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被狗熊追赶,爬上有剧毒的大树,折断树枝刺向狗熊,狗熊倒地而死

2020-04-08     河北好书

在两个世纪前,爪哇有个酋长用涂有一种树的乳汁的针,刺扎犯了族规的男子胸部做实验,不一会儿,男子竟然窒息而死,从此这种树便闻名于全世界。我国给这种树取名“见血封喉”,形容它毒性的猛烈。这种树体含白色乳汁,汁液有剧毒,能使人的心脏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跳动,眼睛失明,因此人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毒的树木。

不过,人们最初认识这种植物,是在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之后。


1895年,英国殖民军入侵波罗州(今加里曼丹岛),凭借先进的火器,迫使土着人退入丛林中,当英国人向丛林中追击时,却遭到了箭矢的袭击。英国人根本就没把这种用芦苇削成的箭放在眼里,它细细薄薄,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射在身上,充其量就是划破点皮肤而已。英国人勇气百倍地呐喊着,继续向前冲去。


哪里知道,没冲多远,那些中过箭的士兵却陆续倒了下去,在地上抽搐起来,不久,就口吐白沫停止了呼吸。这使英国人大为恐慌,赶忙退出丛林,逃了回去。

后来,英国人才知道,在波罗州生长着一种桑科植物——箭毒木树。这种树的树皮、枝条一旦破裂,就会流出有剧毒的白色乳汁,人、野兽如果不小心眼中滴进乳汁,两眼顿时失明;皮肤破了,沾上了乳汁,会使血液凝固,心脏停止跳动。当地土著居民常用这种树汁涂在箭矢上,用于捕杀猛兽。这次他们用来对付英国人的,正是这种致命的毒箭。

像这类能制毒箭的箭毒木树,我国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等热带丛林中也可见到,叫做“见血封喉”。相传在西双版纳,最早发现箭毒木树汁液含有剧毒的是一位僚族猎人。这位僚族猎人在一次狩猎时被一只狗熊紧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树,而狗熊也跟着爬上树来。猎人折断一枝杈刺向狗熊的嘴里。奇迹发生了,狗熊立即倒毙。从那以后,每逢人们提到箭毒木树时,往往是“谈树色变”,把它称为“死亡之树”。

箭毒木树是一种桑科植物。傣语叫“戈贡”,学名为Antiaris tocicaria,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干粗壮高大,树皮很厚,既能开花,也会结果;果子是肉质的,成熟时呈紫红色。


箭毒木树的干、枝、叶子等都含有剧毒的白浆。用这种毒浆(特别是以几种毒药掺和)涂在箭头上,箭头一旦射中野兽,野兽很快就会因鲜血凝固而倒毙。如果不小心将此液溅进眼里,可以使眼睛顿时失明,甚至这种树在燃烧时,烟气飘人眼里,也会引起失明。


当地民谚云:“七上八下九不活”,意为被毒箭射中的野兽,在逃窜时若是走上坡路,最多只能跑上7步;走下坡路最多只能跑8步,跑第9步时就要毙命。人身上若是破皮出血,沾上箭毒木树的汁液后,也会很快死亡。用毒箭射死的野兽,不管是老虎、豹子,还是其他野兽,它的肉是不能吃的,否则人也会中毒而死去。因此,西双版纳的各少数民族,平时狩猎一般是不用毒箭的。

见血封喉的毒液成分具有强心、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输出量作用,在医药学上有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文/改编自《神奇植物大揭秘》(苏易 著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Z5MZ3EBrZ4kL1Vi3Z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