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全能主持成长综艺《我是小主持》的现场,迎来了最懂孩子的观察员——三位深耕基础教育多年的杭州名校校长。
他们分别是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校长黄燕明。
左一为黄燕明校长 左二为唐彩斌校长
右一为俞国娣校长
舞台上,三位校长与小主持们亲密互动,在一问一答间,引导小学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增加了节目的维度与深度。
录制结束后,我们特别邀请三位校长,从“小主持”扩展开来,一起聊聊“艺术教育”这件事。
本期校长专访的嘉宾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总校长黄燕明。
黄燕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
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总校长
黄燕明校长教学经验丰富,曾任杭州拱宸中学副校长、杭州树兰实验学校校长、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校长,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校长。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黄燕明老师是杭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杭州市语文教研大组副组长、浙江省“中语会”理事、杭州市“中语会”副会长。
艺术教育Q&A
Q: 今天来到《我是小主持》的现场,看完小学员们的表现,有什么感触吗?
A:我感触最深的第一点就是这群小学员的“自信”,我发现现场所有的孩子都很镇定和自信;第二点,他们的语言表能力非常强,无论从语音语调、表情动作还是节目内容的设计都很棒;第三点,这些小朋友的学习能力都很强。班主任向我们介绍,这些节目很多是小朋友自己准备的,像李白杜甫的故事,我觉得这都体现了这群孩子的学习能力。
Q:那有没有哪个学员的表现让您印象深刻?
A: 我印象最深的小学员是刘贝诺,她吐槽妈妈的那个节目讲得真棒。既搞笑又流畅,模仿得惟妙惟肖,让我印象很深。而且她在辩论环节中表现也很好,一个8岁的孩子能反应这么快,在舞台上自信大方,我觉得很棒!
Q: 您认为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
A: 首先当然是语言的要求,其次我认为还有在舞台上展现出的台风,对自己自信,当然更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因为在主持时会面对各方面的东西。
Q:您认为《我是小主持》的舞台会对这群小学员有怎样的影响?
A: 在我看来,《我是小主持》这样的舞台会让这群孩子终身受益。在这样大的舞台上有过这样的体验之后,他们在学校的舞台,在班级在家庭里都会更有信心,更敢表达,也更善于表达。
Q:能不能介绍一些您所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在语言表演领域的情况?
A: 我们学校也有非常优秀的小主持,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签约小记者。我们学校的节日也很多,每个节日也都会有很多的活动需要学生担任主持人。
虽然采用固定的人选,学校会很轻松,但这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所以我们坚持不用固定的学生主持,而是不同的学生轮换来尝试,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Q:学校面向国际,那么在与国际的学生接触交流中,您观察到的中外学生的差异?
A:我观察到的最大的差异就在于自信心。我们学校的孩子有许多跟国外孩子交流的机会。其实学习成绩也罢、才艺也罢,我们的孩子都不会输。但每次到展示环节,老外的孩子都很自信,尽管内容并不成熟,但我们的孩子会推推搡搡,自信心很不足,但现在也有在改善。
我个人很喜欢看体育,我观察到一些类似的情况。外国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往往侃侃而谈,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就会显得有些拘谨,不太爱说话,当然最近有一些变化了。
Q: 从语言艺术展开到更广的艺术教育,您怎样看待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A:艺术教育也可以说是全人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除了艺术专业能力的提高,艺术教育对一个人整体的精神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的提高,甚至是文化课的成绩都是有帮助的。
现在的教育体制重视刷题,艺术教育对人成长潜移默化的作用被忽视了,我个人非常建议学校多开展艺术活动。
Q:在您的艺术教育实践中,您对于艺术教育有没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A:艺术教育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观察到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变得更加开朗,也会体现很强的组织能力,我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
Q: 学校的艺术培养的目标是?
A: 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主要面对的是出国,所以我们在艺术教育实践中,除了培养艺术技能,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相应的组织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于2017年9月正式开学,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小学、初中、 高中。
学校秉承“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精英。
学校每年都有艺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艺术才华,培养审美能力,每个年级都有四大类上百门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