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6个表现,说明父母教育的失败,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

2019-07-16     父母育儿新知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发现孩子总是有很多自己感到反感的地方。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良表现,对于孩子的不足和错误,爸爸妈妈往往都是给予严厉的批评,有时甚至是打骂,这固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爸爸妈妈要学着反思,看看孩子身上的这些不良表现是不是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有关。

1.爱哭

朋友家孩子快四周了,可是现在还是特别爱哭,有一点小问题都哭个不停,好话坏话都不听。有时在外面看到孩子这样,朋友内心十分懊恼,很多时候都会抑制不住和孩子发火,或者大打出手,结果孩子更加的哄不好,哭个不停。

孩子爱哭,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可能是因为表达能力差;可能是因为他一哭闹就能得到满足,遂他心愿。总之先要想清楚,这个毛病是从何而来的,不要看见孩子哄不好自己就控制不住情绪。孩子如果是想要引起关注,想要得到什么要求,那么就视而不见吧,由着他哭,让他知道这样是不会得逞的。但是当他平静的和大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表扬他懂事哦。如果是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差,那么多给孩子说说话,讲讲故事,慢慢来吧。

2.不讲道理

孩子平时活泼可爱,可当发脾气时,简直像个小恶魔,毫无办法。

跟他好好讲道理吧,人家不听;态度强硬,也压不住他,真是头疼;特别是,如果孩子在公众场合闹起来了,就更加尴尬了,怕自己的孩子被冠上一个熊孩子的帽子,可是越着急孩子越不配合,结果常常是一拍两散,把自己的心情也搞得很恶劣。

这样的抱怨,最后往往落到一句:这孩子真是个坏脾气,不讲道理。

当孩子大哭大闹化身“熊孩子”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指责孩子的不讲道理、胡搅蛮缠,却很少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其特点,不讲道理,多半是情绪暴怒所引起的。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先了解孩子的情况。多换位思考,有时孩子在身体不适时,脾气也容易变坏。

在家长看来,这是孩子不讲道理的表现;但对于孩子来说,她只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不满。大人在盛怒之下,都无法平息自己的情绪,何况是孩子?

3.迷恋点子产品

最近跟很多家里有小孩子的家长交流,最让他们担心的是小孩子放假,就会宅在家里人手捧着一部手机或者平板,他们经常玩的都是一款叫"王者农药"的网络游戏,对孩子来说,玩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光,甚至到了饭点,也不舍得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

孩子们上网的目的大部分是娱乐、聊天、打游戏。网络本应该是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及掌握网络应用技能的“工具”,而我们的孩子,却把网络当成了“玩具”。

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出门可以忘带其他东西,可手机却绝对不敢忘。手机是大人生活的必需品,必备品,但对孩子来说却不是。

有些家长觉得带孩子是件特别闹心的事情,小孩经常会情绪失控大吵大闹,遇到小孩吵闹的情况发生时,便会主动拿出平板、手机等去哄小孩,小孩子被游戏、视频吸引,就会变得安静,这样的做法大大增加了小孩对电子产品的成瘾性,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造成一定危害。

4.不礼貌

随着孩子日渐成长,外出用餐、游玩的机会越来越多。几岁的孩子容易对新环境产生好奇心。有家长抱怨,孩子平时在家循规蹈矩,到了公共场所却像个没有教养的野孩子一样,无理取闹,大声哭喊,影响到其他人,让父母难堪又发愁。

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孩子是不懂礼貌的。

孩子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日常生活中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造成的。“例如社会生活中,成人闯红灯、骂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丢弃垃圾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凭什么来要求孩子?”

要想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家长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例如与人交往谈话时,应尽量避免粗鲁的行为和不文明的用语,得到别人帮助时要主动地说“谢谢”,这样,孩子在模仿学习成人的行为时,便自然学会了文明礼貌。

喜欢王人平微博上的一段话: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你习惯打骂孩子,就别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孩子行为不好时,家长首先要换位思考,想想自己有没有当过“坏榜样”;其次,用爱和尊重包容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用这样的态度生活。

家长们必须明白,你的眼睛如果盯在孩子的缺点上,你下个世纪也无法改变他。我们必须让孩子自己找到自我价值。孩子对外界毫无兴趣的原因——自我价值极低。自我价值能让孩子感觉“我很好,我是有价值的……”这种感觉才让他腰板挺直了。之后,他生出一种自我完善的需要,这时候,你教他方法,他才有改变的能力。

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OayQ2wB8g2yegND6O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