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弃事业单位的轻松工作,下海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满嘴大泡,吃饭全靠用吸管吸稀米粥。她说:“那时,我连自杀的药都准备好了。”她叫刘洋,是河北秦皇岛人。
刘洋
1996年,当年的年轻姑娘刘洋放着事业单位劳资科长的轻松位子不干,非要下海经商。当时,为了阻止她“头脑发热”,很多亲戚朋友用难听的话打击她。
可“好奇思”“爱创想”的刘洋自有她的主意:“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选择,把美丽的沿海城市秦皇岛打扮得更美丽!”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洋随市里的考察团到同是旅游城市的昆明学习,在一家至今都叫不上名来的桥底下,一家花卉市场深深地吸引了她的注意:“鲜花品种那叫一个多啊!都是那样的鲜艳欲滴,而且还不贵,那么漂亮的一大束百合,也就几十元。”
经过考察,回到秦皇岛,刘洋就写了《秦皇岛市引进大型综合花卉市场的考察报告》,并拿去部门请示。刘洋的执着劲儿感动了市里几位领导,大家上会一商量,正好人民路有块老城改造用地。
听到这个消息,刘洋激动地一蹦老高。
洋洋花卉商场破土动工。事情似乎顺风顺水,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最大的考验还在后头。由于对老城改造、线缆施工、河道改造等工程的预计不足,原计划650万的预算一下子被摊到了3600多万,既有资金还不够整体需求的零头。
火噌的就上来了。满嘴大泡,吃饭全靠用吸管吸稀米粥。北方的二月份,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个单薄的身影在工地前的平地上彻夜徘徊。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冷。最困难的时候,我连自杀的药都准备好了!”回忆起当年的惨状,刘洋脸上更多的是平静。当时她跑前跑后,利用各种方法,终于解决了资金难题。
“经历了一生创业中最困难的节点,眼里就再也没有困难了!”刘洋说。
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年,这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花卉购物中心开门迎客。
10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招商全部爆满。“那一阵子为了招商,我可以说使出了‘洪荒之力’。”
然而市场可不是靠激情撑起来的。一开始表面的风光过后,由于缺少消费支撑,一年之后商户撤了一半。
“但我从内心里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这个市场一定能够培养起来。”刘洋说,她给看望住院亲友的员工免费送花,同时自己也一次次把鲜花作为朋友见面的伴手礼。她把这一习惯保持至今。
“回想一下,当时压力还是挺大的。”多年之后,刘洋依然清晰记得当年感动自己的一个细节。一天,一位坐着轮椅的外地老人出现在花卉市场,“姑娘,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么多美好的东西!”了解到刘洋的事迹后,老人紧紧握着她的手道谢。
送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刘洋眼睛湿润了,一刹那,她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值。
三年的坚守,慢慢地等来了回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刘洋敏锐地感觉到市场在一点点悄悄发生着改变,来花卉市场买鲜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撤柜的商户,现在争着要回来。
“我记得,最火爆的一幕发生在2007和2008年的春节期间,大门挤得进不来,大门外面全是人。”刘洋说。
现在,她的花卉市场成了美丽港城的一个生动符号、一张鲜亮名片。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原来的花卉市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2013年,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的新花卉市场建成并投入运营。
十几年的“相濡以沫”,刘洋和这些“相识于艰危”的老商户都成了朋友,老商户们也把花卉市场当成了自己的家。
“这么多年打拼下来,我们和商户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花卉市场养了三代人,我感觉我们之间就像家人!”刘洋这样感慨。
文/改编自《奋斗者之歌——庆祝改革开放40年·秦皇岛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郭猛 主编 燕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FA6p3EBfwtFQPkdt3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