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15式坦克高原练兵:外形紧凑配置高,机动性能很强悍

2020-06-13   熊熊讲武

原标题:官宣15式坦克高原练兵:外形紧凑配置高,机动性能很强悍

我们知道15式坦克是一款极具特色的轻量化主战武器,早在几年之前,该坦克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而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中,沙漠涂装的15式坦克正式公开亮相,其紧凑的外形,帅气的身姿十分引人瞩目。在当时对战士们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其绰号叫“黑豹”,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15式坦克侧面都有一个黑豹的标志。

自公开亮相之后,15式坦克便不断走进大家的视线中。

6月10日以来,人民网军事频道、中国军网等官方媒体接连报道了西藏军区某旅的15式坦克在雪域高原实战化训练的消息。

曾经在阅兵场上接受检阅的就是来自于雪域高原的部队,而15式坦克恰恰就是高原作战的利器。

我们知道,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气温低、空气含氧量低,其对于装甲装备的机动性能、火力打击性能以及各种精密设备都有极大的影响。

一般的装甲装备到高原地区后,速度会极慢,而且火炮打不准、故障率奇高也是正常的事情。

所以除中国军队外,世界上所有的高寒山地部队都是轻装化的,其最好的火力支援不过是牵引式火炮,而地面突击的话就只能靠轻步兵了。

但我们也知道,高原地区对人体能的损耗也是很大的,轻步兵携带的弹药量有限,且持续作战能力很低。

如果有了成体系的高原装甲装备,而且其能克服高原反应的话,那自然是极好的。

试想一下高原作战中,一方是轻步兵为主,主要武器是迫击炮和老式牵引炮;而另外一方则是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合成部队,两方交手的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了,一般的装甲装备并不适合用于高原作战,那么我们就研制专门的可用于高原作战的兵器。而借助于我国现有的坦克制造技术,同时凝结了无数军工人的艰辛苦力后,15式坦克终于诞生了。

从吨位上讲,15式坦克只有30多吨,当然具体多少吨是按照作战环境来定的。

如果是低烈度作战的话,可以更轻一些,如果是高烈度作战可以加挂装甲,增加防护,这样的话也就会更重一些。

但不管怎么重,也不会超过40吨。

而其在总重量较小的情况下,却装配了两级涡轮增压的大功率发动机,使得坦克在高原之上依旧保持了优异的机动性能,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在低海拔水网地带,考虑到发动机寿命因素,没必要开启增压系统。而在之前介绍75集团军某旅女坦克兵的时候,就曾有过15式坦克原地360度旋转的镜头。

而在CCTV1的电视节目中,为了展示15式坦克的火控系统,还进行了一场坦克炮口顶着炮弹壳进行复杂机动,而炮弹壳始终不掉的展示。

请注意,这可不是外军那种用胶水粘着的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将炮弹壳放在炮口小平台上的展示。现场当时还不是无风状态,可以说是实打实真功夫。

当然,之所以进行如此高调的展示也是基于对15式坦克的绝对自信,因为我们相信这款坦克它的确有这个能力。

而且从这次公开的高原训练照片来看,15式坦克不是一辆两辆,而是成建制的投入到了实战化训练中,这是其具备整建制作战能力的标志。

作为一款近年来才诞生的坦克,15式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其本身表面上是一辆坦克,但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化节点,以此为节点所联通的是整个体系。

在整个体系当中,15式本身既是一款直接打击和突击装备,同时也会将自身获取的信息共享到整个网络中。

有朋友可能觉得15式的105毫米炮威力有些不够意思,可通过信息共享,105毫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由武装直升机、重炮兵进行解决,它自己都未必亲自动手。

而由于对方没有同类型的兵器可以抗衡,以15式为核心的地面装甲突击群在实战中极可能起到“热刀子切黄油”的作用。

我们希望类似这样的利器能够多多列装,形成更强悍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