩下定金,让一定要在地里长熟。因为瓜贩子拉走我的西瓜,卖完一车西瓜,不会有一个生瓜,他们零售因为保熟保甜保沙,达不到三包,一个包换三个,因此,拉我西瓜的瓜贩子卖出了名气,他们零售就比周边的瓜摊一斤贵一毛,还不讨价还价。

最后总结:现在,咱们农民不论是西瓜也好,还是其它农产品,卖不上价钱,除市场饱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咱们只要求产量,不注重农产品品质优良的思想作祟所致。

今天,关于是卖七成熟西瓜合适?还是卖九成熟西瓜合算?咱就扯到这里吧!回村歇歇觉得在还是摘卖九成熟西瓜更合算,还有当你种的西瓜受到瓜贩追捧时,那种成就感也是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