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不像我们小时候,为了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一本书,都要跟父母掰扯很久,甚至付出自己的一些劳动力,从父母那换取想要的东西。
01
前些天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位七岁的小男孩沉溺手机游戏,求直播平台的主播带玩,并在主播语言引导下用手机不断充值刷礼物,仅两天就刷掉八千多元。
孩子动动手指,家人几个月的辛苦钱就打了水漂。在孩子的心里,钱真的不是钱,就是数字。
“熊孩子”打赏主播屡见不鲜。
14岁熊孩子一个月打赏主播13万 花掉父母一年工资”的事例:江西九江的程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通过支付宝转出了1万多元,当时以为是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后,发现是她14岁的孩子转走的,经统计,前前后后共转出了10万元。每一笔打赏的金额都在1万左右。
辽宁大连市的梁先生发现自己卡里的6万元不翼而飞,追问下9岁女儿承认是自己打赏了主播,目的是“让主播教自己捏橡皮泥”。
律师表示,小孩子作为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打赏金额比较大,是可以撤销的,但关键是要证明打赏行为是未成年人所为,还是很有难度的。
面对这样的热点事件,有一个点赞最多的评论说:“盯着这则新闻发呆数秒,他让读者想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起初让我最为愤怒的是直播平台的监管不力,但是当看到直播平台已经积极的采取措施追回钱款并且禁止了孩子打赏之后,转念一想,诚然直播平台犯下了监管不利的错误,但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不应该是最先应该反思的吗?”
02
河南一6岁男孩偷记妈妈的支付密码,用手机网购了近五万元的玩具,其中包含40平的儿童淘气堡,投币摇摇车、零食和贴画等。仅儿童淘气堡一件商品售价就在9980元。
事后男孩妈妈在朋友圈吐槽:“简直气疯了!熊孩子趁我不注意,一通操作,胡乱清空了购物车,买了一大堆东西……真是崩溃啊,这几天啥事儿没干,就忙着协商退货了!”
看到此信息,网友们哭笑不得,其中一条高赞留言这样说道:“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能量,他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也有网友跟帖:“这事儿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好好培养一下孩子的金钱观,这么乱来,早晚有一天出大事儿!”
有金钱观念的孩子,长大了会有什么后果?
网上有一个关于“月光族”的热门话题,在留言里,聚集了不少大学生、上班一族,大多都在吐槽日常的开支,经常入不敷出,月底看着高昂的信用卡账单,而不得不向父母伸手要钱……
正确的金钱观,就如同孩子人生路上的掌舵手,即使风吹雨打,方向也不会走偏。
03
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一定要趁早,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对他的一生至关重要。
那么,为人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怎样正确的金钱观念,从而让孩子走上正道,远离歪道呢?
1.给孩子非常明确的理财教育规划
世界上最懂得理财教育的当属犹太人,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等金融大鳄和财富巨人都是犹太人。
当孩子有了初步的金钱概念之后,犹太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制定理财教育规划:
3岁:开始辨别硬币和纸币;
5岁:知道钱可以用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7岁:能看懂价格标签,并懂得“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
8岁:通过额外的工作挣钱,并把钱存在银行账户里,初步培养劳动挣钱,和存钱的意识;
10岁:有意识地省钱,以便后续进行更大项目操作,例如旅行;
11岁:制定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
12岁:制定需求计划,并懂得正确的银行术语;
13-15岁:尝试安全的投资工具和服务,懂得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投资;
16-17岁:学习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关注市场消息,了解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
2.用游戏方式帮助孩子学会理财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这样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知识,将来总会有其他人来替你教他,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
孩子是天生喜好玩乐的,如果枯燥地给孩子说教经济知识,孩子们必然反感。犹太人便设计一些小游戏,以此加强孩子们的金钱意识,并懂得金钱逻辑。例如较为流行的“大富翁”游戏,便是一类不错的理财教育的游戏。
3.告诉孩子钱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出门首付款只用手机就轻松搞定了,我已经好长事件没有用过现金了。孩子在运用数字化金钱运作时,对金钱的概念会更加的模糊。
一个朋友做的很棒,她经常带孩子去银行存取现金,让孩子在一旁看着,告诉孩子钱在卡上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把数字转换成实物现金,但卡上的数字不会凭空多或者少,数字是由自己掌控的。
她6岁的孩子想要一辆遥控汽车,朋友对孩子说可以,不过前提是帮助家里洗车,每次15元。
当孩子拿到了钱,既兴奋又无奈的说:“想不到,我这么辛苦才赚了这么点钱。”
朋友趁机给孩子上了一堂课:“对啊,钱不是从卡上随机就可以拿出来的,是我们平日中劳动所得,把得到的金钱又以数字的形式存到银行卡上,卡上的数字才有变动。这就是钱的来源,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换取金钱。”
只有让孩子亲身体会过,付出过辛劳和汗水,孩子才能学会对金钱的珍惜,才会体谅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才会重视金钱。
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写道:
"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深以为然,金钱教育其实就是孩子的三观教育。只有从小懂得与金钱相处的孩子,将来才更懂得掌控自己的财富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