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面前的4种好习惯,影响孩子的未来,快看看你有没有

2019-07-13     父母育儿新知

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教育的核心就是用自身去影响。父母日常很多的习惯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的又像镜子一样,把父母的样子再演绎出来。

尤其在孩子的年龄比较小的时候,父母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时间最长,因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拥有三种习惯,孩子学会后,会更加受欢迎,更有幸福感。

1.爱在孩子面前秀恩爱

我们小时候,家长对爱的表达都是很羞涩甚至是表达上都是刻板的。

如果家长骨子里忌讳对爱的表达,孩子渐渐才学会藏起感情和欲望。该争取的时候失去力量,该温暖的时候羞于表达。失去爱的方法,渐渐失去爱的能力。

他们不敢在孩子面前说:“我爱你。”更羞于在孩子面前亲一下对方的脸庞。觉得这样做会给孩子不好的印象,更有封建思想觉得这样做是羞耻的,会让孩子学坏。

殊不知,这种不懂表达爱才会让孩子不懂爱,于是孩子自己去探索爱的时候才容易被误导。

如果家长骨子里忌讳对爱的表达,孩子渐渐才学会藏起感情和欲望。该争取的时候失去力量,该温暖的时候羞于表达。失去爱的方法,渐渐失去爱的能力。

每个孩子在未来婚姻中,都会忠实的刻画出自己原生家庭的夫妻关系面貌。如果父母两个人彼此冷漠、不亲近,孩子以后就算小心翼翼地想避免父母婚姻中的问题,却总会不由自主地走进这个循环。

让孩子尽早懂得什么是爱,如何表达爱,能帮助孩子打开爱的认知,在爱的面前更从容,表达爱更明确。

2.爱阅读

从往年的高考成绩看,那些高考状元和成绩好的同学,大部分家长都是爱读书的人。可以说他们很多都出生在书香门第。

在当今这样电子产品充斥生活各个角落的年代,或许很多爸爸妈妈都被手机、电脑、ipad捆绑了,很多时候自己想看书都找不到合适的时间看书,更别提陪伴孩子阅读了。

父母内心也知道阅读的重要,阅读是给孩子的灵魂提供营养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建立自己的三观。同时,大量的信息进入大脑可以锻炼孩子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时,就能把所有这些储存在大脑里的知识融会贯通。

现在有个别家长,虽然文化不高,没读过什么书,也照样有“黄金屋”“千钟粟”,这简直就是“读书无用论”的样板了。

当今社会,确有些文化素养不高的人以我们不熟悉的方式获取了巨额财富及社会地位,这对学校教育或许是一种干扰,可能给他们的子女以错误的启示,即不读书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但是读书的意义不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不是为了找个工作。读书比的是一种境界,读书和不读书的人不一样,读书的人往往更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认识自己。

从小教孩子读书的习惯,让孩子更快的看人,看己,看世界。

3.保持童心

前段时间看到邓超晒了一天微博,女儿把他的头发扎成小牛角辫子,还把他的指甲涂成红色。看着他自拍照,能感受到他满满童趣和幸福感。相信在孩子给他扎辫子涂指甲的时候也是慢慢的满足。

好多父母不喜欢让孩子和自己玩这种幼稚感的游戏,其实孩子每种玩法都是内心对外界的表达,他渴求什么就怎么表达。

就像邓超女儿一样,她可能通过玩这样的游戏感受父爱的关照感,能被允许的爱,才是真爱。

家长需要具备童心,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更需要感受孩子们的感受。有时孩子的一些情绪和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希望落空时的情绪,就非常需要家长们能及时感觉到,帮助并鼓励孩子走出困境,更好的面对以后的生活。

4.学会倾听

夫妻间有想法,有意见不是通过比高声,比争辩,比的是谁更能沉住气,更能有条理,有逻辑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最大的修养是在对方有想法的时候,让对方把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向对方发泄自己的情绪。

每个家庭都会有不同意见,不同声音,家为何能让人向往,家最主要的特称就是家里可以有人倾听,是被尊重的场所。

孩子在一种有尊重的小环境中,感受被倾听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就会学会倾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在社会更大的环境中才有自己发言,和进步的渠道。

一般夫妻生活中,谁都发脾气的时候,这个时候一方懂得倾听,懂得疏导对方的不良情绪,很快一家人就能回复往日轻松愉悦的时光。

当看到孩子在马路上乱跑,动不动打人,乱扔东西,这属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告诉他这样不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孩子兴奋、苦恼,或喜或怒,或恐惧或害羞,这属于孩子的感觉,父母不要压抑或控制这些感情的流露。

孩子本身在有耐性倾听环境中成长,就会当下抵触被责怪的心情,与家长说明自己内心的想法。

即使是在咿呀学语的孩子,也想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孩子长大了,有时多嘴多舌,问这问那。对此父母不可厌烦,绝对不要把他们的话当作取乐的笑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倾听孩子。

在懂的倾听的环境成长,有被倾听的感受,孩子的内心是轻快的,没有内心压力的孩子更加自由和自信。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正面积极的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要培养孩子成为积极向上,我们家长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uB3QWwB8g2yegNDJe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