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患糖尿病肾病,降糖降压后,肌酐却升高,究竟是什么原因?

2019-05-30   走进医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中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发现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肾脏损害。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也常常缺乏典型症状,我们如何才能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呢?

1、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是发现糖尿病早期肾脏最实用的手段。对于糖尿病病人,尤其是病程比较长者,每年至少要检测一次。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更应当充分重视,即使是初次明确诊断者,也应该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尿常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可为阴性,此时尿微量白蛋白已经开始升高。如果认为尿常规检测正常就不存在肾病,往往会造成糖尿病肾病漏诊。

2、如果糖尿病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就会进步增高。通过常规尿液检查会发现尿蛋白为阳性,实际上是在提示糖尿病病人,发生了明显的肾脏损害,病情已进入了糖尿病肾病阶段。建议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3、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都说眼晴是心灵的窗户,眼底是肾脏等全身器官病变的窗户。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病变程度不是很严重的时候,一般并不影响视力,其往往被医生和患者忽视。患者要想及早发现病变,必须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来说,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一般糖尿病患者患病10年左右,还会伴随着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分享:患者张女士,因家族遗传患有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已经三年。最开始尿液出现泡泡,由于张女士平时很关注养生,也懂一些疾病知识。

发现自己这种症状后,马上去医院,医生说是轻微的蛋白尿,开始配合医生降糖,降血压治疗。积极治疗的女士,本想着身体就能调理好了,没想到不仅蛋白尿一直存在,肌酐值也升高了。患者的孩子开始着急了,正好从电视上看到了我,前来找我咨询。

当张女士就诊的时候,看了其相关的病历后,我建议张女士住院治疗,张女士治疗中非常配合,仅住院治了一个月,肌酐就恢复正常了,尿蛋白也消失了。患者和家属很高兴,又进行了巩固治疗,效果也很好。对于张女士的病情,不能盲目的只降血糖,多方面考虑才能不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

像张女士这样,一旦尿液中现蛋白质,或出现浮肿酐、尿素氮升高,则提示糖尿病肾病已经进入尿毒症期,治疗起来就已经比较困难了,稍不注意疾病就可能很快进展,最终可以造成尿毒症的发生。所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十分重要。请点击右上角头像关注我,了解更多肾脏健康科普知识,关于肾脏的健康问题,也可私信莫主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