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新作,两代影后飙戏!谁说它扑了?明明这才是好片啊!

2020-03-24   奇遇电影

2018年,一部《小偷家族》让导演是枝裕和走向人生高光:个人首座金棕榈、打破全球各地的日本电影票房纪录,彻底出圈。

是枝裕和的下一部作品,自然备受关注。


令人意外的是,他走出国门,执导了一部法语电影,《真相》(La vérité,2019),这也是他第一部外语片。

阵容让人分外期待:两代神仙级法国影后凯瑟琳·德纳芙和朱丽叶·比诺什同台飙戏,连打酱油的都是伊桑·霍克这样的好莱坞男神。


真 相 /La vérité 2019



电影延续了是枝裕和一贯的家庭叙事,只不过将故事的背景从日本搬到了法国。

片中,德纳芙和比诺什饰演一对母女,而伊桑·霍克则饰演女婿。


德纳芙饰演的Fabienne是法国影坛常青树,一生履历传奇,令人钦羡。然而,风光无限的背后,是她高傲、自负,甚至略带虚荣和刻薄的一面。

由于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演艺事业上,现实家庭中的她和女儿相当疏远,算不上个好母亲。

是枝裕和新作,两代影后飙戏!谁说它扑了?明明这才是好片啊!

德纳芙饰演的Fabienne


Fabienne的女儿Lumir是一名编剧,和丈夫结婚后就一直生活在美国。为了庆祝母亲的回忆录顺利出版,她带着丈夫Hank和女儿Charlotte从纽约飞回巴黎。

比诺什饰演的Lumir


伊桑·霍克饰演的女婿Hank


虽说是来祝贺母亲的回忆录顺利出版,但其实Lumir的心中颇有不悦,她责备母亲并没有在出版前将书稿寄给她看。

她了解母亲的为人和性格,料到这本自传中可能会有很多不符合实情的描述。


果然,Fabienne在书中把自己描述成一位充满关爱和呵护的慈祥母亲,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照顾。

Lumir斥责母亲的书中没有一处描写是真相。而Fabienne则很淡定地表示:“我是演员,我不能说出赤裸的真相,真实是没法打动人的。”


令Lumir更为气愤的是,这本自传中没有提到Sarah。

Sarah是Fabienne的挚友,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传奇女演员。在Lumir的童年时期,Sarah总是陪伴着她,比Fabienne更像一位尽职尽责的母亲。

更何况,Fabienne曾经抢走过挚友的宝贵角色,却丝毫没有在自传中表现出任何愧疚。


“我为什么要对Sarah的死表示愧疚?这是我的自传,我可以决定写什么不写什么。”Fabienne振振有词地说道。

是枝裕和新作,两代影后飙戏!谁说它扑了?明明这才是好片啊!

动图截自网络片段


眼下,Fabienne接了一部新戏,和她搭档的是法国当前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Manon。

Manon年轻美貌,性格善良,且极具表演天赋,坊间都称赞她是“小Sarah”。

Manon和Fabienne英年早逝的挚友Sarah神似


就在戏快要开拍之时,担任Fabienne私人助理多年的Luc决定要辞职走人。 无奈之下,女儿只好暂充母亲的私人助理,不仅要寸步不离,还要安抚母亲的情绪、督促母亲的工作。

从家到片场,心生隔阂的母女俩得每时每刻都呆在一起。


强势的母亲、缺爱的女儿,两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能解开吗?



观看《真相》,有一种很奇妙的感受。

导演将自己的风格完完全全融入到了整个故事之中,所有的技巧均是为叙事服务。

整体的氛围恬淡、宜人、舒适,且带有一丝法式幽默,我甚至一度忽视了这是一部“是枝裕和作品”。

在跨语境创作中,能够做到如此“毫无违和感”,是非常难得的。


但同时,这部作品从骨子里仍然是很日式很东方的处理思路。

无论是人物的状态、情绪的展现,还是矛盾张力的烘托手法,都仍然是是枝裕和所十分擅长的“化骨绵掌”。


我们以往所看到的法语片,在展现冲突时往往很具备冲击力。爆发、争吵、撕逼,怎么抓马怎么来,甚至会出现因为各种生活琐碎而吵到不可开交的场景,特别外放且直白。

但是在这部片子里,没有声嘶力竭,没有肢体冲突,甚至连正面展现矛盾的场景都很少。


在看惯了法国人的“撕逼大戏”后,这种转变还挺有趣的。

它让你慢慢去忽视掉那些刺激的、冲动的瞬时情绪,而更着眼于某种更细腻的、温情的、延绵的情感。

而这种情绪,往往才是我们看一部家庭戏中,真正打动我们的“润物无声”的那一部分。


《真相》中仍然有大量的对于家庭中不同人物关系的展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几段母女关系。

Fabienne和Lumir这对母女显然是整部影片所刻画的重点。两位实力派女演员也毫无疑问撑起了整部戏。

在影片的一开始,Fabienne在接受一位对她无比崇拜的记者的采访时,就展现出了她高傲且难以接近的一面。她拒绝回答已经回答过的问题,甚至将一位还健在的女演员误当作已经去世,口无遮拦,心高气傲。

出现在片头的采访段落


相比母亲,女儿Lumir的性格则显得沉稳很多。她不仅要应对母亲颇有些“公主病”似的脾气,同时还要替母亲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二人像是站在天平的两端,形成了某种互补性,产生了微妙的对比。


而Lumir的小女儿Charlotte,则像是妈妈和外婆之间关系的黏合剂。

在她的心目中,外婆是一个会魔法的“魔女”(因为以前曾演过这样的角色),她不敢和外婆亲吻,但仍会被眼前这位气场强大的女性的魅力所吸引。

而Lumir也会借自己的女儿之口,对母亲说出那些可能面对面时难以启齿的话,让母亲感到欣慰和满足。


虽然Charlotte并不完全理解大人的世界,但她仍然像个小精灵一般,拿着小小的相机,通过自己的视角,静静记录着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


除了这两对母女关系外,影片中还有两对“隐形”的母女关系。

其一是Sarah和Lumir,两人没有血缘,但“亲似母女”。

Sarah在片中并没有出场,我们只能从众人的描述中逐渐拼凑出一个完美善良、才华横溢的女性形象。她对整个家庭里众人的影响,成为了我们理解整个故事的前提。


另一重关系则是Fabienne和她的母亲。

导演巧妙地隐去了这一角色,只在简单的描述中让我们知晓,Fabienne的母亲在她非常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女两人的关系并不好。

这或许为她日后独立坚强的性格养成做出了铺垫,也多少让我们理解了她对待自己女儿的态度。


在Fabienne自己看来,她的坚强、不羁、独立和勇敢是她行走世界的武器,她可以不在乎身边亲人的眼光,因为她活在银幕上,活在观众心目中。

面对女儿埋怨的泪水,她可以毫无怨言地说出:

“我喜欢做一个坏母亲,坏朋友,好演员。如果你不原谅我,观众们会原谅我。”

然而,当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光芒正在逝去,她坚定的眼神背后,同样闪过了一丝无人知晓的落寞。



从结构上来看,《真相》很容易让我想起《步履不停》(2008)。

同样是子女一家从外地回到久违的家中,也同样是因为死亡让整个家庭的所有人都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就连德纳芙“毒舌”的样子都像极了外冷内热的树木希林奶奶。

《步履不停》海报


不过《真相》的基调要更欢快,情绪也相对更活泼。

如果说《步履不停》的故事发展是慢慢悠悠地往前走的话;那《真相》更像是一蹦一跳的小跳步。


但在这种轻松和欢快的氛围中,我仍然能感受到某种剧情以外、来自人物本身的淡淡伤感气息。

这其中,首先是导演对“时间”这一概念的使用。


Fabienne拥有美貌和天赋,也有着作为明星特有的傲气和骄矜。因为她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她应得的,她过去付出的努力,让她站在了众人仰望的高度。


然而时间赋予她的,也会从她手中夺走。

自己已经愈发衰老、有时记不住台词、演戏的时候容易分心。甚至面对优秀后辈们所带来的压力时,她胆怯了。

就好像,属于她的那道光,突然就暗淡下去了。

如果连仅有并热爱的表演都已经不能够令她感到骄傲,那还有什么是属于她的呢?


这段情节很难不让人联系到Fabienne的饰演者德纳芙本人。

作为法国的电影女神和全权代表,也是法国公众投票选出的法国国家象征,法国人对她的爱戴恐怕只有埃菲尔铁塔能与之相比。

年轻时的凯瑟琳·德纳芙


然而美人也会老去,如今已年近古稀之年的她,在出演这个角色时,会不会也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影片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情节:Fabienne说,那些伟大的演员们姓名的首字母都是一样的,比如米歇尔·摩根(Michèle Morgan)、西蒙·西涅莱(Simone Signoret)、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阿努克·艾梅(Anouk Aimée)等。

而当有人提到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的名字时,她略带不屑地撇了撇嘴,翻了个白眼:

“一般般吧。”

碧姬·芭铎,另一位法兰西女神,被形容为“满足了男人的所有幻想”,常和Fabienne的饰演者德纳芙放在一起


此外,影片中反复出现了“记忆”这一概念。

片中,Fabienne接下的那部新戏,名叫《关于我母亲的回忆》。


故事讲的是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只剩两年的生命,于是她不得已到太空去生活治疗,因为那里的时间过得要慢得多。同时,她决定每隔七年回到地球看看自己的女儿。

这个概念其实早在诺兰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中就已经用过,正所谓“天上一日,地上千年”。


事实上,这部短片是真实存在的。

2016年,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所创作的这个故事被改编成短片《美丽梦中人》(Beautiful Dreamer)。

短片《美丽梦中人》海报


是枝裕和将其沿用到了电影《真相》中,安排了这样“戏中戏”的设定。

在这个“戏中戏”里,Manon饰演去到外太空的母亲,而Fabienne则饰演已经年迈的女儿。

在记忆、遗忘,以及日夜无尽的思念中,年迈的女儿拼命搜寻着脑海中关于母亲的回忆,却发现回望一生,关于母亲的回忆屈指可数,且都已面目模糊。


影片和现实形成了某种神奇的互文,Fabienne和Lumir这对母女也开始分别反思彼此给对方留下的记忆。


导演通过角色之口,说出了那句贯穿全片的主题“不要相信你的记忆”


这句话在片中出现了多次,反复提醒着我们,记忆会模糊、会被遗忘,更重要的是,记忆是会骗人的。我们每个人曾经坚信不疑的事情,到头来可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对于女儿Lumir来说,作为演员的妈妈将所有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但是却隐瞒了生活中最重要的真相。

然而,对于母亲Fabienne而言,生活的真相中却隐藏着一个更加难以启齿的秘密——回忆录中所描写的虽不是真相,但Lumir认定的“真相”,也只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


这时,我们似乎才理解了Fabienne的那句“真实是没法打动人的”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是啊,人们期待真相,但同时也害怕真相。真相往往不仅不会让人感动,甚至可能会伤害到对方。

拨开生活的层层迷雾,我们能看到散落在时间和记忆缝隙中的真爱和埋怨、陪伴与离别、包容和误解、羁绊与芥蒂。它们构成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成为了一家人难以割舍的血脉。


这或许才是影片所真正想要表达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真相》或许比不上是枝裕和此前的一系列日式家庭片,但仍是一部非常精彩且饶有余味的温暖佳作。

就像影片开头和结尾所描绘的那样:

树叶变成金黄,缓缓落下,阳光洒在草地上。

阵阵秋风吹过,树影婆娑,不远处传来地铁行驶的轰鸣,天真的孩子在院落里自在奔跑嬉戏,一家人同时望向蔚蓝的天空。

这短暂的诗意,才是生活永恒的真相。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欢迎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