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余额不足,孩子是否在盘点暑假作业,制定开学目标及计划?

2019-08-19   教育眼镜片

趁儿子下楼打篮球,我抽查了一下他的房间,见儿子又“祸害”了一堆彩纸。纸篓里的废纸上,是他对暑假计划的盘点,还有儿子制定的开学目标及计划——这是正事啊!我只能默默退了出来。

我的母亲是从北京下乡的知青。小时候,北京的舅舅每年都会给我们邮寄果脯、青红丝、麦乳精等好吃的,我的很多漂亮裙子也是舅舅邮寄的,还有弟弟心爱的玩具宝剑。从小我就立志一定要考北京的大学,智商平平的我努力学习,在身边的同学、好朋友陆续辍学或选择读中专、技校时,我执着的挺着,追求着最初的目标。我常跟儿子说,如果上学时妈妈不努力,你现在就是生活在山里的娃儿,哪得想去博物馆、图书馆、游乐场……,说走就走的!

哈佛大学曾有个实验,测试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商水平、学习成绩等情况都差不多。测试的题目有两个:

1、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2、你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是什么?

测试结果:3%的学生写出了清晰的目标、详细的计划;13%的学生写出了大概目标和计划;还有84%的学生没有想过这两个问题。

10年后,当年那3%的学生的收入是那些没有目标和计划的学生的10倍;写出了大概目标和计划的学生,其收入是没有目标计划的学生的2倍。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有明确目标和详细计划的人更容易成功。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儿子五岁前的梦想是当消防员;上了小学后,随着他对阅读的热爱和自信,他的梦想变了当作家。我同他一起梳理当作家需要做的准备:

1、持续的大量的阅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字风格;

2、持续的大量的仿写练字,积累写作经验;

3、培养良好的观察、感悟、总结的能了;

4、高等教育滋养的文化素养。

针对高等教育,儿子的目标大学是清华的文学专业。理由是,多次参观大学校园后,对清华的印象最好。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我自己是25岁时才因工作原因第一次有机会参观清华校园。

孩子清晰的目标定下来后,就此,家长就可以在学习上放手了。因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会时常偏离“轨道”,偷懒、不自律等。但这样的状况持续不了多久,孩子自己就会调整过来。当然,家长一旁观察,适当的时候需要“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给孩子一个“助推”。另外,每年还要帮孩子对其人生目标及计划做矫正,以适应孩子当下真实的诉求。

孩子的日常学习中,家长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方法而非考试成绩,方法对了成绩自然就有了。关于学习方法,在学校老师也会给,并且老师的学习方法都是多年教学的实战经验,很是实用,但未必能引起小学、初中阶段孩子的重视。家长要帮孩子建立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成人的工作中,有很多计划要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项目计划等等,均能到我们的工作日志本中见端倪。我工作中,喜欢用“康奈尔”活页笔记本做日常计划,参加工作进二十年了,先生的工作笔记也不少。儿子有时会与先生共用一张工作台学习,耳濡目染的习得了爸爸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其实,工作、学习的方法、习惯是共通的。

我们从小对儿子的教育加入了绩效考核“挣”乐高的项目。孩子从小高频接触目标、计划,已经习惯了对各类事定目标、做计划。当然,11岁的儿子的计划做的还是像“流水账”,有做计划的意识和习惯就好,方法可以慢慢学习。做人做事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将成为内驱力,加上积极的心疼,自然不会觉得辛苦。

孩子的书法师傅,2岁开始握毛笔,幼儿园开始写大字,每天的练习在4个小时。先生问,难道你小时候不反抗吗?儿子的师傅说,从我记事儿起,就拿毛笔当玩具,我以为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孩子的言行习惯要早养成,孩子才不会“拧巴”。

我8岁开始画画,每天在画室里 “泡”四个小时,有时真的很痛苦,一幅画稿,我已经认为没得画、没得修了,可老师还是要求继续改。女孩的耐力会好一些,直到高中毕业,画室里来来去去的师兄弟们太多了,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也就是个位数的孩子。要学一项特张,每天花在它上面的练习,至少要四个小时。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说,我始终关注着未来,因为我的余生都将在哪里度过。家长的学习不能匹配孩子的年龄来,在孩子二年级时就要开始学习初中孩子的教育;孩子四年级时就要开始学习高中孩子的教育;孩子六年级时就要学习孩子大学成人后,父母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素养。现在的社会,学习是终生的,我们都是在学习的进行式中,学习这件事不可能有“完成”。

儿子回来了,我得侧面提醒他一下:做计划盘点,及定下学期目标、计划是好事,要表扬肯定!建议过程中爱惜纸张,可以先用脑子打出大概的“腹稿”,再用草稿纸定一稿、二稿……,等终稿时,再用自己喜欢的彩纸。

我也得打个“腹稿”,措词严谨,免得打击了孩子定目标、做计划的积极性。唉,家长不易啊,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