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网络的巴黎圣母院新塔尖,是一对中国小情侣“抽空”设计的

2019-08-09     艺教新周刊

距离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个月。

巴黎圣母院的代表塔楼和尖顶被大火吞噬的画面至今仍然刺痛着巴黎人民的心。

大火烧毁的不仅是这座经历近800年风雨的建筑杰作,更是那些铭刻于建筑上的历史、艺术、甚至是许多人的回忆。

大火过后,法国总理菲利普立刻宣布重建,还提出要在国际范围内举办竞赛,征集巴黎圣母院塔尖重建的最佳方案。

全球设计师们开始踊跃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一些大公司也着手组织起了“巴黎圣母院重修方案竞赛”,以征集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巴黎圣母院未来模样的解读与期待。

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独立出版公司GoArchitect所举办的设计竞赛——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

从6月初开始接受设计师的参赛作品,GoArchitect收到了来自56个国家的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的226项方案。

这场竞赛主要以关注着巴黎圣母院重修方案的人们和杂志读者的投票为评判标准,把决定权交到了大众的手上。

最终,作品“巴黎心跳”(PARIS HEART BEAT)获得3万+的投票,拿下冠军!

值得骄傲的是,冠军作品“巴黎心跳”来自两位中国设计师蔡泽宇和李思蓓。

这两位中国出身的设计师用怎样的设计感动了世界呢?

“巴黎心跳”

蔡泽宇和李思蓓的设计方案名为“巴黎心跳”。

他们讲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分为三部分。自下而上,分别为镜面屋顶(mirror roof)、城市万花筒(city kaleidoscopic)和巴黎时间胶囊(Paris time capsule)。

在他们的设计中,这三个部分都将以镜面材料重塑。

横截面积最大的镜面屋顶会不断映射巴黎城市的风景,每时每刻,建筑都会有不同的模样。

在这样的设计中,建筑、城市和时间建立起了无比紧密的联系,也为整体设计营造出一种新鲜而深刻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大设计则更体现出两位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在四个月前的大火中,巴黎圣母院代表性的玫瑰花窗也被烧毁。

为了纪念曾经无比美好的花窗,两人设计出“城市万花筒”,作为一个全新的、现代的花窗。

塔尖内部使用了镜面发射的设计,创造了一个万花筒。

光线透过这些鲜艳的玻璃窗,自然而然地被带上了颜色以及阴影感。

全新的设计充分诠释了巴黎圣母院玫瑰窗的美。

最后,我们来到整个设计最大的亮点,最顶部的“巴黎时间胶囊”。

两位设计师在尖顶的最顶端部分用了磁悬浮的技术,使顶部漂浮在空中。

不仅如此,这个时间胶囊还可以有节奏的上下移动,宛若这个城市的心跳。

这个顶端每半个世纪会开启一次,故称为时间胶囊。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有一次,也仅会有一次看到时间胶囊打开的盛景。

在这里,人们回忆,人们忏悔、人们祈祷。

在两位设计师的介绍中,新尖顶将作为宗教标志,代表了人类的记忆、存在,为人们带去信仰和希望。

不得不说,重塑的每一部分,都被这两位设计师赋予了回顾历史,折射未来的意义,承载着巴黎这座城市的变迁。

历史和未来的巧妙连接,正是他们心中新巴黎圣母院该有的感觉。

这样看来,新的巴黎圣母院将在镜面中反射出巴黎美景,其顶端还将有节奏地跳动,还有什么名字比“巴黎心跳”更合适的呢?

这个设计不仅是得到了投票人的认可,更是被不少业内媒体称赞:“获奖作品为巴黎塑造了真正的心跳”。

神仙设计背后的神仙设计师

精彩的设计背后,是两位怀抱理想的优秀年轻设计师。

而让我们羡慕嫉妒的是,这两人还是一对情侣。

先看看他们的个人履历。

男生蔡泽宇1992年出生在杭州,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后前往康奈尔大学深造,目前就职于美国SOM建筑事务所。

女生李思蓓来自北京,比蔡泽宇小两岁,大学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目前也在美国SOM建筑事务所工作。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建筑设计界是什么地位呢?我们外行人可以从这些新闻里略知一二。

这么年轻就能进入世界排名如此靠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他们的实力不证自明了。

在感叹他们优秀之余,小编也借机了解了这位来自杭州的高材生蔡泽宇的成长故事。

蔡泽宇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是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的党委书记。

“他从小就对自己有一套完整的规划,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蔡书记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蔡泽宇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小学就读于求是小学,初中就读于文澜中学,高中就读于学军中学。

“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各科成绩都很优秀,高中时期,成绩稳居班级前三,年级前五。”他高中班主任刘武林回忆说。

他的理科素养高,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和运用能力很强,同时,又认真勤奋,做事很有条理,高三时便取得了物理竞赛浙江省赛区一等奖,也因此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除了成绩优秀,蔡泽宇还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球员,曾带领全班拿下了年级篮球联赛的第一名。他的绘画功底也很好,在高中时他会参与班级黑板报的制作。

听到蔡泽宇获得了此次设计大赛的冠军后,班主任刘武林说:“很为他开心,但他取得这种成绩,一点也不意外,他一直都很优秀。”

真是一路优秀啊!

神仙设计师的建筑情怀

看完他们的新闻,最让小编惊讶的是,这次的冠军作品还只是两人“抽空”做出来的。

蔡泽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能得到这次设计比赛的冠军,他和李思蓓都很吃惊。

”因为平时两人要上班,他们只能利用周末和工作日下班后的时间,一次次进行头脑风暴并进行分工合作。“

蔡泽宇透露,两人都对巴黎圣母院有着不一样的情结,这也是他们能设计出如此有温度的作品的原因之一。

蔡泽宇在童年时期就曾被巴黎圣母院的恢弘所震惊,而在欧洲实习期间更是专程前往膜拜,李思蓓在欧洲的志愿工作期间也曾参观过巴黎圣母院。

尽管两人参观巴黎圣母院的年龄、年份、故事背景都不相同,但都留下了很多相似的感触。

两人都被它那极具专业性的比例、巧妙的照明以及空间设计所震撼。同时,也被圣母院那宏伟、优雅和宁静的氛围所感染。

在火灾发生那天,两人看着塔尖倒塌的视频,心痛不已。从那时起,他们就在心里构思起自己心中新的塔尖的模样。

从他们的设计方案里,我们也能看出两人对这座建筑投注的深厚情感。

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

虽然是一次非官方机构主办的设计大赛,获奖的设计方案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但两人合体呈现的神仙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建筑设计表达的创意和深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WAZkmwBvvf6VcSZWN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