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人生困境当中,认清方向,积聚能量,提升智慧,才是真明智

2019-10-23   大朴国学




霜降节气,是一年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真正的冬天就要到来了。

如果一提到霜降,不知道大家会首先想到什么?

在城市的钢铁丛林中,我们其实很难再看到霜的存在。呼啸的汽车、拥挤的人流、蓄热的沥青地面,让霜很难出现或者很难让我们观看到。

小时候在农村,每年看到初霜的时候,都会很兴奋,那时候感觉初霜不仅仅是角落里或者小河边,而是地上会有薄薄的一层,如粉似雪。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霜到底是什么样子,你可能会感慨它的美,有些是细细的冰针,有些是六边形的霜花,那已经跟雪很相似了。

这个时候,地瓜、花生都要最后的采摘了。小学的时候,上学路过大片的田地,有些地里的地瓜和花生,直接刨出来,就地挖个小坑烤花生和地瓜吃,香甜的地瓜,远比现在城市里的烤地瓜要好吃的多。

在我们上一代人的记忆里,对地瓜的感情很复杂,现在我们觉得把地瓜作为杂粮偶尔吃吃还觉得很好,但是,他们那时候长期吃地瓜面的东西、吃地瓜干把胃都给折腾坏了,一吃地瓜就很容易反胃。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蛰虫咸伏 。

我们现代人对豺没有什么印象,有时候也是豺狼连用,但是豺和狼本身并不相同,而且豺的战斗力比狼还要强大得多,他们的排序是豺狼虎豹,被称为兽中之王的老虎也只能屈居第三。李时珍说:豺能胜其类,又知祭兽,可谓才矣。豺是象形字,通才,也通柴。在古代,一些山区,野猪、猪獾等危害农作物,而豺攻击猎杀它们,无意中是帮助农民控制了这些野兽对农作物的危害。而豺猎杀这些野兽之后,是先陈列后再食用,被大家解读为豺知道用这些捕杀的猎物和人用牛羊向上天和祖先献祭一样。

二候的草木黄落,估计我们会是最能贴切的感受到的,满大街扫不尽的落叶,踩上去吱吱作响,又像大地铺上了地毯一样。

三候的蛰虫咸伏正好和惊蛰的状态相反,蛰虫们也都躲在洞里,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等待来年惊蛰的到来。

在古代,霜降这一天有一个现在我们已经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都要举行隆重的收兵仪式。古代的习俗是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为收兵之日,所以,在这个阶段,各地的总兵、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手持刀抢弓箭,举行隆重的收兵仪式,目的则是希望祓(fú)除不详,祈求天下太平。霜降这一天的五更,武官们会集在庙里,行大礼,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枪,称之为“打霜降”。据说打霜降以后,司霜的神灵就不敢随便下霜危害本地的农作物了。

其实,真正对农作物造成伤害的是冻,而不是霜。

有些经过霜打的蔬菜,长势会更好,更美味,比如菠菜、冬瓜等等,吃起来也特别的鲜美,被霜打过的水果,则会更甜,比如像葡萄等等。

人其实也一样,不经历岁月的风霜,我们很难真正的成熟起来,这之后,我们的人生才会真正的醇厚起来。

说到霜,说到秋,我想下边这句诗,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怅茫大地,谁主沉浮?

秋天是肃杀的季节,万物凋零,但是从这样的诗里,我们却读到的是一种真正的寥廓与豪气,而不是凄凄切切的感物自怜。

对于相同的境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比如遇到困境,很多人会抱怨、自怜、自暴自弃,而有些人却是在人生的困境中,越挫越勇,逆势而起,困境并没有对他造成什么伤害,而是让他积聚起了更强大的力量。

前边节气的文章我们专门讲过,如果把一年用六十四卦进行划分,霜降节气这一天正好落在蹇卦的区间。

人们说蹇卦是艰难之卦,又是明智之卦。

霜降这一时节,就像人生面临困境,困境就意味着艰难,但是困境也能培养、激发出人的智慧,也会让我们成熟、明智起来。



(水山蹇)坎上艮下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彖传下:

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中国人是最讲究运气的,就像很多人学习周易的兴趣,其实就是源于对自身运气的认知需求,可是大家都知道,人的运程有好有坏,人的福报有厚有薄,关于人在世间过活,这一生当中,对于自身的运程应该如何把握呢?我想,这个是我们很多朋友最关心的问题,说再多天下的大道理也不如解决自身的运气来的实在,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执行强者的法则,可是对于自身的运气,认知、了解和把握,大家就觉得容易吗?其实这看似很容易的问题,却也同样是天底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能够清醒的认知自己的运气,然后顺应自己的运程,把握人生的方向,如果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强者,就已经是百分之百的君子了。人的一生,就运程来讲,不外好坏二字,好的时候顺水行船,一顺百顺,不好的时候逆水行舟、举步维艰。可是,这是天底下再自然不过的规律,在古人的眼中,自身运程的阻滞与不顺,恰恰是积聚自身能量的过程。而当身心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的地步,就可以具备了超人的智慧和力量,然后释放身心的能量,就可以去顺遂的行使人生的法则。

这两种思想就是蹇卦和与其对应的解卦的智慧。蹇卦讲的就是逆,解卦讲的就是顺。这两个卦的顺逆,可能对大家惯性的思维逻辑又会发起新的挑战。就拿蹇卦来说,很多人如果摇出这样的卦象,就会情绪低落,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运气受阻的卦象,行动不顺的卦象,可是这样的低落正确吗?不正确。

前面给大家讲过,周易的乾坤两卦讲出了人类社会行为法则的辩证法,另外的六十二个卦,讲的都是方法论,这些方法论都是围绕着个体法则与群体法则,积极落实和实施去展开的,所有的卦爻辞都是对困难清醒的认知,和对解决困难清晰的指引。所有的卦爻辞都没有消极的思想,都没有颓废的逻辑,不管是凶还是悔是厉还是吝,这些都不是结论,这只是讲了客观事实的困难,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像蹇卦一样,它并不是来强调运气受阻的困难,和不易脱困的现实,而是很清晰的告诉了我们,在一个人的运气阻滞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办法去贯彻落实好自己的行为准则,更加精准、灵活地去应对群体法则。趋吉避凶、利而不害,才是易经最核心的王道思想。所以说,当我们一看到卦头或者是卦辞,有了困难和阻滞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担心、恐惧,而是要冷静客观的认识问题,在卦爻辞当中找到应对的办法,这才是易经思想最积极的指导方向。

蹇卦的卦辞说:

利西南,不利东北: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有顺利的时候,就有不顺的时候,有利的局面就有不利的局面,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实,没有人可以跳出这样的规律,所以要君子有常,行不易方。也就是面对运程的起伏,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甚至怨天怨地,而是应该对这种运程的阻滞和不顺,去客观地理解,去积极地应对,如何积极地应对呢?利见大人。贞吉:就是是君子道长,人事相得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面对不利局面的时候,要坚守住君子的本分,踏踏实实地做事、本本分分的做人,要有超强的勇气和耐力去应对不利的局面。这里说的利见大人,可不是需要贵人指引的意思,而是要自己展现出大人和君子做事的风格。

下面我们就进入爻辞,来看一下面对阻滞和不顺的人生境遇,爻辞是如何用具体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初六,往蹇来誉:是淌泥而行,高尚其志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是勤勉利事,公而忘私

九三,往蹇来反:是积极用命,进退得宜

六四,往蹇来连:是增长变化,进退自如

九五,大蹇朋来:守正而行,得道多助 大家来看,一个深知用蹇之道的人,带领一个团队可以积极用蹇之道的人,在克服蹇的过程当中就一定会实现巨大利益的增长。大家都知道,自古英雄出炼狱,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是在逆境当中获得了极大的成长,利益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五爻说的大蹇朋来,就是守住了乾坤王道思想的法则,把阳光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贯彻到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行动当中去,巨大的收获就成为必然,克服蹇的状态也就成了必然。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这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一旦我们实现了用蹇的法则,贯彻落实了用蹇的行动,硕果累累就是必然,然后这里又提到了利见大人,这同样还是宣传、推广、落实的法则。易经的思想有一个规律,每每到上爻的时候,讲的基本上都是把群体法则贯彻落实到个体的做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由个性到共性,然后再用共性去督促个性,这是非常有规律的一种逻辑,这也是大家需要用心思考的一种逻辑。

蹇卦之所以阻滞、不顺,就是源于我们没有认清方向,我们的智慧和行动还没有形成统一,还在西南与东北之间患得患失,这个时候经过了用蹇的过程,个体也好、群体也罢,能量与智慧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提升,在这个时候方向就明确了,做事就果断了,自然运程就顺遂了。



蹇卦的卦象是遇险而止,因为前方布满了险阻,所以需要我们停下脚步,来思考如何去越过险阻。蹇卦象传提供给我们的方法是“反身修德”,通过反过头来加强自身的修行来改变不利的局面。通过自身的修行,储备了强大的能量和智慧,练就了许多战胜困难的能力,回过头来再去迎接挑战,反而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在人生的困境当中,认清方向,积聚能量,提升智慧,才是真正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