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西游记》中,唐僧收服白龙马的那段,观世音菩萨对小白龙说:
“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
“业障”佛门中人经常提起,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不明白。
其实,业是造作,障就是妨碍佛子修行证果的障碍。业障就是你所作所为产生的结果。说得通俗点,就是你生活里的种种不如意,求财不得、求名不成、感情不和、家庭不幸等等都是业障深重的缘故。
看到这里,你或许心里犯起了嘀咕:是不是你也业障深重?或者想知道周围的某某是不是也是业障深重的人?
下面两点就是帮助你识别业障深重的人的标志,看完你就明白了。
01业障会有感召
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上班时或者度假中,如果身边有和尚路过,你看他们第一眼,心里想的是什么?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人都告诉我,他们看到第一眼,心里认为那一定是个假和尚。
业障会有感召。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没有修佛之前,我也产生过这样的念头,觉得他们都是假扮和尚出来骗财的。
后来慢慢接触了佛法,看到僧侣们的生活,才发觉这些修行人是真有智慧。所以说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是自己有业障。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个世上假的、丑的、恶的人和事一定有,但真的、美的、善的人和事更多一些。这也就是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人看一切众生都是人的原因所在。
但凡那些对人对事第一个念头就是负面思想的人通常都是业障深重的人。就是因为业障你就遇不到真和尚,即便和你擦肩而过的的确是一个真和尚,你也不会相信,这就是缺少善根福德因缘。
世间的福德,都是缘起法。即便是当大官大款也只能当一辈子,但你的法身慧命却伴随着你生生世世。
所以,一个人要想减少业障,就要多培养福德。福德的多少不是看他世间的成就,而是看他法身慧命是否在成长。
当你的福德修够时,你也不会相信有假和尚,你也不会遇到假和尚。你的眼里只有真善美,只有宽厚和慈悲,只有福祉和如意。
02人心中有没有正信,可以感知到
一个事物,有好的就有坏的,这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但是你只看到了坏的、看不到好的,那就是你恶业的相。
要是你觉得有点难懂,咱们就先讲个故事。
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禅师,问道:“请问禅师,佛法大意是什么?”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一听就笑了:“三岁孩儿都知道这道理。”
禅师说:“三岁小孩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一听收回自己的傲慢态度,赶紧施礼告辞了。
是啊,我们人人都知道这八个字,都会说,都会写,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佛陀出身尊贵,也是修行几十年才得道成佛的。功德圆满的背后是一颗柔软慈悲的心。修行就是在修心,一定要虔诚、一定要谦卑、一定要有正信。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高层次的人为什么始终低调谦虚、对人诚恳包容,就是因为懂得水低为海,人低为王的道理。修佛也是这样,众生平等,人人都是佛。
只有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佛性,你才能怀着善良宽厚的心与之交往。这个时候,所有的和尚都是真和尚,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所有的事都是好事,所有的境遇都是恰到好处的。
03诵经可以消除业障
有人说,我也知道业障了,我也深信因果了,我也想消除自己的业障了,可是怎么才能消除业障呢?答案有千千万,包括你从此刻起多发善念多行善举、广结善缘、多积阴德等等。
《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意思就是只有你停止心里的贪嗔痴了,让狂乱的心停歇,你的佛性才能得以彰显。可是这该有多难啊!
要知道,繁华的都市,欲望的迷惑,浮躁的心, 不是谁都能静下心的,更何况要放下贪嗔痴,绝非易事!
这也就是业障重的人,平日里心浮气躁,心不能专注,即便在打坐念佛的时候,人是在那里坐着,嘴里也念着经,心不知道去哪里了。所以妄念纷飞是业障深重的表现之一。
修佛的人一般在诵经结束后都会念这首回向偈: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回向就是要把念佛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去,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修得真心啊。
你要是能够坐下来,心无杂念,无论是打坐还是诵经都心底澄明,能认识到自己的心,说明你的善根福德是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三业清净的修行人拜佛时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他们对于修行,则于一切时一切处,心无退转。
一个修行的人无论是善还是恶,都不要去对立,你一对立就有烦恼。有美就有丑、有好就有坏、有贫就有富、有高就有低、有贵就有贱……佛说众生一切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你还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和事,这不是业障深重是什么?
当你的眼里心里没有真假丑恶,你的心就变得清静圆融、欢喜自在。
然而,我所说的只是一些道理,如同饥人说食终不能饱。长篇赘述了解业障,目的在于帮助你“随缘消业障”,最主要的还在你日常修行。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azjz3EBfGB4SiUwx2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