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车,究竟会让车主亏损多少?

2020-07-25   二手车知识大讲堂

前段时间一直沉迷上赛道,很多小伙伴在后台私信留言说我不务正业,让我重新回归传统二手车车评行列。

有鉴于此,恰好最近我司来了一台有意思的车,这台车是一台2018年上牌的英菲尼迪Q50L(参数|图片),5.9万公里,0过户。

车子其实并没有多新鲜,英菲尼迪虽然不算第一阵营的热门豪华品牌,但在国内也有不少知名度。

这台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一台【冰雹车】。

  • 图文部分

什么叫冰雹车?

顾名思义就是车身表面被冰雹砸出了无数个坑的车,尤其以机盖、车顶、后备箱盖,前后挡风玻璃,往往被伤害得最为严重。

在来北方之前,我永远都想不到,原来冰雹居然能有一颗核桃那么大,甚至有些地方有一颗拳头那么大。且是成片成片地下,相当于有人在万米高空撒了一堆高尔夫球甚至铅球,这威力绝对不容小觑。

这些冰雹稀里哗啦往下砸,砸在车身上,往往能将金属件表面砸出无数个凹坑,就像脑袋上长了癞子疮疤,其状可怖,这个就叫冰雹车。

它对车身结构、行车安全往往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伤的都是表面覆盖件。

但因为它把原本光鲜亮丽的油漆破坏了,极大地影响到了车辆的品相跟成色,在二手车市场里,这种车往往都要比正常车收购价低。

比如说我店里这台英菲尼迪Q50L,就是我身边一个朋友收购的。当初他跟我报这车车况时,其实我都建议他要不就别碰了,后期麻烦得很,因为大多数车主又不太懂这个,每接待一个客户,就得来回跟客户解释,费心费力,最后还不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但我朋友执意要收,我也没办法,那就收呗。

车子是2018款英菲尼迪Q60L进享版,新车指导价30.48万,当年优惠4.58万,开票价25.9万元,购置税大概2万多块钱,纯车价+购置税大概是28万多点,第一手车主加上保险和其它杂七杂八费用,落地价格应该是在30出头左右。

车子开了两年,跑了5.9万公里,0过户,车身局部有不少剐蹭,机盖、后备箱盖、车顶被冰雹砸出无数个坑,我朋友接盘价格是17.7万,给我的结账价是18.5万。

其实这价格,如果按照新车主当年的落地价来算的话,2年时间亏了13万多,已经算亏得相当高了,换做任何一个卖家,不见得有原车主的这份壮士断腕的魄力。

如果你还觉得高了,那请你自己将来卖车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折扣往外出售。请一定记得在大明湖畔,一直有一家二手车公司风里雨里一直等你。如果有这样的好事,我只想说四个字:请联系我。

但这车之所以能这么便宜,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被冰雹砸过,很多买家没有心气想要。如果不够便宜,没法跟正常车况二手车进行竞争。

按照正常行情来说,18年的英菲尼迪Q50L,收购价在20万不到一点,极品车况超出20万也是很正常的事儿。车商收购之后,收拾整备往外出售的价格差不多在21~23左右。

所以我自己经历过的有限的二手冰雹车收购案例,这台车大概比正常收购行情低了2万左右。

我另外还经历过的一个冰雹车,是一台14年上牌的雷克萨斯ES250,14万公里,原漆,0过户,这台车保值率惊人,正常收购行情是在18万左右,零售价格20万以上,但同样也是被冰雹砸了。

当时是北京的一位微博网友找到了我们,我们当时拒收了。

但为了帮助车主,咨询了很多亚市花乡的二手车商,车商们也不是每个人都口径一致,心气高低不一,有的人给15万,有的人给16万,最后还是雷克萨斯官方4S店给出的收购价最高,给到了17万,车主立刻出手了。

所以这台车的收购行情,是比正常收购价格低了1万块钱。

另外我还咨询了很多很多别的冰雹车收购行情,发现其实冰雹车的收购,其实也分车型,年份,价格的。

比如说年龄很短的车,假如被冰雹砸过,影响相对会比较大。因为车龄短的二手车,普遍成色都比较好,精品车比例大,价格跟新车相差不会太大,如果冰雹车没有拉出来价格优势,很少有人会选择它。

比如这台2年车龄的英菲尼迪Q50L,它被冰雹砸过,比正常行情就低了2万块钱。

但如果是五六年以上的车型,影响就相对小很多了,因为从大数据来说,五六年以上的车,即便没被冰雹砸过,大多数车子也有很多钣金喷漆,刮刮蹭蹭了,这些因为剐蹭而喷漆钣金的车型,其实跟因为冰雹而钣金喷漆,从原理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

而且五六年以上的车型,二手车因为折价已经过半,价格比较实惠,二手车买家普遍对车况宽容度高多了,并不会因为有钣金喷漆就一定不要。所以冰雹车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就小很多了。

比如这台14年上牌的雷克萨斯ES250,它比正常收购价,也就低了1万块钱。

如果年份再长一点的车型,假设被冰雹砸过,对价格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因为这些车本身已经掉到了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区间,买家对车况的宽容度更高,基本车子能走就行,没有特别大的致命骨架伤,很多人都会买,冰雹不冰雹的,影响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那也许有人就会问了,这种冰雹砸出来的凹坑,有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除了刮腻子补漆之外。

事实上是有的,虽然我自己没有亲自补过,但听二手车行业里的前辈聊过,有一种修复手法叫无痕修复。

具体原理我猜是用一些特定的工具,把砸进去的凹坑强行吸出来。只要不是在犄角旮旯里的凹坑,因为工具扎不进去,其它的凹坑都能完美复原,完全看不出来,重点是不用刮腻子补漆,任谁也看不出来。价格据说是80块钱一个坑。

但冰雹车砸出来的坑,往往一个金属覆盖件上就好几十个坑了,其实这样修复起来,价格也挺高昂的。

修复吧,价格挺贵的。不修复吧,折旧也挺肉疼的。

那么假设你是一个冰雹车车主,你想出售你的爱车时,能怎么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呢?

我认为有几点方法可供借鉴。

第一,其实你可以根据车身上凹坑数量,详细制定整修方案。我的个人意见是,对于车顶,千万不要钣金喷漆,否则会非常影响二手车售卖价格,因为车顶假设是局部补漆还好,但如果是刮腻子补漆,在漆膜仪中数据显示会非常厚。买家绝对会深度怀疑这车是否翻过。

所以对于车顶,即便再贵,也一定尽可能用无痕修复的办法。假设有几十个坑,价格大概也就几千块可以搞定。

对于机盖和后备箱盖的坑,得看你是什么车型,什么年份了,假设是比较新,比较贵的车型,如果原版原漆能让你卖出来的价格更高,比修复的成本高,那么我认为做无痕修复就是有必要的。

反过来说,如果车子本身就没几个钱儿,机盖跟后备箱盖,就没必要做高昂的无痕修复了,直接刮腻子补漆就行。车身表面覆盖件局部钣金补漆,并不会太影响价格。毕竟哪台车还没点刮刮蹭蹭?

但这类车想卖上高价,必须不能跟买家说明实情,必须得编造一段优雅的故事,合理而形象地解释为啥机盖、后备箱盖会大面积刮腻子?要求卖家必须气定神闲、脸不红心不跳地自圆其说,反正得是个资深狼人杀玩家。

那假设你是一个二手车买家,如果遇到此类【冰雹车】,你该怎样把利益最大化,尽最大可能争取能买到这台车,同时价格也合适呢?

我认为必须得把维修的费用给刨除出来,还得有一定优惠,才能弥补心理不平衡。不过买卖这东西,纯看你情我愿,如果你杀价太狠了,卖家铁定就不会卖了,而且冰雹车卖家本身心气就不会太高,开价本身就挺低,而且市面上大把车商其实并不是很在乎这种车况,能出的收购价本身就不会太低。所以这个杀价的尺度,你得自己把握好。

总而言之呢,不管是卖车还是买车,将心比心,多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想问题,更有助于双方快速将生意谈妥。太过于斤斤计较,或者上来就想捡个大漏,其实反而会引起对方极大的反感,可能谈都不愿意跟你谈,对方直接就走了。即便你后期再能加价,可能对方都不会想搭理你了。

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对于【冰雹车】这种二手车中的特殊瑕疵车的一点小建议,它不影响行车安全,只是严重影响车辆成色品相。买肯定是能买的,但具体怎么拿捏其中的度和价格,你得自己把握尺寸。

既然说到了英菲尼迪Q50L,那我们就再简单分析分析这款车的二手车优缺点。

英菲尼迪Q50L优缺点简单汇总

缺点:

1,动力数据一般,同级别没优势。

发动机用的是奔驰的274,前期款用的274,后期款用的274A,2.0T涡轮增压4缸机,最大马力211匹,峰值扭矩350牛米。

对比很多竞争对手,数据都占不到优势。比如凯迪拉克ATSL跟阿尔法罗密欧朱丽叶(参数|图片),都有280匹版本,328Li(参数|图片)是245匹。

并不是说数据为王,峰值马力大就一定厉害。但英菲的动力输出,真的只是够用,横向对比竞争对手,确实占不到便宜。

没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用别人的涡轮增压技术,就是会受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2,7AT日常驾驶尚可,激烈驾驶反应慢。

且上述车型变速箱都是8AT,唯独英菲尼迪还在用7AT。

并不是说7AT就一定比8AT差,还是得看调教。但首先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就觉得低人一等,其次奔驰给你的肯定都是老旧的技术,给自己的才是最新的高科技,第三这奔驰的7AT本身调教也并没有啥出彩的地方,肯定比不过采埃孚的8AT,跟通用的8AT可能旗鼓相当,难兄难弟。

日常驾驶倒还好,并没有太值得挑剔的地方。但如果激烈驾驶起来,英菲的7AT跟凯迪拉克自家的8AT反应总是慢半拍,不能很好地揣测驾驶员意图,升降档逻辑并不是太好,往往出弯的时候没力,降档又降不下去,只能干着急。

3,网友反应274发动机有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凸轮轴,链条问题。

不吹不黑地说,这些问题,我倒是真没碰到过。我一年卖出去的英菲尼迪也不算少了,但真的很少有客户因为质量问题回来找我麻烦。老一代的G系列,反应最多的无非是大灯灯泡憋了、雨刮故障、喷水壶盖又丢了,雷达报警,胎压监测故障灯亮了,完全没有任何大的缺陷。

也有网友反应,早起款的Q50L用的是274的机器,毛病相对多,后期款的改用了274A,毛病就基本给解决掉了。但这说法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

新一代的英菲尼迪Q50L,虽然用的是奔驰的发动机,但耐用性真的还不错,至少我经手过的车型是这样,所以这条我没法用经验来佐证。

我个人认为,英菲尼迪虽然在这代Q50L上用奔驰发动机挺丢份儿的,但耐用性口碑还是不错的,除非将来我碰到特别多Q50L集体性故障,否则这个结论在我脑中根深蒂固,完全颠覆不了。我无法想象英菲尼迪还会有不耐用的一天。

4,车内储物空间少。

中控除了俩尺寸可怜的杯架,真的啥也没有了。无力吐槽。

5,底盘质感下降,不如上一代G25系列。号称运动,其实并不运动,只是个家用买菜车。

这一点真的不是我在吹古讽今,我开过各个年份,各个配置版本的Q50L,严格意义上来说,最早那批英菲尼迪Q50L,低配版本的质感确实很一般,避震很单薄,且多余的跳动和回弹过多,阻尼韧性也很一般,给人以一种并不高级的感觉。

而Q50L的上代车型G25,这方面表现就好多了,悬架非常厚重敦实,很有韧性,减震回弹很有高级感。

英菲号称运动,但其实并不运动,过重的车身将近1.7吨左右,悬架支撑也不够,过弯侧倾很大,姿态一般,刹车衰减过快,根本拉不住这么沉重的车身,反正想要有点运动感,你得在改装上下很多功夫。

不像朱丽叶280匹版本,或者328i,只要你把轮胎换了,车子立刻脱胎换骨,不需要怎么改装,在赛道里也能玩得很尽兴了。

6,品牌冷门,保值率低,存在感低,认可度低。

这一点是老生常谈了,英菲尼迪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冷门品牌,只不过它进不了一线品牌,它跟凯迪拉克的品牌地位和格调很像,二线品牌,但销量其实还算可以,至少比起讴歌,沃尔沃,林肯这些品牌略微强点。

早年间的英菲尼迪其实还是很有腔调的,上一代的产品FX35(参数|图片),FX37,G37(参数|图片),M35,M37,Q70L等等都是有口皆碑的产品,造型设计汪洋恣肆,天马行空,深受精英个性人士喜爱,VQ系列发动机也常年占据沃德十佳排行榜。

且大家一提起英菲尼迪,好歹心目中能立刻想起来【大排量,多缸发动机,自然吸气V6巅峰】这些印象,你想在40万左右买一台大排量发动机的豪华车,英菲尼迪G37肯定是不二之选。

G25则是这个级别为数不多的标配6缸发动机的车型,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极为均衡的日系豪华车的代表。IS300肯定很香,但车身尺寸不够大气,后排空间也没有G25好,E90、W204同样困扰于尺寸问题,被奥迪B8吊着打,但英菲尼迪G25在这个级别里,尺寸可并不吃亏,虽然它后排空间并不如A4L。但比其它车都强很多。

而Q50L呢,诚然,它的尺寸相比G25进步明显,后排空间更大,外观设计更精致,更洋气,更现代化,动力数据也更好看,配置相对更丰富,新车价格也下来了一大截。

但此一时彼一时,它的这些进步,相对G25来说的确很明显。但它横向对比同级别车型,它的这些进步,完全占不到任何便宜。因为它进步的地方,别人也进步了,它有的东西,别人都有,且有些方面比它还更出彩。

所以这导致英菲尼迪Q50L身上标签属性偏低,没有啥存在感。

比如你说起运动,第一印象肯定会想到宝马3系,虽然最新一代G系列很多人吐槽已经不够运动。

但你说起运动,大家还是会最先想起它。

比如你一说起科技感,蹦直线大军,你是不是会第一印象想起奥迪,人家还有个看家本事,quattro四驱,各种小钢炮车型缔造者,旗下产品序列极其丰富,家用就是家用,性能版就是性能版,区分得明明白白,各类消费者各取所需,选择性大。

Q50L在这方面差太多意思了,往上走也就一个Q50s,但Q50s也不过就是一个挂着大排量发动机的家用车,其实跟性能并不挂钩。除了忠实的自然吸气大排量拥趸,一般人对此并不感冒。

比如一说起豪华,你肯定想到奔驰,虽然按我个人的喜好来说,我觉得奔驰C真是方方面面都做得不如宝马3洗,但架不住老百姓就是认这个牌子,你开一台奔驰C去二手车市场,贩子们给价就是高啊。人家品牌的力量就是牛逼,你说气人不气人?

后起之秀要追赶先驱者,必然要付出比先驱者更多的努力,才有这个可能。这点道理,英菲尼迪到现在还没参透啊。

7,维修,配件价格比较贵。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是,英菲尼迪品控真的不错,很少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但恕我直言,耐用在紧凑型级别的车里,可以算很大的卖点,因为买A级车的人更在乎这个,但在豪华车领域里,这个耐用性其实并不是所有人考量的标准。

更何况现如今的BBA,耐用性早就不是当年漏油,烧机油一塌糊涂的时候了。

优点我就简单总结了,供各位参考吧,有不足之处,各位可以评论区留言补充。

1,新车价格便宜,因为保值率低,所以二手车价格也便宜。

2,造型漂亮,外观设计很年轻,颜值惊艳。

3,方向盘手感不错,回馈,路感都相当不错。(高配车型线控方向盘手感除外)

4,配置高。

5,后排空间,设计进步明显,座椅舒适度不错。

6,小毛病少,省心。

7,没有BBA保有量大,看起来不那么随大流,个性,有一定回头率。

8,跟上一代车型一样,车身重,激烈驾驶刹车软,避震支撑不够,侧倾大,号称运动风格,实际上并不运动,纯家用风格。

总结:它并不是一台有着严重缺陷或者致命缺点的车,相反,它该有的基本都有,颜值惊艳,动力够用,小毛病少,省心,后排空间不错,但它的这些优点,在同级别车型中,对比不够鲜明,优势不够突出,加上品牌并不热门,认可度低,二手车保值率也低,所以存在感低。

希望英菲尼迪再接再厉,能做出更优秀的产品,将来能靠产品吸引客户,而非一味降价,降价过狠往往更伤害品牌忠诚度跟老客户口碑。

来自一位拥有过无数台英菲尼迪车型的老车主的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建议。

那么ok,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