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还牙!伊朗向美军基地发射导弹,这波报复该如何解读?

2020-01-08   熊熊讲武

2020年1月8日,驻伊拉克美军阿萨德军事基地遭到了攻击。

最初的报道是该基地遭受了“至少9枚火箭弹”的攻击,如果仅仅是火箭弹的话,其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就有这个能力。

但随后伊朗官方媒体证实,袭击是该国主导的,而且发射的不光是火箭弹,还有导弹;另外数量不是“至少9枚”,而是“数十枚导弹”。

袭击的也不仅仅是一个阿萨德基地,还有另外一个美军基地。

伊朗导弹发射

据称伊朗此次攻击的代号为“苏莱曼尼”,意指为1月3日凌晨被美军杀害的苏莱曼尼将军复仇。

目前,美伊两国尚未宣战,因此并没有处于法理上的战争状态。

但是一个国家的正规将军被另一个国家“斩首”,而这个国家的正规军队使用导弹袭击另一个国家的军事基地,其实已经是战争行为了。

尤其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一个国家的正规军队向美军基地发起攻击,这恐怕是第一次。

但是这一波貌似强烈的报复,其战果却非常微妙。

根据目前的信息汇总,伊朗至少发射了15枚导弹,其中5枚袭击的是伊拉克北部埃尔比勒的美军基地,这波袭击中4枚导弹偏离目标,仅有1枚打在了目标区,据说还被拦截;另外10枚导弹袭击的是驻伊美军的阿萨德基地,命中了基地内没有美军的区域。

美国方面的消息是这些导弹造成了美军基地中少数伊拉克人的死伤,美军没有伤亡。另外有消息称导弹击毁了1架美军飞机。

伊朗方面的媒体称此次袭击至少有80名美国军人被杀、200人受伤,另有大量的无人机和直升机被摧毁。

综合目前情况来看,伊朗的这个战果数据其实是给国内民众看的,其这次的导弹袭击姿态大于战果,美军的确可能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没有伤亡(也可能有一定伤亡,但不会太大,这个有待接下来新的消息公布)。

于是就有朋友评论,伊朗的导弹也太差劲了吧,一个美国人没打死,这报复行动也太水了。

驻伊拉克美军

但是笔者综合目前信息判断,没有打死美国人恰恰是伊朗当前形势下做出的最优选项,对伊朗来说,没打死,比打死其实是更好的局面,虽然伊朗的媒体不能这么宣传。

1月3日,苏莱曼尼将军被美军无人机“斩首”后,伊朗即宣称报复。当时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作出判断,伊朗不会进行特别激进的报复方式。

但从如今已经证实的消息来看,伊朗选择了激而不进的报复方式,既对外显示了其强烈报复美国的姿态,但也尽可能去控制报复所带来的不可知后果,并没有以大量杀伤美国人为报复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伊朗导弹的精度上来说,射往埃尔比勒方向的5枚中有4枚导弹偏离,这其实是较老式的导弹,精度本来就不佳,偏离是正常的,那枚没有偏离的才是不正常的。

而射往阿萨德基地的10枚导弹属于其较新式的法塔赫313导弹,其是从法塔赫110系列导弹发展而来的,具有500公里的射程和500公斤的战斗部,且打击精度尚可。

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试验场景

之前,也门的胡塞武装就频繁使用近程弹道导弹袭击沙特联军,且多有斩获。而胡塞武装的导弹多与伊朗有关,后者手中的导弹曾远程奔袭叙利亚的目标,是经过实战检验的。

如果伊朗真的以杀伤美军为目的的话,那么这些法塔赫313导弹就直接往美军所在的区域砸去了。

美军阿萨德基地

经过处理后的图像

甚至在目标选择上,导弹如果砸在了美军驻巴格达使馆,肯定能造成不小的死伤。而不是选在了面积广大、周边空旷,而且居住和跑道设施非常明显的阿萨德基地。另外也不会在另一个目标上选用了命中全凭运气的老式导弹了。

从伊朗官方的反应也对得上。

伊朗外长扎里夫8日表示,伊朗不寻求局势升级或战争,但伊朗将捍卫自身免受任何侵略。

另外伊朗表示,报复行动已经结束。但美国如果再对伊朗进行打击的话,伊朗下一波导弹将袭击美国在西亚其他国家的军事基地。

如果我们将美伊之间的状态视为是回合赛的话。

美国“斩首”了伊朗的苏莱曼尼将军,伊朗对美军基地强烈但不刻意杀伤人员的导弹攻击就是回应。如果这些导弹真如伊朗那家媒体所属杀伤美军至少280人,那么美军第一时间至少要打几枚导弹做回击的,而特朗普也不会继续安心睡大觉的。

接下来就看美国如何回应了。

美国五角大楼

美国目前尚且没有明确表示要报复的消息,我们先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对之前的一些判断进行修正。

之前笔者曾判断,伊朗苏莱曼尼之死与核心情报外泄有关。

但随后公开的信息显示,苏莱曼尼此行的确不是为了策划袭击美国人的,而是与沙特进行接触缓和关系。伊拉克是中间人,而且其总理不仅知情,还有与苏莱曼尼会面的安排。

也就是说,苏莱曼尼此次巴格达之行并非是秘密行动,而是公开的国事访问性质。

正大光明地出使,显然不需要保密,但美国却对这样的人实施了“斩首”行动。

因此从法理上来说,美国实施了“国家恐怖主义”。因为事发突然,美国的盟友都表示震惊和反对,美国军政界对特朗普这一行为也是极为惊诧。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就限制特朗普在伊朗问题上的战争权力决议案进行投票。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件事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促使特朗普下令的,五角大楼尽管给出了这个选项,但没想到特朗普真的拍板了。特朗普自然也不是单纯地脑子一热就下令的,而是考虑到了2020年的选举情况,展示自己强硬的一面总归没有坏处,但这要建立在伊朗吃哑巴亏的前提下。

1988年,美国军舰曾击落伊朗客机,此前的海上冲突中,美军也击毁了部分伊朗舰艇

特朗普为什么敢笃定伊朗不猛烈回击呢?其实这是建立在在非接触性作战中伊朗处于弱势的大前提之下的,这个判断笔者也曾做过。

甚至特朗普还声称将袭击伊朗52处目标,其实也是威胁伊朗不要回击。

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知道,特朗普的这个决定既不是美国军政界统筹策划之后的行动,也不是与盟友商讨通气后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起意,临时决定实施“斩首”行动的。

通常情况下,实施这种打击,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在中东地区的美军要有足够应对伊朗反击的能力。

但是,目前的信息显示,美国在相关地区的驻军只有1个航母编队、空军约70余架战机、2个陆军作战旅,以及最近增调的数千名士兵。

尽管美国在中东有预置装备库,通过战略运输机可以很快部署大量部队,但很显然这个配置不是应对大规模战争的,而且因为“斩首”苏莱曼尼的行动是几天前才拍板的,相关地区美军的战备也不一定能完成。

在巴林的美国海军第5舰队司令部

另外,伊朗目前的形势不允许其进入战争状态,所以伊朗在报复时没有以杀伤美国人员为主要目标,是极度克制的。

我们在看到这一点的时候,也应该想到,美国目前的局势也不允许其实施一场大规模战争。

尤其前面已经提到了美军目前在相关地区的兵力部署情况,其只能发动有限的报复行动,而无法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另外,美军目前能抽调的航母战斗群很少,也不足以凑齐对伊朗发动国战级的军事行动。

关键的一点,美国现在并不想再被中东的一场常规战争拖住后腿,如果再陷进去了,等美国抽身出来的话,恐怕天下局势就大变了。

当然了,伊朗同样不想与美国陷入长期国战,因为其固然可以将美军拖住,但自己也会打烂。

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伊朗选择了当前的这种报复方式,尽管在媒体宣传上宣称的“战果”很大。

这种报复方式虽然伊朗尽可能去克制了,但在决策前谁也不能保证真的就没给美军造成杀伤。而且即便不给美军造成杀伤,也是袭击美军基地了,也不能保证美军就不会进行报复。

所以伊朗做出这样的决策其实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但既然这样做了,必然也不能是白给。

首先,伊朗出师有名,这一点是谁也反驳不了的。

伊朗正规军队的将军在伊拉克进行公开的活动,且所在国家完全知情。美国在一个主权国家领土上公开杀害了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将军,这是违反国家规则的。

目前即便是美国的盟友,都没有谁敢坚定站在美国一方。伊朗进行报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之前大家怀疑的是人家敢不敢的问题,而不是该不该的问题。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本来就天经地义。

而且伊拉克议会已经通过了不允许外国军队继续在伊留驻的决议,伊朗袭击在伊拉克的美军基地,虽然有侵犯伊拉克主权的意味,但打击的却是美军,伊拉克民众必然是欢迎的姿态,军政界也不会多说什么。

其次,伊朗的打击行动规模宏大。

仅据目前的消息来看,其发射的导弹就有数十枚之多,是弹道导弹饱和攻击式的打击方式。没有干掉美军的战果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但美军自己比谁都清楚,如果这些导弹要是砸在了美军居住区或是美国在巴格达的使馆,或者是美国在西亚的其他军事基地,会意味着什么。

美国在西亚的军事基地

根据美军目前在西亚的部署状态(这个前提很重要),伊朗大规模导弹袭击的话,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恐怕是难以应对的。

而伊朗攻而不杀的这种报复行为,既显示了自己的勇气和能力,另外也没有过分刺激美军,是给了美国台阶下的。

接下来,反倒是美国不好办了,因为无论美国反击与否,在战略层面赢得都是伊朗。

从伊朗国内来说,苏莱曼尼是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元老,是现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亲密战友。其在军政、宗教界的影响力很大,当然关系网也很庞大。

苏莱曼尼之死首先从情感角度来说就让伊朗部分领导人极其悲痛,另外如果不对苏莱曼尼之死做出回应,谁又敢保证下一个死的不是自己呢?

从伊朗民众角度来说,几个月前的民调显示苏莱曼尼在伊朗的受欢迎度极高,有超过八成伊朗人对其持赞同态度。

而且从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无论是在两伊战争还是之后的伊朗对外活动中,苏莱曼尼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伊朗是传奇人物。

苏莱曼尼将军的葬礼

这样的人在公开活动中被美国“斩首”,无疑激发了伊朗人极大的愤怒,对美国的强硬反击可使得伊朗内部凝聚力更强。

从国际上来说,伊朗是反美的标杆国家,就中东地区来说,伊朗近些年经营的什叶派之弧已经颇有成效。

如果伊朗对美国强硬反击,那么其国际地位和声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是提升的前提是伊朗还活着。

伊朗需要的是既强烈反击美军的姿态,但最好不要给美军造成极大死伤的战果(美军要真死伤280人,那么大规模战争是必然的),这样既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又不容易引发美国的强烈反应。

敢于直接攻击美军基地,造不造成伤亡其实都已经给伊朗赢得巨大声誉了,毕竟这么多年了,伊朗还是头一个这么做的。

当然了,美军不再继续反击只是伊朗的一最佳种设想,其必然也做好了应对美军打击的准备。美军如果在接下来可能的报复行动中给伊朗造成实质性损失,那么伊朗接下来炸的就不是人少的美军基地了,才是真正动真格的时候了。

当然,正如美国判断伊朗不敢还击是因为美军实力强大一样,伊朗之所以敢冒着风险进行这样的还击也是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的。

其实不光美国心里清楚,大家也都清楚,现在美国与伊朗全面交战的话,伊朗固然可以被打坏,但是美国的国运可能就打没了。

伊朗地形复杂,会削弱美国空中打击的效果

如果美国不跟伊朗打国战,那么伊朗就能活。因此接下来,美军可能会继续攻击伊朗目标,但是国战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可能会进行调停,以给双方台阶下,毕竟这边打起来的话,必将影响世界能源市场,对很多国家是不利的。

在可能的导弹互袭中,美国在战果上大一些问题不大,伊朗可能会吃点亏。因为美国不能深陷中东,因此战术上占便宜后可能就会顺着国际调停的台阶下坡。

伊朗也不会继续死缠烂打,因为战略上获益的是伊朗。

美国有限规模的打击是伊朗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但是世界都会看到美国的狼狈和霸道,美国人在道义和人心上已经输了。

而伊朗尽管战术上可能吃亏,但敢于对美国强权抗击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既团结了国内民众,又稳固了其什叶派老大的地位,更在全球鼓舞了抗击美国强权人们的信心。

山体工事内部的伊朗导弹部队

这指的是美国反击的情况,如果美国就此打住了,那么可能两国连下一轮的导弹互殴都不会有。

当然了,美伊两国的敌对状态还将持续,而且斗争会更尖锐。

美国对伊朗的政治颠覆和经济制裁会变本加厉,而且伊朗在海外活动的革命卫队人员危险系数将升高。同时,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还会继续施加,驻伊美军甚至整个驻中东美军的危险系数也会增强。

但不管怎么说,美国想要从中东全面抽身而出,是不可能的。其即使不与伊朗全面开战,也要被伊朗构建的什叶派之弧钳制相当大精力,这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不算一件坏事。

作者注:以上仅仅是根据发稿前所知的消息进行分析的结果,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后续更多消息公布后,上述结论未必正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