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 | 2019“我和心理学的故事”——生活偶感二则

2019-12-15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2019“我和心理学的故事” 征文启事

-----

-----

我们在华大和心理学约会。

我们在华大和心理学谈情说爱。

我们和心理学发生了许多故事。

2019,我们的年终评比,就从讲故事开始。

两年来,在华大院内,在各个小组,

读书、学习、分享,蔚然成风。

为了总结、鼓励大家更好地学习,成长,

今年院内的年终评比,我们试图用一种新的形式,展开。

让我们都找一找、想一想,挖一挖,发生在你身边的

你和心理学的有趣故事

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我和心理学的故事”征文大赛, 以个人为单位,或通过小组上报,优秀征文除本院公众号选用外,另评选出优秀奖若干名。

第二,年终征文演讲比赛。今年的迎新年终表彰会,将是一场征文演讲比赛,除各小组组长为当然评委外,另邀请若干评委,评出优胜奖若干名。

第三、凡发动面广,征文多,有质量的小组,届时经评审后评为优秀小组。

第四、所有获奖作品均有奖金。

征文截稿要求在12月20日前,以电子文档形式发到以下邮箱:thd@hdpsy.com

同时在12月20日前,各小组上报演讲比赛人名单。(名额不限)

注:关于这里的2019,并非是一个限定故事发生时间的概念,它只是一个标识、符号。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2019年11月11日

“我和心理学的故事”征文

生活偶感二则

周五下午时海燕小组 方向明

小区门口菜店买虾,路上就在想,不让她多称,吃不掉。果然,要半斤,称了八两。我边要求减去一些,边忖量着万一她不合作怎么办。

不料旁边杀出个看不出是来买菜的客人,还是过来闲聊的男人,说没关系,多买多吃点。心想这下好了,卖虾的阿姨得到了舆论援助。腹中暗暗骂道,关你屁事。

还好阿姨算合作,拿掉了几个,六两。我见好就收,开始付钱。这时阿姨答了那男人的腔:上海人确实吃得少。那厮来了劲,说这么一点点虾,我们老家人三口两口就吃完了。我有点恼,嘴上却解释道:是配菜用的,所以不能太多。主要是孩子吃,大人吃得少。另外还有其它荤菜,怕剩太多。

这倒是的,阿姨附和道,现在的孩子,你做少了,他要抱怨不够吃。做多了,他却吃不了几口。剩下都得你吃。我有点小激动:对啊,就是这样的,你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边把钱付完,边又瞟了那男人一眼。

回家路上,回味阿姨的话,猛然领悟,她好像不经意间用了共情技术。到家后迫不及待打开教科书翻到共情技术,发现她用的可是一种高层次的共情,即,对隐含信息的回应。阿姨真是高手,大隐隐于市啊。

//////////

民间多高手,我辈科班,还要临时查书,情何以堪。须加倍努力。庆幸自己前不久刚报了共情技术课。

父母家巧遇表妹和表妹夫。表妹快人快语,表妹夫则温良谦和。表妹夫问,听说你在学心理学,我家儿子最近某某事,让我很困惑,请教你的看法。我心中暗自狂喜,口中却矜持着:不敢不敢,共同探讨。

他们问的是孩子的什么事?好问题!因为任凭我此刻怎么使劲,一丁点都想不起来了。我所能记起的,只有当时与表妹夫对话的大概情景。一开始我还能做到问的比较多,听的比较多。渐渐地转变为旗鼓相当的对话,场地也从沙发转移到饭桌上。

在饭桌上,我已彻底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指点江山,滔滔不绝。特意下楼买的几百块一瓶的干红,滋味全然记不得,暴殄了天物,更错失了把酒言欢的好时光。

一同出小区的路上,我似有察觉地对表妹夫客气了一番:很抱歉,都是我在说,没有认真听你的看法。表妹这时插了一言:是啊,听说心理咨询师都说得比较少,留下时间给来访者充分宣泄。很庆幸夜色中,他们看不到我尴尬的表情。表妹把心理咨询等同于宣泄固然外行,但正式学习心理咨询的我,已经听得羞愧万分。想起课堂上老师说咨询师以倾听、启发为主,助人自助,讲话时间不宜超过三分之一,我当时还把这条原则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了。知易行难啊。

//////////

所以,虽然一方面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从咨询师职业中下班,作为一个普通人进行人际互动。然而另一方面,日常人际互动中,如果我们能注重对内敛、含蓄的修养,将有助于我们在咨询室里的专业表现。

生活中处处有心理学,只要我们留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pjPC28BMH2_cNUgch9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