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很安静的孩子,往往成就更大,他们总有自己的节奏

2019-09-16   教育眼镜片

什么是安静的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有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能力,那么他的未来总是会被大家期望、被高看一眼。当然,成年人如果具备这种能让自己迅速安静下来的能力,也一定有着美好的未来。

安静的能力不是内向、不是害羞、不是腼腆、不是害怕表达,它并不等于沉默。

安静的能力是一个人很快就能进入独处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让他屏蔽外部的所有干扰,而专注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孩子做事情可能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不喜欢挑战和冒险,总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中,甚至是有些不合群,这不是坏事。这些不动声色的、安静的孩子,往往未来的成就更大。

对于安静的认知,我们远不如古人

人的心如果安静下来,便听不到任何外界喧嚣、嘈杂的声音,也太不会去纠结于一些琐碎的事情。这种状态可以让自己包容一切。这种安静的能力是实在的一种涵养,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强大的力量。

其实在古代,老子就发现了安静的力量的强大。他曾经用国家去比喻一个拥有安静的力量人。一个没有安静能力的人,就像一个国家陷入了暴乱、躁动、动荡一样,总是试图去打破、推翻一切,却丧失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那个时代,人每天能够获取的信息量是非常少的,简直无法和现代人相比。过去古人一生的信息量,可能和我们现在一天所获得的信息量是相当的。但对于安静的力量的认知,我们却远不如古人。

没有安静的能力,人接触的信息越多,就越悲惨。

每天我们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流、各种形式的信息流。而当自己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许周围人一句无心的话语,就能让我们放弃当下所做的事情,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在这样不停的信息轰炸中,我们成了躁动的牺牲品。如果没有安静的能力,人接触的信息越多,就越悲惨。

在古代我们其实就打坐的传统,古人对于打坐这件事情是很擅长的,打坐不是说简单的坐着,这人人都会。它是需要把意念集中到一点上,放下自己脑中千丝万缕的想法、情绪。想要达到这种状态,其实真的不容易。每当自己想去做一件事情之前,最好让自己的思想打坐几分钟。让自己的情绪能够调整到平和的状态,这很有帮助。

找到藏在自己生活中的安静

安静的能力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打坐只是其中的一种。比如把一本书完整的读完,或者即使被人在催促,自己仍然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把事情完整的做完,再或者自己很难有冲动的行为,这些都是拥有安静能力的表现。

躁动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经常要说出自己的想法、需要不停的找人聊天儿、渴望被他人肯定。这些都是需要被即刻去满足的需求,所以他都属于躁动的表现。

试着不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否定和攻击。安静的能力只能自己赋予自己,不可能被他人施舍。安静藏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应该去找到它,否则如此丰富的世界会让我们始终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