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月20日,在经过了"历史上最大的航母大决战"后,美军拿下了马里亚纳群岛,日本本土已经遥遥在望,但这个时候美军并没有直接大举进攻,而是在"最大限度减少美军伤亡"的思想指导下,对日本本土军事工业区进行"无差别地毯式轰炸",以削弱日本的抵抗能力和阻碍日本军事力量补充。
在这里说明一下,空袭东京的轰炸机均为B-29"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的时速达563千米/小时,飞行高度超过1万米,续航里程为6430千米。打击距离达到2400千米,并能携带9吨炸弹。当时日本战斗机很少能达到此高度,即使达到也追不上它们的速度,即使追上12挺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外加一门20毫米航炮这等丧心病狂的武器也能把日军的战斗机瞬间打成筛子。因此这种"深入敌后"的"孤军轰炸"任务当仁不让的落在了B-29的头上。
1944年10月美军航空兵第73轰炸机联队进驻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主力已到,那么作战开始。1944年的11月24日,首次作战开始。美军派出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意欲进行一次白天的精准轰炸。飞机在10,000米高空投弹,结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约10%命中预定目标,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了轻伤。这是自杜利特空袭东京以来美军首次轰炸东京。
后续进行的几次轰炸都未对日本的军事工业造成太大的影响,日军的飞机还是在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然后撞向美军的军舰。经过研究,盟军发现日本的军事工业生产和其他国家不同,大部分国家都是由大型工厂统一生产组装的,而日本则是由民间小作坊生产零件再由大型工厂组装,在大型工厂遭到轰炸后,可直接由小作坊生产零件再由其他小作坊进行分别组装。所以原来的高爆炸弹无法对日本的军工业造成致命打击。
于是在1945年1月被任命为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少将,在2月19日的第20航空军的指挥部发出了将"试验性"燃烧弹空袭提到了优先位置的新命令。为应对日本与众不同的生产方式,李梅决定放弃对大型军工厂重点轰炸的方式,转而采用夜间高空投放凝固汽油燃烧弹进行区域性焦土化轰炸的新方案,计划名沿用前期的"东京大轰炸计划",但后来一直被称为"李梅火攻"或"焦土作战计划"。
30个小时后,317架休整后的B-29又带着凝固汽油弹降临名古屋,使名古屋飞机制造中心周围5 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焦炭。13日,300架B-29携带1700吨凝固汽油燃烧弹赶完轰炸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使约20.7平方千米的市区在3小时内焚毁殆尽。16日,美军又轰炸神户,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毁。4月13日,皇宫与宫殿一部分被焚烧,明治神宫直接完全焚毁。之后美军于四、五、六月间旅游观光一般大举空袭日本各大中小城市。
5月9日夜间,300多架B一29轰炸机再次光临东京,每架携带6吨燃烧弹,低空沿东京东隅田河飞行,轮番轰击两个半小时,将炸弹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区,56平方公里面积地面上的一切被彻底烧光。截止1945年7月4日,美军宣布当时日本已遭受至少10万吨凝固汽油弹为主的各类炸弹的轰炸。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轰炸过程中许多东京市民逃离出城。李梅趁机派美机投下警告传单,通知下一步轰炸的目标,使他们更加恐惧。仅东京就有上百万人逃往农村,工厂工人的出勤率不到从前的一半。轰炸东京及其它城市使日本战时经济陷入瘫痪。至此,"李梅火攻"计划圆满结束,出色的完成了瘫痪日本军工制造的任务。"李梅火攻"消灭的日本人数已经无从考证,但在1945年3月9日第一次行动时,一夜之间的死亡人数(至少九万人)就已经远远超过广岛原子弹的死亡人数(2.1万人)。
虽然后世有许多人权主义者指责这次行动伤及大量无辜市民,但笔者想说:原子弹下无冤魂,李梅火攻下也非无辜,想想南京大屠杀是从日本国内寄出的赞美信件,想想日军对重庆的无差别轰炸,你既然要全民皆兵举国玉碎,那就烧到你知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