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不出时间偷懒的人,也腾不出时间开心

2020-03-25     千面略懂先生

“忙”是“心”跟“亡”的组合。我们都崇尚“付出”与“收获”成等式。但有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付出并不都会有收获。而“忙”也不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标志,真正会工作的人也是最会偷懒的人。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是讲三个死去的商人遇见了上帝,上帝说要通过他们在人世做出的功绩大小给他们判定一个分数。

一个商人听后马上讲述了他在人世的情况,他说自己和家人并不为即将破产的企业担忧,每天都能愉快地享受生活,感受快乐。上帝听完他的话,给他打了50分。


另一个商人嘴角露出一丝嘲笑之意,接着讲述了自己在人世的功绩,他说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了生意上,通常很少和家人在一起共度时光。

他说自己在死前已经是一个拥有亿万财富的成功者了。上帝听完他的话,毫不犹豫地给他打了50分。这位商人有些失落。

这时最后一个商人开始讲述他的人世功绩,他说尽管他每天也要打点自己的生意,但还是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家人,而且经常和朋友们畅谈交流,他经常会在打高尔夫球或是钓鱼时谈成许多生意。

讲到最后,他感慨说:“人生真的太有意思了。”


上帝听完他的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给他打了100分。其他两个商人露出疑惑的神色,上帝指着第三个商人对他们说道:“他是最会享受生活恩赐的人,而你们却浪费了在人世间最好的光阴。”

听完上帝给出的解答,我想大家都会明白上帝为什么会给最后一个商人打了满分,因为我们的生活并不应该只有享乐,但也不应该一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事业成功未必是人生的成功,列宁曾经说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我国也有一句名言:“一张一弛,谓之文武之道。”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说治理国家需要张弛有度。而它的引申意远非如此,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不能总处在紧张与疲惫之中;

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我们的心情,都要学会“偷懒”,这样才能成为真正享受生活的人。

乍听起来,在工作中偷懒好像是职场上最大的禁忌,不过许多著名的职场专家或者人才培育顾问却认为,那些懂得正确偷懒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如何工作的人。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偷懒行为都无益于自己的工作。如果是出于对工作的懈怠或者漫无目的地偷懒,并且最终延误了自己的工作,受到责怪也很正常;


如果是由于工作的原因,为了更好地利用自己有限时间的偷懒,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将精力运用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的偷懒则是有益于自己的工作的。

作为职场人士,你是不是每天都像陀螺一样,为工心得不可开交,可是最后没有取得自己理想中的业绩呢?如果你正经历着这样的困境,不妨让自己放松一下,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偷懒”吧!

我认识一位名叫赵阳的职场达人,才三十出头的他已经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了。赵阳是一个很看重工作效率的人,因为他明白,在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职场拼杀中,一丁点的落后都可能让自己输得一塌糊涂。


正因为这样,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自己的下属也是如此。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喜欢亲力亲为。

尽管每天的工作强度极大,可是他带领的小组总会取得最好的成绩,每个人的收入也是公司同等职员中最高的。所以,当小组成员李薇向上级提出申请,想要离开自己带领的小组时,越阳感到十分地不解。

那天,赵阳将80后的李薇叫到办公室问话,没想到李薇却反问他:“我们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业绩?为了生存?这样的工作强度我实在受不了了,连续工作好几个月,连一个正常的周末都没有……你快把我们逼疯了!”


对于李薇的说辞,赵阳可以很不屑,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将情况如实报告给自己的上司时,却被上司臭骂的一番:“你一年可以做二十几个设计,可是其中大部分设计的构思都如出一辙,根本没有新意可言。我想这就是你凡事亲力亲为的结果吧!我想问你,其他人的创意在哪里?年轻人的创意又在哪里呢?”

被上司臭骂一番后,赵阳生气极了。这些年他为公司无怨无悔地付出,没想到最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回报。也许是出于气愤,也许是为了表示抗议,他向公司提出了一个月的假期申请,公司也批准了。

这还是赵阳五年来第一次请假呢!平时难得有机会偷一下懒。他以为公司没有自己会乱成一团,可是当他休完假回到公司的时候,却发现同事们仍旧井然有序地工作着。


而且在这一个月里,他所带领的小组也提交了几个设计,虽然质量上远远没有达到他的标准,可是却得到了公司的大力赞扬。这让他产生了一丝小小的挫败感。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休假的这一个月里,自己疲惫不堪的身体得到了缓冲,和妻子、孩子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样淡漠了。他们一家人还去海南旅游了一番,拍了好多温馨的照片……”

想到这些,赵阳好像顿悟了一样,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

在之后的半年里,他不再固执己见,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而是给年轻的小组成员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样的“偷懒”方式让赵阳十分受益,他自己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了不说,之后提交的几个设计还得到了公司甚至业界的一致好评。

赵阳和我谈到自己的从事经验时感慨地说道:“在思维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很多事情甩手让他们去做,我们自己给予一些正确的建议和意见就可以了。

这样的‘偷懒’方式让自己活得更轻松,对于工作也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呢?”

的确,对于职场精英们来说,正确的“偷懒”并不是职场操守的问题,而是换一种方式去工作,让自己的付出取得更多的回报,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全面地提高。


这样的“偷懒”方式不仅能够事半功倍,也是一种职业技巧或者职业能力的象征。

那么,职场精英应该怎样去“偷懒”,有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呢?

首先你应该明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的黄金时段是上午的时候,而午休时间过去之后,人的专注力也跟着下降了

因此,正确的“偷懒”达人懂得充分利用甚至延长上午的黄金时段,而在下午专注力下降的时候专心偷懒或者做一些不用脑力的简单工作。


其次,一个人的专注力平均能够集中15分钟左右,因此在工作进入疲态,或者心神涣散的时候,你可以拿出15分钟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偷懒”

你可以利用这15分钟伸展一下身体,或者闭目养神,之后再回到工作中时你发现自己拥有了全新的状态。

另外,对于老板临时布置的任务你不一定照单全收,特别是它会影响你手上的正常工作时,更要学会有技巧地“偷懒”

在“拒绝”老板的时候要表现出自己愿意接受这份临时任务,只不过由于一些原因——原因一定要具体而且足够充分——可能分身乏术,无法帮老板解忧了。当然,“拒绝”的时候还要配合肢体及面部表情的“情非得已”,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最后你要明白,任何工作都是有轻重缓急的,对于一些要紧的事情,比如老板突如其来的请托,或者客户的紧急预约,就得将手头上不算特别重要的事情搁置一旁;

相反,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手头上的工作也很清闲,那么这正是“偷懒”的好时机。你可以趁这个机会好好放松自己,储备更多的精力去面对之后复杂而紧张的工作。

总之,无论何时你都应该记住:“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正如一位哲人曾说“爬山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


如果一个人只为实现目标,用一生去奋斗,那么他到死也不会明白他来世上的意义是什么。他不曾真心的笑过,也不会享受过真正的快乐。

所以,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千万别忘了适当的“偷懒”,让我们好好享受生活,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OlRFHEBfwtFQPkdK4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