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招商引商、安商稳商,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机构设置

2020-05-07     话匣子FM

眼下的特殊时期,对区域招商引商、安商稳商工作都是新挑战。作为与企业打交道最多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在主动出击、主动求变。奉贤区市场监管局率先创新机构设置,新增“商事登记促进科”和“安商服务协调科”。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上,它们会带来怎样的新动力呢?请听上海电台记者胡旻珏发来的报道 :

这几年,上海围绕企业注册便利化的改革举措有许多,速度越来越快、材料越交越少,甚至可以全程网上办、一次都不跑。但所有的服务,都是从企业递交申请后开始,在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马金舟看来,这有点像守株待兔。

马金舟:“企业来了我们为他做好服务。让我感受很深的是我们的园区开发区去招商,企业说我要注册一个公司,他想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回来以后给我们一讲,我说企业名称使用是有一些规则的。”

再比如,很多企业涉及行业许可,即使拿到营业执照,真正开展业务还要再办理许可证,一旦前期没沟通好,或是等的时间长了,企业的感受度就会不好。马金舟说,设立“商事登记促进科”就是要从招商引商开始就主动出击。

马金舟:“现场解答招商对象的一些疑问,然后我们给他们设计一条非常好的一条路径,怎么样使他这个项目能够落地最快,被动服务型向主动服务型延伸。”

当企业来了,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谁来跟踪服务?另一个新设立的“安商服务协调科”就担此重任,受理的各种需求包括但不局限于市场监管。副局长曹栋带记者去了一家区内的科创企业,这家公司发明了一款风暖床垫,类似于电热毯,因为没有电热丝,利用暖风循环,尤其适合老人。但新产品没有标准、无法检测,一直没有走向市场。

曹栋:“它这个产品既属于家具类的床垫系列,风暖这一块又属于家电电器系列,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所以就碰到了他这个产品送检,到底是按哪里标准?”

难题交给“安商服务协调科”后,一系列跨科室、甚至跨部门的服务举措接力跟上,有的对接行业专家,辅导制定企业标准;有的找到市级检测机构,当面沟通核心技术;所有举措同步进行。公司总经理金麋鹿说,终于不用再发愁已经到手的订单会跑了。

金麋鹿:“我们去年制作一个模具以后,国内外客户的对我们产品的反响特别热烈,像日本公司跟我们有合作意向。我们现在后期产品、企业标准、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7月份可以正式推出产品。”

曹栋说,像这些初创型企业,大多都是搞技术的研发人员,遇到这些操作上的困难,如果没有人能帮忙给出一条解决路径,有的或许就石沉大海了。而一旦走通,甚至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就会带来整个产业链的集聚。

曹栋:“他可能不光是自己的发展,下决心在我们奉贤扎根,他的产业链的客户,以商引商,把他的一些合作方导入到、推荐到奉贤,这也是我们希望的。”

为了更大发挥这两个科室的协调能力,奉贤局在人员安排上也选优配强,两位科长由经验丰富的基层市场监管所所长担任,科里还有熟悉法律法规的一线执法人员,外语能力特别突出的年轻干部等等。局长马金舟说:这一个月来,已经能看到效果。今年1-3月,尽管受疫情影响,奉贤区新设企业数量仍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而到了4月,全区新设企业近1万户,同比增长近20%。

马金舟:“我们13个市场监管所里面将近有300多个同志,都是安商服务协调科的一线的情报员,可以去了解这个企业的需求。你只有俯下身子,拉近距离,用我们的实际的服务去感动我们的这些服务对象,我们就能做到贴心。”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胡旻珏编辑:黄丽娜责任编辑:向晓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t9P7HEBnkjnB-0znmi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