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次少一次!我们翻遍泉州,终于找到了这家仙草

2019-08-19   微泉州

一间不知何时就存在的平屋

一双熬仙草熬了七八年的手

泉州头也不回的更迭和发展

是不是也被遗忘了些什么呢

没有详细地址,没有任何路引,我们凭着粉丝们提供的简单线索,在天后宫旁兜兜转转,好不容易才找到它。我们俩在店前傻站了一会,还是店里的爷爷打破沉默——

“啊啊,这个5块@#%#,好吃”

“爷爷,你说什么?”

“@#¥!#¥……”

很吃力的闽南语+比动作+普通话沟通了十分钟之后,我们才确定老爷爷耳朵不好,不好到几乎没办法接受我们的采访。正当我们觉得遗憾要离开时,爷爷的老伴才匆匆回来…

嘿,好久没有遇见你。

爷爷62岁,奶奶58岁,都是泉州本地人,有两儿一女。三十多年前结婚,开了这家小店,这条路旁边拆迁了又重建,却唯独忘了他们这个角落。

仙草是爷爷奶奶,还有92岁的老母亲一起完成的。用的还是烧干柴的老灶台,每天生火,烧水,熬制仙草,一站下来都要几个小时。

“辛苦吗?”“没有什么辛苦,都习惯了。”

吃起来很Q弹,很清凉。这么质朴又口感好的烧仙草,我竟然好多年都没有遇到过了。

“有的仙草里加蜜,但蜂蜜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也不知道买到好的坏的,以前到现在一直都是加冰糖水喝的,亲手把关的东西,幼童一样能喝。”奶奶眨眨眼睛,脸上挂着笑。

时间啊,怎么不等等我们。

殊不知这个年代,并不是把自己揉搓好了,就有好的回报。一开始这还算繁华街区,后来似乎躲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后,仙草和食杂店,都算被这个时代遗忘了。本来想等天气热了把仙草搬到路口去卖,但是人突然就老了,腿脚不利索了,爷爷耳朵听不到了。

辛弃疾说过,“莫避春阴马上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你说要等春天放晴了才出去骑马,结果春天每天都是阴天。楼下是小店,楼上是住屋,他们一辈子就在这里。

在这一行久了,常听正宗二字。其实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正宗食物,只有我们是否拥有对食物的共同记忆,仅仅如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泉州人爱喝的东西,

从甘蔗汁仙草水变成了奶茶咖啡,

爱吃的从面线糊变成了西餐日料。

我常常感叹一些古早味早已消逝。

惋惜,但发展是必然;

庆幸,有这么一些人默默坚守。

店名:南门阿才老铺

地址:万寿路135号(天后宫往李贽故居方向)

编辑 | 小酸

摄影 | 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