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娱乐时代的今天,抖音、快手、微视等各类型的小视频平台异军突起,无数的国人都在这些平台中找到乐趣,正所谓有流量就有生意,咱们国人还是很聪明的,根据这些平台的属性,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一个特殊的行业“视频带货”!最出名的莫过于“抖音带货”了,无数的抖音达人通过拍摄小视频、直播分享等方式卖货,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了,李夫子也并不反感带货,只要是物美价廉,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机会,又有何不可呢?更关键的是带货并非最近才有的,早在千年前的古代,就已经有了,翻开历史,惊讶地发现古人们带货一个比一个凶,古人都如此,我们现代人当然也可以带了,那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聊一聊古人带货的传奇故事。
据考证,最早的带货名人,那可厉害了,带的都是洋货,大概就要算汉代的“张骞”了,历史课本都学过。原本汉武帝让张骞出使西域,要联合月氏前后夹击匈奴,结果他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地方,没想到月氏说:“我们搬了新家园,日子过的很幸福,为啥要打仗呢?”张骞失望之极,无奈之下,历经一番磨难,终于又回到了汉朝。可是没几年,汉武帝再任张骞为中郎将,率300多名随员,携带金币、丝帛等财物,牛羊万头,然后第二次又出使了西域,这一次比第一次外交成果大很多,捎带着还给大汉从海外带回了大批的货物,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里面的葡萄美酒。
说起来,葡萄美酒现在好像很普遍了,可是从汉朝到盛唐,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喝得起!据说在东汉时期有这么个事,当年有一个凉州人叫孟佗,仅用一斗葡萄酒贿赂张让,就得了一个凉州刺史的官,所以说假如我们能穿越回去的话,啥都不要带,就带几瓶葡萄酒,搞不好我们就发财了,言归正传,葡萄酒带回了中原,而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张骞当年也带回中原了。别看葡萄在地球上已经有超过6000万年的历史了,但它最早可不是咱这的物种,前段时间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叫《楚汉传奇》,里边有一个镜头,李夫子印象非常深刻!秦二世胡亥拿着一串葡萄就往嘴里塞,李夫子就特别想问一下导演,是张骞早还是秦二世胡亥早?秦朝怎么可能会有葡萄?千古一帝秦始皇,恐怕到死都没有吃过。
所以如今我们能够在大街小巷买到葡萄,吃到葡萄,喝到醇美的葡萄酒,应该给人家张骞记头等功。张骞带货不仅只是葡萄,香菜、大蒜、芝麻……整个一火锅调油碗都是托了张骞的福,还有木须、蚕豆、核桃、黄瓜和石榴等等,尤其是后三个还真有故事。核桃和黄瓜各位知道吗?原本张骞带回来的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换做“胡桃核”、“胡瓜”,因为是从胡人那拿过来的嘛。就这样过了几百年,等历史到了五胡乱华的时候,有一个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奴隶皇帝“石勒”,建立了后赵,他是羯人,做了皇帝以后,他特别不喜欢被人叫做“胡人”,觉得这是一种歧视,就让大家来避讳“胡”字,话说有一回石勒召见官员,他看到了郡守“樊坦”,这个人很奇怪,那天来见他的时候穿的是破破烂烂的衣服,这让石勒非常吃惊,就赶紧问:“你怎么穷成这样?今天来见寡人”。
这樊坦非常气愤,性子也直,就说:“都是那帮胡贼无道,半道上把我的衣服都给抢走了。”可是刚刚迸出最后一个字,樊坦就浑身冒虚汗:“完了,犯忌讳了。”吓得是连连磕头谢罪,在皇帝面前这么说,那是杀头之罪!好在皇帝没有怪他,还赏赐给他很多的车马衣物,等到了中午皇帝和大臣们一直吃午餐,皇帝忽然指着一盘胡瓜就问樊坦:“爱卿,你看这是什么?”樊坦一激灵哪还敢胡说!灵机一动,就诗从口中来:“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一听哈哈大笑,从此原本不黄的黄瓜就慢慢取代了胡瓜。
而这个胡桃也是当年为了忌讳皇帝的“胡”字,故将胡桃改为了核桃,延续至今,多吃了补脑。所以说张骞是我们带货界的祖师爷,一点问题都没有。历史上正是因为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他也被称作“凿空”,都托张谦的福,顺着丝绸之路,后来海外带货就容易多了,像胡椒、菠菜、西瓜、象牙、香料等等,这都属于海淘带货。可能有朋友要问了,咱们中国古代民间有没有“带货大神”?我们不海淘我们爱国货。其实古代当然有带货,说白了那就是利用流量卖产品,这完全是一种营销手段。咱们现在用明星做代言,那都是古人当时玩剩下的,你可以猜一猜我国最早的明星代言活动是哪位大咖参与的呢?其实是我们都熟知的“伯乐”!
话说当年有一位马商初来乍到,结果没有生意,怎么办?冥思苦想,最后想出一个主意。这个马商在当地找到了相马一流的“伯乐”老师,砸他一大笔钱,请伯乐到马市当中转一圈,到他的店前停一会儿,要离开的时候也不用说话,回头看一下他的马就行了。伯乐就觉得这钱挣得太容易了,就满口答应了,第2天,伯乐按照计划就对着他的马做很留意的样子,最后一句话没有说走了,大家伙一瞅大名人伯乐都这么青睐他们家的马,肯定马很好,便争相购买,马的价格一下就翻了10倍。
这是我国民间有史以来第一次明星代言。真说起带货,李夫子发现有很多的主播确实在抖音这个平台上,但你别看古代没有抖音,可一直有抖音的带货模式。各位小伙伴在刷抖音的时候,会有不少的帅小伙、漂亮姑娘,唱歌、跳舞、聊天,各种戏精小视频,等到慢慢的聚集不少粉丝了,产品就开始卖起来了。那么话说在西汉有一对神仙情侣,这便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是用抖音模式,轻轻松松的人家就把钱赚了。话说司马相如拐了卓文君以后,他们就跑到四川开了一家小酒铺来谋生,那个时候卖酒的门口都会有用酒瓮搭的台子,那人要站上去好吆喝来招揽客人,这就是所谓的当垆卖酒。
你想卓文君是谁?汉代才女,精通音律、善弹琴,姿色娇美,颜值绝对可以秒杀一票抖音女神。卓文君如果搁到现在那赚发了,唱唱歌、抚抚琴,朝你淡淡一笑,没有滤镜、绝对天然,很多人一定会被瞬间圈粉,古人比起现代人,其实他们的需求也是一样的,这么一个大美女往高台上一站,当然大家是纷纷涌来,据说他们酒铺的门槛都被踏平了,你说酒馆的酒和菜还不得卖个底朝天?吸人眼球、博人关注,这不就是“带货”吗?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绝对是高手,而后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些带货的高人,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李白,他不是特别喜欢喝酒吗?然后每回是美酒几斗,喝上头以后状态好了,挥斥方遒,留下千古名篇。
这明显跟现代比,就是开直播带酒的节奏,这也使他无疑成为了我们中国白酒最驰名的名人符号,直到现在!各位有兴趣可以查查,到目前为止叫太白酒厂、太白酒坊、太白酒业的全国有一大堆,而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也是,他一生关于酒的诗,就留下了20多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没办法,人家流量大。
在古代,带货不仅仅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有,而且还很厉害!完全可以跻身大唐带货女王之首,这位便是和李白在历史上有过不清不楚关系的杨贵妃,那么她当年带了啥货呢?先不急,从白居易的一首诗《琵琶行》中就会发现。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善弹琵琶的女子,是“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里边的血色罗裙就是“石榴裙”,这种裙子颜色,如石榴花开格外红艳的那种颜色,女生穿上以后漂亮极了,是唐代年轻女子青睐的一种服装款式,那么它在唐朝为什么会流行起来?这就跟杨贵妃带货有关,因为杨贵妃她非常爱石榴花,特别爱穿跟石榴花一样颜色的裙子,既然爱妃喜欢,那就通通种上,她老公李隆基就在周边大量栽植石榴,在石榴花竞相开放的时候,两人就会在花丛间赏花畅饮,每回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就显得更加娇艳了,这也让玄宗对贵妃是更加的喜爱了。
可是玄宗宠爱贵妃,不代表大臣们都喜欢,因为玄宗常年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拿皇上怎么样,可是对杨贵妃就可以拿捏了,冷面对峙,也就是说,杨贵妃过来,大家把脸侧向一边,故意就是不下跪。那话说有一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又请杨玉环来献舞,可是这一次杨贵妃她竟然罢工了,你的臣子们对我不恭敬,我今天就是不跳。唐明皇问清缘由以后非常生气,下令所有文武百官见着贵妃,一律给我跪拜,否则以欺君之罪惩处。欺君之罪那是很重的,抄家灭族的。没办法,大家看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时,只能纷纷下跪行礼,这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由来。
杨玉环这一波被动式带货,也使得石榴裙最终走出了皇宫,成为了当时全国妇女同胞们的流行装,而风靡大唐上百年。唐之后,历史来到了宋,各位也知道,北宋的时候,商品经济就很发达了,有需求就有市场,带货的手段就更多了,站台扯着嗓子吼,司空见惯,一般的宣传手段,旗帜招牌、门匾幌子,该用的都用上了,怎么才能把产品卖得更加高级一些?这就得请出当时的自媒体大流量网红了。比方说我们都非常熟知的苏东坡,他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案例,他当年带货完全就不需要亲自翘首弄姿,而是大笔一挥!“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结果直接导致严重滞销的黄州猪肉马上大脱销,顺道还把东坡肉也给带起来了,成了一道闻名海内外的名菜,直到现在。
由此看来,现代很多的经典销售手段,都可以在古代找到原型,各位想创业、做销售的小伙伴都不妨多翻阅翻阅历史,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