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请你敬业一点

2019-11-15     家庭杂志

最近,《奇遇人生》第二季上线。

但是,这部在第一季低开高走,豆瓣上评分高达8.9的神综艺,却在第一期播出之后,遭遇滑铁卢,评分一下子跌到了6.9。

其实,从质感上看,第一期的主题很深刻,是骑行,目的是跟着72岁的老人徐玉坤,完成在骑行横跨加拿大的最后一段旅行。

只不过第一期,嘉宾请来了Angelababy。

“水土不服”的Angelababy

整期节目看下来,Angelababy被全网嘲讽,并非没有道理。

在徐玉坤和Angelababy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而畸形的反差感。

老人为了自己心中圣洁的朝圣信念,一刻不停地去追逐;女星光说不做,一点挫败就打起退堂鼓。

比如,因为处于生理期,Angelababy借口不想骑行,于是在之后的四天时间里,不停打车,追赶骑行的老人;

第二天的骑行,因为不想早起,她宁可在酒店床上,抱怨老人的不近人情,也不愿下楼跟着老人一起骑行,最后被老人抛弃;

当老人提议晚上搭帐篷过夜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推脱,然后借口坏境太差,没有厕所、没有水,不愿妥协;

回看这五天的骑行经历,Angelababy除了在口头上说些不痛不痒的漂亮话,行动上却毫无建树。

一次次选择放弃的她,实际上是将老人的骑行计划,全盘打乱却不自知;

也许一开始,Angelababy只是想通过慢综艺,拉回自己的败坏名声,却始终不理解骑行本身,对徐玉坤有着朝圣般的意义。

她小瞧了老人的梦想,也忽视了《奇遇人生》的真正目的。

我记得总导演赵琦说过:

“我们就是守在那儿耐心等,心态稳稳地拍,同时细致地观察和捕捉到事情发生的瞬间。”

所以,这个节目的初衷,是让嘉宾用心灵丈量世界,进而在朴素的旅程中,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所以,赵琦想要的: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

就像第一季的朴树,从最开始见到阿雅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好后悔啊,我现在不想玩,就想待在家里。”

可到了后面,他又展现出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乐在其中。

这才是节目需要的,也是为什么习惯了装出完美人设的Angelababy,水土不服,沦为被群嘲的笑柄。

很显然,节目组追求的是质感,而Angelababy追求的是人设。

于是,节目要的质感丢了,Angelababy处心积虑立下的人设,也被节目的真实感击成粉碎。

因为真实感骗不了人,这也导致了,到了最后,质感和人设,这两样Angelababy都没捞着。

在慢综艺,打磨的是人性,当目的不再纯粹,动机不再简单时,很容易失足。

就像《奇遇人生》的标签上提到的,“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我记得在第一季里,追逐龙卷风的春夏,因为挫败哭过几次,然后说了一句话:

“我们太着急了,我们多么想要一个结果,但我们追求的目的并不纯粹,我们根本没有享受这件事。”

这句话,套在Angelababy身上很合适,急于标榜独立人性人设的她,却忘了态度决定成败。

一手好牌,很自然地被她打得稀烂。

比起话题,作品才能说明一切

大多数观众认识Angelababy,是通过跑男,加上自带的话题性,比起其他明星,Angelababy的起步不算低。

只要她肯沉淀,好好打磨演技,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打动观众。

可是这几年,Angelababy几乎沉迷于赚快钱,享受着流量带来的快感,却忽视了本质的提升。

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要拿出好作品的她,拍出的影视剧看不出努力过的痕迹,依旧是让人诟病的瞪眼与面瘫。

甚至在出演的《孤芳不自赏》时,被网友发现,拍摄大部分镜头,都是靠着替身和后期抠图完成的。

无怪乎有评论直言,Angelababy只适合美美地在跑男里撕名牌。

孔子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运气与机遇的关系,更类似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要想维持住这份幸运,关键是肯拼命,不惜命。

所以,像Angelababy这样,既不肯吃苦,又想要好名声,最终只能坠入深渊。

我记得陈道明曾经在谈到当下某些年轻演员时,很痛惜地说道:

“我觉得问题不出在他们年轻,也不出现在貌美上,是他们没有正确的职业观。现在动不动什么手破了,哪儿摔伤了,什么冬天在水里头,夏天穿着大皮袄,变成了一个演员的功劳。

人家清洁工早上4点起早,你还在被窝里,怎么说呢?你的职业就是这个,然后还把它当做敬业。你演员就应该吃苦,就应该吃这样的苦,你拿的就是这份钱。”

作为一个演员,拿出一部令人信服的代表作,是堵住悠悠之口最好的方法。

而不是像Angelababy这样,在被爆出抠图演戏之后,搬出“怀孕不方便”来搪塞。

苦情牌打多了,只会沦为笑柄。

一次两次的失误,或许观众可以包容;但是长期的不敬业,消耗的只会是大众的耐心和理解。

在《奇遇人生》里,还剪进了一段意味深长的小插曲。

在一家小中餐馆,老板认出了Angelababy。

当问及对Angelababy的印象时,老板的回答只是几条不疼不痒的八卦。

是的,除了八卦,Angelababy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

这一点,对于一个演员来讲,是极具讽刺意味的重击。

在我看来,Angelababy像极了口嗨型选手,过足了嘴瘾,可行动上却衬不起野心。

你可以不努力,但你不能不敬业

身体不适这个幌子,真的不能算是一个光彩的借口。

同样是身体不适,在第三期节目里,到北极淘金刘雯,却凭借自己的独立坚强,赢得了一致好评。

在前往北极的船上,刘雯出现了晕船的症状,不同的是,她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地回到船舱休息一下。

可能是对自己影响到拍摄的愧疚,刘雯在节目里说了不下二十次的抱歉。

这个T台上气场十足的超模,自然随性,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她自己扛起来福枪,拉着笨重的橡皮艇,真实感扑面而来。

Angelababy,请你敬业一点

可以说,刘雯展现了最真实的自我。

这跟遇到小挫折就放弃的Angelababy,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也让Angelababy在第一期节目开始时,用来标榜独立女性人设的那句:“15岁就出来工作,习惯了靠自己”,显得格外讽刺。

有时候,真实的感动,比一味做作的煽情,更直击人心。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刘雯与Angelababy口碑两极化的原因。

其实,在节目里,总导演赵琦就很不客气地点出了Angelababy的不足,一针见血。

“你很容易打退堂鼓,这样不好,你们为什么每天都要搭车去追他,你们是来骑行的还是来搭车的呢?”

可能,一开始的时候,Angelababy理解的骑行,只是简单地骑自行车兜兜风,拍几段唯美的视频,然后通告结束;

但她想不到的是,这次骑行需要花上5天,去到420公里外的温哥华。

虽然,从疼痛的角度来说,Angelababy的罢工情有可原;但是,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显然谈不上敬业。

在我看来,既然Angelababy决定陪着老人完成骑行,至少在拍摄的时间点里,努力装得敬业一点,最起码给观众留下些许好感。

设想一下,假设Angelababy在短暂修养过后,选择继续坚持骑行,那网友的评论的画风,又会是怎么样?

或许有人会说,我的想法过于直男,完全不懂一个生理期女性的痛苦;

但是,你接下了节目,就要有敬业的意识,这是态度问题。

Angelababy在节目里说,自己错过了很多风景。

可她错过的何止是风景,还有让自己强大起来的转折机遇。

想要成功,就要敬业地打破舒适圈

要想成功,就要打破舒适圈,走出去,这是成功的唯一定律。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讨厌Angelababy这个人,而是看不惯,一个不敬业的人,仅凭借一张好看的脸,就能收获高片酬。

这对于那些努力工作了一辈子的普通人来说,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人,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却还在心安理得地找各种原因搪塞过去。

这才是最不能原谅的。

也在最近,央视的主持人大赛正在进行,那个出口成章的董卿,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46岁的董卿,外界对她的评价极高:腹有诗书气自华,知性,优雅,学者。

她的人生正是别人眼中的黄金履历。

2004年,董卿连轴转地主持了13多场青歌赛,开始走入观众的视线;

2005年,第一次挑大梁主持春晚,她的才华打动全场;

2015年,她制作了自己的第一档节目《朗读者》。

这样的履历摆出来,看上去董卿的人生顺风顺水,一路高歌猛进。

但只有她知道,成功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堆积出来的结果。

董卿自己说过,成功的人就是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

青歌赛准备期间,董卿从早上7点就坐在书桌前,一直看到晚上一两点,饿了硬扛着喝口水,急了上个厕所。

2007年,事业正当红的她,打破央视带给她的舒适圈,毅然出国修学,充实自己,两年后,重新复出的她,制作出了一部高而不冷的《朗读者》,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知性美。

董卿的成功并非没有道理,进央视是她的机遇,但是成为一姐却是她的实力与敬业使然。

说错词,会内疚几天;说错名字,回家呆坐反省一下午。

这是态度,也是敬业。

努力造就了一个完美的董卿,这些也都是Angelababy模仿不来的。

成功的过程,没有捷径,这个节奏加快的时代,成功看上去触手可及,但随之而来的代价是,你落幕的一天,来得也格外早。

只有像董卿这样,对每一件事都拼尽全力的人,才会被长久眷顾。

最后,我想用徐玉坤老人在节目中,说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要爬十层楼,如果你只拿出十层楼的劲来,那你连十层都爬不了就没劲了,但你要是拿二十层楼的精神去爬,那最后这十层楼也就完成了。”

成功或许有运气的成分在,但没有人能够随便成功,你想要什么,就要努力去争取。

毕竟,人的所有底气,是靠努力和对职业的敬重感衬托出来的。

你还不够,还要努力很多年。


文:Chen

本文系《家庭》杂志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改编,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K3Gb24BMH2_cNUgwf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