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可以吃的女人

2019-09-20   风车读书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1960-1970年代的欧美各国,涌现了继波伏瓦之后,新一波女权浪潮。

当时的女权新锐作家和作品,如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神圣的欢爱》,和杰梅因·格里尔的《女太监》、《完整的女人》。都是论文或评论的形式。

相比之下,一个名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加拿大新锐女作家,则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她在1969年发表的《可以吃的女人》,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是长销至今的女权主义经典。

在这本书里,描写了加拿大一位普通的工薪阶层女性玛丽安。她有一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友,名叫彼得,是个小律师。

在当时,作为年轻的妇女,找个差不多的男人结婚,成为主妇,似乎是无可选择的命运。

但玛丽安在内心深处隐隐感到,工作和恋人都乏善可陈。她越发纠结,这种无形的压力和倦怠,影响了她的食欲。

在一个聚会上,当玛丽安听到彼得自豪感十足地向她的朋友炫耀他射杀一只野兔并将它开膛破肚的经历时,她突然意识到那只野兔就是她自己。

她突然发现,她一直从属于她的未婚夫,就像那只野兔一样无法摆脱被控制、被吃掉的命运。



——图自互联网

从那之后,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了玛丽安的身体异常,她开始厌食,精神日渐崩塌。

随着婚期临近,她渐渐无法进食。

她偶然遇到一个名叫邓肯的男子,之后,忽然对其产生了依恋之情。几经周折与迷茫,最终,她决定挣脱那段婚姻。

她决定摆脱社会强加在她身上的一切。

婚礼前,玛丽安烤了一个女人形状的蛋糕献给她的未婚夫作为自己的替代品,向他表明她不是一个可以吃的女人,从而与过去一刀两断。

这时的玛丽安,恢复了一度丧失的食欲,和邓肯也一拍两散。

她回到了一无所有的最初状况,但也得到了自由,以及接下来的各种可能……

这本书,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反响。那一年,阿特伍德刚刚30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阿特伍德从小就是学霸,生在学者家庭,她的老爹是个昆虫学家。但阿特伍德没有继承她家老爷子的对科学的兴趣,从小迷恋文学。

从中学起,她写过各种类型的文章和诗歌,屡受好评,拿过奖学金。后来,她顺利考上了多伦多大学,研究神话故事。

日后,她的不少作品,都巧妙地引用《圣经》和一些西方古典神话,对神话传说进行重新解读。这在她的另一篇名作《使女的故事》中,尤为明显。

大学毕业后,她考研考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取得了硕士文凭。

接下来,她两次在哈佛攻读博士,但都没有完成论文。因为,她的兴趣,完全脱离了学术研究,转向了写作。

在1960年代的中后期,她放弃了在哈佛读博,一心创作长篇小说处女作《可以吃的女人》。这部作品出版后,她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从此专职写作。

这期间,她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在出版《可以吃的女人》的第二年(1970),她找到了真爱,和加拿大小说家格雷姆·吉布森走在一起,共同生活至今。

她的生活,和大多数人一样平淡,小确幸不断,大波澜没有。

而她的各种新作,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直不断问世,备受好评。

其中,受到最高评价的两部作品,是《使女的故事》和《盲刺客》。



——图自互联网


1985年,她发表了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幻想小说《使女的故事》。

这部小说,采用倒序的手法:二百年后的历史学家,发现了一个21世纪初的磁带,而磁带的录制者,是一位侥幸逃出魔窟的使女,口述并录制了自己的经历,希望能够传到后世……

《使女的故事》虽然是未来小说,其主题却是现实和多样的。

它描写了专制政权对人的迫害和对人性的扼杀,同时也触及到现代社会共同关注的其他问题,例如社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

奥芙弗雷德是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她是这个国家中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

和这个国家里的其他女性一样,她没有行动的自由,被剥夺了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

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使女们每天只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

更糟糕的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类不仅要面对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等问题,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等级分化和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

这篇小说出版后,不但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包括“星云奖”(就是刘欣慈《三体》荣获的国际奖项),而且,被公认为女权主义文学的又一部杰作。

然而,阿特伍德本人,却不愿用“女权主义”之类的字眼儿,来自我标榜。

在《使女的故事》中,作者也在强调:女性并非这场浩劫中唯一被压迫的对象,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这个荒诞的世界里的受害者。

这篇小说畅销多年,被视为当代文学的经典。2017年,美国把《使女的故事》拍成了电视剧,在国内,这部美剧在豆瓣的评价高达9.4分。



——图自互联网


阿特伍德的另一部名作,是《盲刺客》。

这是一部结构复杂奇巧、故事里套故事的小说。

小说有两个女主人公,一个是劳拉,小说一开始就在车祸中死去;另一个是她姐姐艾丽丝,生活在死者的阴影中,回忆着快被湮没的往事。

有关“盲刺客”的故事。是劳拉身前写的小说遗稿,其中,描述了在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一个富家小姐和一个在逃的穷小伙子的恋情。

通过姐姐的回忆,和妹妹的“盲刺客”故事遗稿,很多尘封多年的惊人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盲刺客》被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是阿特伍德最为精致的作品。该作品也为阿特伍德带来了文坛的最高荣誉——2000年,荣获英国“布克奖”。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阿特伍德,依然笔耕不辍,新作不断问世。她被一些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这位早年以“可以吃的女人”蜚声文坛的女杰,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很多颇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她的个人经历,一直不愿过多透露,但她把更为真实的自己,融入了题材多样的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