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好的鞋子堆成小山,新的国内订单地址仍不断过来,4月12日,鹿城区丰门街道外贸鞋企易利语仓库内,20多名忙着打包快递的员工,顾不上喝口水。眼前忙碌一幕,也让公司经理杨树林从不久前30多万双外贸订单被取消的沮丧心情中逐步走出。
眼下,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在拥有中国鞋都之称的鹿城,越来越多的外贸鞋企开始转战内销市场,过去甚少布局内销通道的他们,如何找到突围“快车道”?鹿城区丰门街道协助辖区企业打造“鞋都严选”云上空间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吸引137家鞋企加入合作,其中近三之一为外贸鞋企,上线10多天来,日销售量从1万双增加到3万多双。
政企携手“点燃”网红经济。“我们不仅与阿里巴巴、喜团科技、一条生活馆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通流量通道,还与8家MCN直播机构合作,邀请网红入驻开展常态化直播。”“鞋都严选”负责人李萍告诉记者,平台其实两年前开始筹划,街道在开展复工复产三服务过程中得知他们意向后,立即安排专人全程参与平台方案设计,并协助梳理外贸订单缩减等受困企业,引导他们加入平台,共同抱团克难。
一家鞋企同时段主推的鞋子一般只有3~5款,仓储也十分有限,与鞋企单打独斗相比,大家抱团“严选”,针对不同平台机构的受众特点,针对性提供最具性价比款式,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让他们有更大选择空间,同时也解决了单家鞋企仓储不足弊端。
通过街道牵线搭桥,“鞋都严选”还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发线上设计研发创业项目,让更多优秀的、年轻的、在时代前沿的高校人才加入“鞋都严选”研发设计产销团队。对内销市场不熟悉以及自主研发能力弱的鞋企,可直接拿“现成款式”生产。“过去我们全部依赖外贸市场,批量订单被取消后压力陡增,而通过‘鞋都严选’快速打开国内零售市场后,减轻了不少压力,目前日销量已有千余双。”杨树林告诉记者,危机倒逼成长,即便疫情结束,外贸与内销两腿走路,也将成为他今后的发展方向。
李萍表示,接下来,“鞋都严选”还将创建跨境电商平台,建立线上展厅等,将平台打造成为鞋产业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重塑的“新引擎”,新业态裂变的“催化器”,共同擦亮“中国鞋都”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