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忍不住冲娃吼了一通怎么办?世上没有后悔药,但你可以这样补救

2020-04-11   小灿亲子教育

“真希望孩子能快点开学!”

一直强调安全第一,声称“即使幼儿园开学了,我也不会把孩子送去上课”的朋友,突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的确,这个超长假期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如果继续这么和孩子四目相对下去,爆发战争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不,今天一大早,我就在等电梯时,听到一个妈妈在吼孩子。要不是那个妈妈看上去太凶,我真想拦一拦。

我很看不惯吼娃,一是知道吼了也没用,还会破坏关系;二是吼娃会给孩子做出错误示范,让孩子不知如何正确处理矛盾。

原本你希望用“吼”来震慑孩子,结果越吼越生气,到最后教育孩子变成了情绪发泄

而孩子呢,并不理解你是怎么了,还以为是你自己心情不好拿他出气呢,更不可能改正错误了。

更致命的是,如果孩子因此受到你的负面情绪影响,变得胆小怕事;又或者学会了在冲突中用“吼”威吓别人,影响正常社交,那可就糟了。

最近我一个朋友就告诉我,她家儿子最近经常顶嘴,对自己大喊大叫。一旦家人的行为让他不满意,他也会靠吼来传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孩子会这样做,我觉得很正常,因为他从小就是被自己的妈妈吼大的,“吼”是他唯一习得的解决冲突的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在和孩子沟通时,想要做到完全不吼,也不现实。就算能做到,把自己憋出内伤,也不值得。

所以,与其后悔自己又吼了孩子,不如事后做好补救,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同时用自己作为反面教材,和孩子一起精进冲突管理能力。

那么吼完孩子,我们要怎么做呢?

第1步,按下暂停键,给自己和孩子一点时间,冷静下来

一般我们都是在气头上时,才会对孩子发火。此时,一定要按下自己情绪的暂停键。

只有在暂停的时候,大脑才会思考,才会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孩子也一样,当孩子处于愤怒中时,不论我们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进去,徒劳无功。

我们可以跟孩子明说:“我现在很生气,需要冷静一下,等一会儿我们再谈这件事情好了。”

而在帮助孩子冷静时,可以说:“我知道,你也感到生气、委屈,你也需要时间冷静一下,那我们过一会儿再讨论这件事。”

但是,特别要强调的是,按下暂停键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语气。如果表情和语气都特别生硬,会让孩子误认为是冷暴力和威胁。

比如,如果你是板着脸对孩子说:“哭吧,哭吧,等你哭够了,我们再说。”或者说:“我现在在气头上,等一会儿再收拾你。”

虽然你这样说的本意,是让彼此都冷静一下,可是在孩子看来,这只是你下一步要好好收拾他的预告片。

这样一来,孩子反而会受到更多的惊吓,或者是感觉更不服气,让沟通更加无法进行下去。

第2步,承认自己的错误,开口向孩子道歉,并请求原谅

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吼孩子”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对的,是需要向孩子道歉的。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家长在吼过孩子之后,虽然也会愧疚,也想开口向孩子道歉,可就是抹不开面子。结果就衍生出了两种看似道歉,实则敷衍的方法。

  • 第一种,主动打破僵局,先服软和孩子说第一句话,或者突然表现得对孩子很好。

比如喊孩子吃饭,和孩子谈心,或者给他买玩具,让他做之前不允许他做的事情等;

  • 第二种,把道歉和说教、讲道理掺到一起,把一部分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好让自己不那么尴尬。

比如,最常说的话是 “刚才吼你是我不对,但是,如果你不犯错,我也不会大吼大叫……”

这两种道歉法,虽然会让家长感觉不那么尴尬,但却特别没有诚意,都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正确的道歉方法是,只说自己身上的责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解释自己是为了哪一种行为而道歉的。

比如:

  • 大声吼了孩子一句,便就“吼”这一行为道歉——“刚才吼你是爸爸/妈妈不对,爸爸/妈妈向你道歉”;
  • 对孩子说了难听的话,就对“说难听话”本身道歉——“刚才故意贬低你,是爸爸/妈妈做错了,对不起”;
  • 对孩子无端发火了,便就“发火”行为道歉——“刚刚冲你发火,是我不好,没有控制好情绪,有话应该好好说”。

孩子对于大人的感情,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如果我们能主动道歉,孩子就能感受到尊重和爱,也会原谅我们。

同时,孩子也会看到,原来爸爸妈妈也会犯错,原来爸爸妈妈是这样对待错误的,也就能学会处理矛盾,明白道歉的价值。

但是,一定不能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用和平的假象掩盖冲突矛盾。即使冲突好像解决了,吼孩子的影响依然存在。

要知道,道歉不会削弱父母的权威,反而给孩子传达出一种自信、正直和有担当的良好形象。

第3步,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引导孩子说出来,防止情绪堆积

如果有人惹了你,冲你大吼一顿,然后又向你道歉,说自己情绪太激动了,请你原谅。你会立刻原谅他,并让自己的心情立刻变得好起来吗?

你口头上说一句“我原谅你了”是有可能的,但是心情立刻恢复如初,这是不现实的。

孩子也是如此。哪怕我们已经道歉了,孩子的情绪也不可能立刻好起来,心里也还是充满了委屈、愤怒、害怕等负面情形的。

此时,如果你再说一句:“我都已经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这可能真的让孩子的情绪出现第二次大爆发。

正确的做法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孩子是一个人,不是我们的玩具,不是我们说一句“你必须高兴起来”,他就能高兴起来的。

在这种观念下,我们再开口和孩子梳理情绪,语气也会变得更柔和些,孩子也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是指让他用口语把自己的内在状态传达出来

这一步,在平时,在孩子有各种情绪状况时,就要教会孩子,让他学会先描述情境,再表达感受。

具体的,我们在平时可以先做出示范,“帮他说”。

比如:

  • “哇!你收到了小朋友送你的礼物,很高兴对不对?”
  • “小明把你的礼物弄坏了,你很生气,是不是?”
  • “奶奶要和你分开了,你很伤心,对不对?”

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孩子就能够理解,要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当他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够说出来了。

现在回到“吼”孩子之后,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上。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了情绪表达,就让他自己说出来;如果没有,我们就帮他说出来。

比如:

  • “爸爸/妈妈刚才吼你时,你是不是很害怕呀?”
  • “爸爸/妈妈对你发了火,你是不是感觉很委屈?”
  • “刚才你捂起了耳朵,也冲妈妈大吼,是不是特别生气啊?”
  • ……

当我们这样提问时,实际上是帮孩子把他的情绪和感受说出来。不管孩子是否会对此做出回答,他的情绪都能得到缓解。

第4步,积极反思,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再沟通孩子的错误

反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还是能帮我们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在吼孩子的问题上,其实我们是有选择的。只不过,我们打着教育的幌子,表现得好像是孩子逼得我们不吼不行似的。

好好反思一下:

让你发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因为孩子?还是生活中积攒了太多的不如意和委屈?

如果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行为,那么是不是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如果是因为生活中积攒了太多的委屈,你是不是要调整一下生活方式呢?是不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偷懒?是不是要更爱自己一点?是不是要给自己的压力找到出口呢?

……

当能够这样进行反思的时候,就能找到真正让自己发火的原因,才有可能忍住脾气,做到不吼孩子。

但是我们都知道,收敛脾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不妨先告诉孩子你的决心,承诺你会努力改变,并寻求孩子的帮助和意见。

可以问问孩子,在讨论孩子的错误时,他希望大人怎么做?

又或者,可以让孩子监督和提醒,比如在大人快要生气时,告诉大人“冷静下来”,或者大叫“暂停”。

当有了这样具体的方法之后,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如果只是简单说一句,“我下次保证不吼你了”,孩子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在解决完情绪问题后,记得要回到原点,重新讨论孩子的错误行为。这一步是要让孩子知道,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不能因为有了冲突就掩盖掉。

很多家长都知道吼妈不好,可就是做不到不吼。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在一次次的实战中,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如果实战失败,也不要着急,可以利用我以上介绍的4个步骤,平复彼此的情绪,弥补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信任和更好的关系。

对于本文,不妨收藏备用,必要时翻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