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正常价便宜10万的宝马M4,居然被我捡漏了!

2020-12-12   二手车知识大讲堂

最近我带一个朋友,从北京出发,不远千里来到南京,辗转打车来到常熟,提了一台二手宝马M4。

这台车的价格,相比北京市的正常行情来说,便宜了最起码10万块钱。究竟我们发生了什么事儿呢?请看这期视频。

买家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是跟我们一块玩卡丁车的,01年的小伙子,他驾照虽然拿得晚,但短短一两年时间,已经换过了奥迪RS5(参数|图片),奔驰W205 C63(参数|图片),BMW M2(参数|图片),7系(参数|图片),X6(参数|图片)。

本来他已经准备专心玩卡丁,但最近看我提了那台克尔维特C7,忍不住心痒难搔,于是也跟着一块准备玩房车了。但看了北京市的行情,他吓了一大跳,很多16年的M4,现如今都敢要到60小几万的行情,17年的M4,如果公里数稍微少点,甚至敢要到72左右。

我回想起2020年年初的时候,那会儿18年那种成色特别特别新的M4,也就是61~63左右的价格,而且这还是从车商那儿拿的成交价。将将要翻过一个年头,价格有涨有跌很正常,但这涨得也太夸张了。

而且关键是,M4并不是什么特别稀有的车,它没有涨价的资格。只不过现在是因为老款M4停产,新款M4又还没上,且肯定没啥优惠,新老款青黄不接,所以才导致涨价。

而且因为北京市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实行国6限迁政策,外地二手车进不来,本地精品车都在私人车主手里攥着,保有量一共就那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撞掉一批,卖去外省一批(只要卖出去,就再也迁不回来了),爆改造得神憎鬼厌又一批,能同时拿出来在市场上交易的车子少之又少。所以北京市目前的二手M4行情都贵得一批,连我们车贩子都觉得贵得难以接受。

我这朋友接连找了一个月的M4了,他都不是奔着捡漏的目的去的,他只想正常买个车,哪怕贵点都行,但接触的卖家,16年的都要到62左右,17年公里数少点的,敢要72左右。

去年的时候,19年的准新车,也就是差不多在72这块,今年年初的时候,18年的M4成交价,从车商手里拿才62~63左右。现如今都到年底了,16年的居然还涨价了,这实在是难以令人接受。

结果呢,天无绝人之路,之前我这哥们卖改装件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江苏常熟的专卖改件的大哥,那天我朋友碰上了北京市的一个M4,价格虽然贵点,但咬咬牙也能接受,他准备把那车上的一个改件卖给这大哥回回血,俩人闲聊之间,我朋友看这大哥经常卖M4的改装件,便随口问了一句,你那儿有M4吗?

本来都没抱啥希望,结果这大哥说不但有一台,而且还是京牌车,只不过车主常年在江苏这边呆着,卖车也嫌麻烦,不想回北京,怕折腾,直接在江苏这边卖了。恰好就在他手里,大哥报价才55万,而且还是17年的车,仅仅4万公里。

不过这车这么便宜,肯定是有事儿的。记录里有一条8万多的维修项目,且大哥说这车大概有5次过户(后来实地查看之后,是8次),我朋友有点不敢下手,便跑来问我。

那两天态度殷勤得很,哥前哥后的,让我帮他看记录,顺便帮他参谋。我一开始是劝他不要做这类春秋大梦的,这么便宜的车,怎么可能能让你碰得着?

但架不住我朋友软磨硬泡,恰好我最近也实在没啥节目可做了,心想去外地做个节目也行。于是这才答应他。

谁知道这车还真能捡漏呢?

事后想想,这车也许是集齐了捡漏所需要的所有条件。

1,车子第一眼条件看上去特别差,能吓退绝大多数【不看实车,只凭表面条件定夺的】个人买家。

2,它是京牌车,但却在外地。等于是外地车。本地车商不爱收,北京本地车商懒得来看,不是价格特别合适,或者特别稀有,车况特好,谁也不想折腾去外地。

3,卖车的本地是江苏常熟,属于江浙沪,江浙沪本身也是国6限迁区,所以这台京牌车,本地人也买不了,落不了本地牌,实在是要买,就近也得上安徽牌,来回折腾,麻烦。

4,过户8次,又吓退一批买家。

5,我朋友资源多,人脉广,因为他买过很多性能车,又爱玩车,又爱改装,所以本身兴趣爱好就跟这些东西沾边,因此往往能获得第一手客户资料。

6,我朋友买车之初就目标明确,车况不要求很精品,有瑕疵也能接受,哪怕事故车都无所谓,精品也可以,价格可以加,只要有车就行,但凡不是因为北京市二手M4价格太离谱,他也不至于这么折腾。他当初的目标就是,玩一年只要赔10万以内都可以接受。反正是用来跑赛道,根本不挑车,精品给高价,槽车也无所谓。

7,不犹豫,非常果断,本身就没抱着捡便宜的目的去,他本来都打算买那台北京市本地的M4了,算了算改件卖掉之后,其实价格也还算合适,结果老天反而眷顾这种一开始没抱着捡漏目的的人,他也没想到随口问了问一个网上的陌生人,居然能有这么好的结果。

8,最后一个就得我自夸一下了,他身边得有像我这样的铁哥们儿,给他信心,给他壮胆,会看车,经验丰富,会挑车。(这自夸得过于明显了,哈哈哈哈哈)。不是那种酒肉朋友,是真的因为兴趣爱好而能谈到一块去的朋友。他当初酷爱跑山,也是被我们拉过来之后,才开始正规学下赛道,玩卡丁,要不然山路那么危险,我估计他再这么玩下去,可能命都没了。

思来想去,只有这些原因了。

上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所以我这朋友,应该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要不怎么能有这么好的运气,这车被我们连夜开回北京后,昨天在修复车身的一个小凹坑,隔壁一个车商过来,听说了我们的买车价都惊了,说在北京最起码多卖10万。

这运气真是好到爆棚了。

废话不多说,我们来讲讲这车的具体车况吧。

其实视频里已经大概讲过,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八次过户,机盖换过一个碳纤维机盖,前后四个大灯都换过,车身局部有补漆,但非常少,记录里有八万块的维修内容,其中比较吓人的有更换过轮毂,避震,下摆臂,后桥梁等等。

但实地查看之后,发现其实后桥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拆过,我不敢说一定没换过,也有可能是4S师傅修复手艺精湛,但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是,记录里显示的下摆臂换过,实际上下摆臂是原厂的。

所以这车是有过度维修的可能的,也是存在骗保的可能的。

重点是,我朋友根本就不在乎这车有没换过底盘件,只要骨架没伤,就好了。而且这车价格足够便宜,又是个京牌车,以后完全不愁卖不掉。

M4的优点,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吧,我觉得它是F系列里的M-Power家族最值得购买的车型。

跟自家上代M-Power比起来,首先解决了祖传的散热老大难问题,这代M-Power前面巨多散热器,散热效率比起上代E92来说,好得真是不是一个次元。

同时它有可能还是历代M-Power里质量最稳定,小毛病最少的一代,E46跟E92的可靠性,跟它比起来,差得真的不是一星半点。它为数不多的几个不完美的地方,一是原厂刹车太次,二是原厂声浪差点意思,三是车身还是沉,要是能更轻点,我觉得更好,虽然实际开起来,你一点都不觉得它沉,而且觉得非常灵敏。

论颜值,比M3高,拉风,M3四门比M4实用,上下车方便,适合有了家庭之后但还对性能有一定偏执的朋友。但M3比M4真的低调太多了,路人不太懂车的,可能真一眼看不出来。另外我觉得它也比M2C帅。

论实力,它是M-Power家族亲儿子,很多人总会拿M4跟M2C比,纠结到底买哪台,这么说吧,M4的车身刚性,整体性,偷轻做得都比M4要好,俩车的动力总成都是一样的,S55,这没啥差异。但它俩差在车身,M2C的身材明显比M4要小一号,但它俩的重量居然差不多。都是1.6吨多点。可见M4的偷轻做得比M2C到位多了。

圈速也是M4略快,同时,因为M4出的年份早,14年就有了,所以二手车x选择多,价格也便宜。M2C因为出的年份晚,18年才出,所以价格便宜不到哪儿去,再这么便宜也得要55~58万左右,现在只要没伤没事故的M2C都敢要60左右,准新的甚至敢卖到62~63万。要知道当年M2C新车落地也就是62万。

当然了,M2C的优点也很明显,圈速同样快,因为轴距更短,所以更灵活,更富有挑战,更有乐趣,更容易享受到在失控边缘徘徊的快感。

如果是为了圈速更快,我觉得一定选M4,如果是为了乐趣好玩,选M2C更好。

M-Power身上的那股紧绷感,转向,底盘的那股厚重而又不失韧劲的手感,开过的人,很难忘记。它真的就是这个级别的标杆,没有之一。

甚至我觉得跟保时捷718,911对比,M-Power同样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很多人总说,换完M4以后,再上就得911了。首先我觉得M-Power跟保时捷,并不是谁淘汰谁的问题,它俩完全就不是一个性格的产品。

M4的驾驶乐趣,好玩的程度,我在718,911上真没体验过,论圈速,当然一定是911更快,甚至718的圈速,在马力不如M4的情况下,仍然在部分赛道里要比M4更快。而且,911也有它的乐趣,它的乐趣就是那种像哈登似的,跟肥厚屁股日夜搏斗的乐趣吧。

我想表达的是,M4有属于M4的乐趣,虽然它价格比不上911,甚至比不顾高配的718,但M4跟718,911,不完全是替代关系,没有谁取代谁,两者都很好,只不过它俩不是一个世界的产品,两类车的车主,也可能不是同一类人。

非常替我这位朋友感到开心,也为我朋友不再跑山,而专注于在赛道里发泄激情而感到由衷高兴,他走上了一条正道。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