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战疫 党旗在一线飘扬 | 与“数据”为伴,为您织就一张“安心网”

2020-02-22   金湾发布

“疫情期间,我多做一些,也许市民能少出一趟门,减少接触……”

“希望通过大数据,让我们的防控工作做得更到位。”


他们是为“防疫”连夜奋战的政务管理员,他们是织就数据“安心网”的信息数据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打通“网上办事”环节壁垒,只为您能少出一趟门

“叮铃铃……”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来,接起电话的是金湾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年轻党员梁伟杰,他正在与同事讨论程序“数据”问题。

今年的春节,对于梁伟杰来说,的确有点不一样。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需要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针对疫情形势,转变办事方式,给全区人民带来更加便捷的办事体验,而梁伟杰义不容辞地加入其中。

为了鼓励市民网上办事,减少现场接触,梁伟杰面对的第一个大任务就是打通“网上办事”的环节壁垒,完善网上办事各环节信息数据。

每天,电脑上密密麻麻的事项代码、要素清单,可以说是他的“亲密伙伴”,流程设置、业务设计、传输路径是他反复研究的工作。

梁伟杰说,目前还有少部分业务的办理是需要现场提供材料的,但是为了让市民减少接触,在预约服务时,他都会劝群众尽量选择材料双向快递,或等疫情过后再办理。

优化网上推送的各个流程环节,梁伟杰与同事们确认执行

这天一大早,梁伟杰一如往常地走进了单位,很多的“邮政快递”已经忙碌地运作起来。

梁伟杰说,像食品经营业务,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全流程网上办理了,市民办理的时候在系统上填写申请、提供资料、附上地址,我们就能将办好的相关证照邮递给他们,实现无接触办理。

梁伟杰与同事们进行信息化巡查工作

每天的信息化巡查也是梁伟杰工作的一部分,这些个“老朋友”们今天状况怎么样,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他都必须第一时间知晓。

除了与“机器”、“数据”打交道,疫情期间每一个人都成为了防控“宣讲员”、“引导员”,而梁伟杰也不例外,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张贴“防疫”宣传海报,会在现场引导市民如何尽快办理业务。

梁伟杰正在张贴“防疫”宣传海报

整整一个春节,梁伟杰都活跃在自己的岗位上,哪怕休息日,他也是电脑随身处理问题。

梁伟杰说:“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员,也只是在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的党支部书记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我的同事们也坚守岗位,我应该也必须向他们靠拢。”


用“数据”为您织就一张“”安心网

说到“数据”、“代码”,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太过遥远而陌生。但是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却是无处不在,为我们排查着隐患,守护我们安全。

张智,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这个春节,他着实是“宅”了一把,宅”可不是待在家无所事事,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家中,张智总是牢牢的盯着电脑,研究着数据,并和他的同事们为我区居民织就了一张大数据“安全网”。

金湾区防疫信息管理平台,就是出自张智和他的同事之手,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如何掌握信息,如何监控人员,如何有效做出科学预判,“数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张智说,春节期间,在短时间内上线疫情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化小组的同事们联合珠海迈科智能公司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面对一串串代码,终于使得平台上线运作。

张智与同事们开会研究平台上线事宜

区防疫信息管理平台出来了,下一步就要输入数据,统计数据,研究数据。到目前为止,平台已统计我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建筑工地和社区等人员的健康信息近10万条。

面对这些庞大的数据,张智又有了新的难题。张智说,在近10万条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是“错误”信息,何为“错误信息”?就是民众在填写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填报错误。

张智与同事对平台数据进行校对中

比如有的人会把自己的年龄填写成100岁,有的人会填写无效的户籍地址,而这些又无形中给张智带来新的压力。他和他的同事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清洗、比对,然后再致电当事人重新填写。

这几天,张智又开始忙活起“人体体温红外快速筛查预警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也是他和同事们新开发出来的,通过红外测温摄像头,利用热成像技术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非接触式监测和数据采集,目前,区市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已装置。

人体体温红外快速筛查传送回的画面

张智说,2020年的春节,真的有点不一样。他笑称自己度过了一个“烧脑”的假期,但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也在用自己的力量、不一样的方式,守护大家平安。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支部是一个大家庭,而像梁伟杰、张智一样默默坚守在一线的党员还有很多。也许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让“党旗”飘扬在防“疫”一线,让党员本色永不褪色!


采写 | 区新闻中心 付玥

图片丨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