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之国”来源于老挝历史上的“澜沧王国”,它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大象被视为“神”,象征着力量、精神和智慧,“澜沧”在老挝语里的意思就是“百万头大象”。而如今,老挝许多野象经过驯化之后成为人们最得力的帮手,甚至老挝的首都就叫“万象”。因此,老挝被称为“万象之国”。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其实算起来,区位并不差,具有非常不错的与他国交流互通的地理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作为泛亚铁路中线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老铁路的建设,成为两国经贸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依托中老铁路的修建,老挝将实现由“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蜕变。中老铁路2016年12月25日正式开工,预计2021年12月底通车,目前中老铁路新平隧道4个辅助坑道已经实现贯通。
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和当地民众沟通等方式,整理出了几种分行业的可行市场投资方向,罗列如下:
交 通
公路
01
公路运输是老挝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承载着88.5%的货运量。全国道路总长59967km,其中沙土路和黄土路占81.7%。日本机构JETRO在2016年调研得到的报告显示,老挝的运输费用大约是邻国泰国的2倍。老挝现有的几条高速公路已能满足大部分要求,但普通路面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机场
02
随着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处于中南半岛中央的老挝势必会迎来更密集的人口流动。目前的万象机场,琅勃拉邦机场规模都较小,机场及相关设施扩建可能是未来的一大机遇。
技术
01
老挝人在农业上也比较“佛系”。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种植技术和知识,导致产量不高。在老挝可以仿照中国在非洲马拉维援助模式,建立涵盖种植、加工一体化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通过降低成本,价格更低,容易进入老挝市场。同时可以采用公司与农户合作的方式,示范中心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老挝人回卖作物,扩大社会影响力。另外,农作物本身有出口的限额,但加工或深加工后可能规避了配额的限制。
设备
02
老挝农业缺乏足够的配套设施如有效的灌溉系统等,种植及灌溉解决方案提供商可能在未来很受欢迎。
人力资源
老挝青年职业化素养较低,企业雇工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培训,他们所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往往也不尽人意。可以考虑与老挝苏州大学或者与国内培训机构合作,或企业自己建立“工农医”职业化培训学校。可与中资企业形成合作联盟,建立资格证书制,或者就业定向培训班,同时也接纳企业员工的培训项目,也包括对教师的相关培训,优秀学员可去中国交流学习等。
医 疗
老挝的医疗基础和专业人员都比较匮乏,故而当地人就医一般去泰国。近年来各国在老挝的综合医院投资较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从业人员,效果也不显著。可建立专科医院,医生的培训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
环保设施
老挝的民用水水质较差,且水处理的覆盖率农村地区低于城市地区38个百分点。全国范围内的自来水系统建设,以及更有效的水处理方式,可能是一大方向。
老挝农村地区的女人在取水(来源:联合国网站)
旅 游 开 发
中老铁路预计在2020年建成通车,线路全长414公里,从云南南部的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出发,经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挝首都万象。铁路的建成会为沿线的经济建设带来很大机遇,同时也会带动相关旅游业的发展。磨憨磨丁经济特区就是建立在中老边境的综合经济特区,涉及农业,制造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多种行业,沿线会出现更多像这样的经济特区等待开发。
物 流 开 发
中老铁路兼有客运和货运。沿线可建立大型物流集散中心,与通关口岸和国内其他道路相连接,设立更加高效的有组织的物流网络。这同时也有助于在东南亚泛铁路网的背景下,利用其中南半岛地理上的核心位置,将老挝建设成东南亚的核心物流集散中心。
用数据说话,也非常具有说服力:2006年至2010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7.9%。2016-2017财年经济增长6.83%,GDP约168.1亿美元,人均2472美元。每年稳定保持7%~8%,这样的国家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就像20年前的中国,也是从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经过20年的发展,才慢慢变得愈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