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考试,得意须淡然,失意须坦然

2019-11-27     三水三心

人生,总是伴随着考试。

在真正的生命还没有诞生的时候,数以千万计的“小蝌蚪”,争相游向幸福的彼岸:有的在酸性环境下失去活力,只有极少数溯游而上,而其中,只有极个别找到安身之所,逐渐发育成真正的生命。

这是力量与速度的考验,是耐力与时间的考试!

在温暖的母体,羊水包裹着的小生命,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啊——有的胎死腹中,有的遭遇各种变故流产。

生命的瓜熟蒂落,每时每刻,都在面临这考试!

出生的那一刹那,第一声响亮的啼哭,暂新的环境,对稚嫩的生命,也是一场考试:有的沉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有的用好奇的目光,观察着世界。

脱离母亲的温暖,从此以后,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人生,这依然是一场考试!

当父母抱着、推着、牵着,走在大街上,走亲访友,都会面对人们形形色色的评价:眉毛像妈妈,鼻子像爸爸……

林林总总的评价,也是一场考试!

上幼儿园,有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每一段世界结束,老师的评语,也是一场考试。

到了小学,正规的严格的考试,就多了起来。双百分,98、99,用分数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人生的考试,就开始了常态。

最让人揪心的,可能就是小升初的考试了——义务教育了,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能否升入中学的依据,但各种名校、民校,组织了各种花样的考试:笔试、口试,还有面谈交流。近年来,有地方不准动笔,于是,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检测——考上名校、民校,欣喜若狂;没有考上,垂头丧气——择校的风,伴随着考试,愈演愈烈,愈演花样愈多。

到了中学,考试更加常态化,排名,成了一座让所有的学生甚至包括老师都不得不“低头认输”的大山。三水三心草拟一联:

周周考、月月考、期末还要考,每考揪心;

课课测、本本测、单元肯定测,逢测抓瞎。

所有的考试和检测,其实都是为了最后的中考:考得好的,进入重点高中;考得不好的,进入一般高中;还有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只能在职高徜徉,美其名曰学一门技术;还有早早进入社会的——学业考试已经与他无缘了!

比中考更血浸的,无疑是高考了。做不完的试卷,听不完的课,迈不开的脚步,张不开的嘴。没有经历高考前的复习,根本就没有资格谈考试!

三年的高中,个子长高了,眼睛近视了,有的腰也佝偻了。清华北大也好,独立学院也罢,最艰苦的考试,已经成为过去。

但不要忘了,人生,考试无处不在!

大学里,考试一样不少——挂科,可不是闹着玩的——毕业证、学位证,可都与每次考试紧密相连。

而为了就业,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早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英语考级证、计算机考级证……不断的进阶,似乎都是能力的直接证明;会计证、教师资格证……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就业增加一个机会。

以至于有人说,大学四年,就是考证的四年。

大学毕业了,四处应聘,这又是新一轮的考试:面对各种刁钻的问题,面对形形色色的老板,每一次考试,即使前途,也是钱途!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要考硕士,考博士,新一轮的考试,又拉开帷幕——人生,有时就是重复。

工作了,考试还没结束,工作上有绩效考,每一次职务的晋升,也会有各种考试——就以三水三心自己为例,每一年都会面对领导的追问和老师们的测评——那都是考试,比从前的那些考试还让人焦灼。

生活上也有各种考验。

找对象,不也是一场考试吗?时隔多年,我还记得,第一次到女朋友家去,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评头论足和审视的目光时,那种如芒在背的灼热。

成家了,有了孩子了,考试,又会有新的形式!

在之后,身体开始逐渐报警,每一次进医院,都是考试。合格了,长吁一口气;指标超过了,紧张得睡不着觉。

……

现在想想,人生,似乎每一步,都在面临这考试!

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考试,考的是知识,考的是能力。过了不惑之年,我才慢慢悟出,考试,其实考的是心态:

范进考上了举人,喜不自禁,疯了!

其实,考试成功后,疯了的人,又何止范进?

那些经过层层考试,走上权力的顶峰,一朝被查,身败名裂,何其多也?

蒲松龄没有考上,埋身聊斋,成了!

其实,考试没有成功,最后成为人生赢家的,又何止蒲松龄?

人生时时处处,都在考试,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才是应对考试的最佳状态。范仲淹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大胸怀,一种大境界,一种对待成功与失败的大智慧。

只要内心有一个小宇宙,随时都在燃烧——考试成功了,淡然以对,那不过是努力的回报;考试失利了,坦然一笑,那不过是新的一次考验。

如果以这样“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心态,面对人生无时无处不在的考试——考试,何足惧也?

谨以此文,与所有正在面临人生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考试的人们共勉!

(原创文章,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hM0sW4BMH2_cNUgT8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