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问题,却又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无法抗拒。当年龄逐渐增大,一些岁月的痕迹就已经开始显露,或者是皱纹增多,或者是白发苍苍,或者是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又或者是记忆力开始衰退了等等。这些都是人生需要经历的事情,只不过或迟或早而已。那么,到底什么年龄才算是老人呢?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们也就一直把70岁的人看做是老人。自古以来,也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寿命也就逐渐增长,关于老人的定义也有了新的说法。世卫组织就给各个年龄段的人,进行了划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世卫组织看老人下了定义,原来这么年轻就已经老了
在关于年龄段的划分上,世卫组织综合多个因素,给做出如下判断:年龄低于44岁的人,属于青年人;年龄在45~59之间的人群,属于中年人;年龄在60~74之间,属于年轻老人;在74~90之间,属于老人;大于90岁的人,属于长寿老人。
从这个年龄段来看,44岁之前还属于青年人,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但是60岁就已经步入了老人,很多人就难以接受了。尽管对于老年人的划分,分为年轻老人、老人以及长寿老人三个阶段,可毕竟都是老人。想来,谁都不愿意去归入到老年这个行列吧。
而在我国关于老人的划分也就更难让人接受了,按照退休年龄来算,女性在55岁就已经开始退休,也就步入了老人的行列;男性稍微晚了五年,则是在60岁。如此年纪,就已经被划归为老人,你能接受吗?
其实以年龄划归老人的标准,只不过是为了好区分和统计而已。真正意义上的老人和年轻人的区分,更应该是看身体机能以及心态。
简单来说,如果60岁以后依旧身轻如燕,走起路来十分健朗,心态也很好,还默默地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那自然也算是老人。相比于一些不爱运动的年轻人而言,身体机能可能更好一点。故而,也就没有必要和别人去拼年龄了,而是应该拼拼习惯。
想要六十也不显老,怎能少了使人年轻的习惯?
每天笑眯眯:有人只是以为微笑,可以改变人的心态,使人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这就有点小看了微笑对人体的影响。经常微笑的人,脸部肌肉收缩的频率也比一般人高,脸看起来也就比较年轻。与此同时,微笑还能促使血液流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延缓衰老。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事,笑眯眯的面对,总是比板着一张脸好多了。
晚上早点睡:睡眠不好,精神状态也就容易受到影响,内分泌也会变得不稳定。如果每天能够在晚上10点左右,进入梦乡,保证充足的睡眠,就可以让肝、肾等得到休息和自我修复的机会。一觉醒来后就会发现,精神特别好,比起早上昏昏欲睡的年轻人,也更显得年轻。
早晚多散步:对于60岁的老人而言,不建议做比较剧烈的运动,毕竟关节已经逐级开始退化。此时就可以选择散步,这种锻炼量比较好的运动。可别小看了散步,既可以调节心情,也可以促进消化,养护肠胃。经常散步的人,胃口也会比一般的老人要更好,吃嘛嘛香。
可见,衰老也不可怕。若是换一个心态去面对,按照以上的方法生活下去,六十乃至于七八十也不至于显得苍老,年龄又能奈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