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在漫长的寂寞黑暗中沉静,方成醇香美酒;蝉于地下隐匿六七年,方能引吭高歌。在繁华喧嚣的世间,我们应懂得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在浮躁中沉静下来,发挥自己的潜力,升华自己的灵魂。
把心安顿好,方能潜心钻研。雨果锁上衣柜,谢绝游乐,筑建《巴黎圣母院》;梭罗栖身湖畔,砍柴耕田,谱成《瓦尔登湖》;邓稼先抛却浮利,隐姓埋名,锻造大国荣光。在浮躁的尘世,利禄的诱惑间,他们置自己的心灵于理想和奉献之上,成就了人类历史光辉的事业。设若他们汲汲功名,或许也会得利赢名,但却难以从中超脱,最终使理想丧失荣光。安顿好心灵,方能不被浮名遮望眼,方能坚守本心,始终如一。
把心安顿好,方能平静度过劫难。苏轼一生流转多地,在劫难中造福百姓,乐享人生,潜心思索,并最终留下豁达辽远的传世之作。柳宗元被贬,游山乐水,关切民生,成就不朽文豪地位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诘问。王维因罪归隐,建别业于终南山上,最终修得心境澄明的“诗佛”。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或许文章憎的,并非顺遂的命运,而是浮躁的心。在苦难中,拥有一颗平常之心,才能闲庭信步,超脱其中,并于苦难中得到历练,升华自己的格局境界。梁启超曾言:“我在顺境中能得到趣味,在逆境中也能得到趣味。”或许有如此心境,人生便不分逆境顺境了。
把心安顿好,方能与孤独为友。青年作家蒋方舟曾谈到她旅居东京 的一年,在不懂日语,难以与人交流的情况下,只好与孤独为伴,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吃好每一口食物,欣赏好眼前的每一幅作品。后来回忆起这一年,她说这是自己内心沉淀最深厚和丰富,收获最大的一年。
梭罗曾言:“社交都是廉价的。”或许我们的人生极难拥有如他一般隔离人世的经历,但我们可以在热闹浮华中,保持一颗平常之心,避免被社交绑架。挚友两三足矣,人生的主要课题还是孤独,最重要的关口都需要个人独自来面对。学习与孤独相处,体会其中趣味,我们就会得到为理想拼搏的勇气,也会实现自己内心的坚守和为理想而战的激情,这一切都是难能可贵的,是一生的财富。
在浮躁中沉静,在黑暗中坚守,在孤独中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安顿好心灵,我们才能坚守自己最本真的模样,才能找到人生最本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