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赚钱的老板发现,现在赚钱很难,为什么现在赚不到钱?难道是他变笨了吗?
明显不是,是因为中国的商业环境在发生变化,而老板的思维却没有随之改变。
我们做生意,都是在整个中国大的商业环境里面,如果说不明白中国整个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你不管学习再多的技巧,再多的策略,再多的技术,再多的秘诀,都没有用。
在不同的商业环境发展阶段,做生意的思维也是不同的。如果你违背了这个趋势,你一定会做得很累。
商业环境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产品为中心
以产品为中心,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这个阶段初期,基本上是70年代到90年代初,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这个时期只要去做生意的,基本上都赚钱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这样的特点,就是当看到别人赚到了钱,就一窝蜂的都跑来做了。
当大家都来做的时候,很多人搞生产,所以导致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很多商家要想生存,就想方设法的提高收入,降低成本。
于是就到了中期阶段,营销管理。商家疯狂打折,搞活动,搞宣传,做促销。有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发现,如果仅仅是靠营销来获取利润的话,那这个做的是太辛苦了,很多时候打折要把自己打到骨折。
精明的生意人就开始做品牌包装,他们重新找到市场定位,细分市场,然后包装他的整个形象,包装高端,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做品牌的阶段,靠传播打开知名度,打造影响力。
当大家都做品牌的时候,这么多人打广告,是不是又变成了红海市场,大家都来传播,真正传播起来的品牌有几个呢?导致的结果就是品牌泛滥,现在你到大街上去买东西,都说自己的品牌,都说自己是名牌。除了以前真的做起来的几个大品牌之外,现在很多品牌,实际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第二阶段:以模式为中心
以模式为中心,追求现金流最大化。
到了竞争极其激烈的阶段,产品利润已经无法支持企业的发展,用营销+管理的方式也已经无法解决企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研究如何设计一套好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代理商、投资者无法拒绝。
为什么要研究“模式”?
商业本质,买、卖二字。设计商业模式的目的,不在于多卖点儿产品,而在于卖商机、卖未来。
以模式为中心,可以通过融资,融到人才,融到资金,融到股东,融到资源。
以模式为中心,可以通过招商,招到代理,招到新店,招到老店,建设渠道。
借助商业模式,从原来在消费市场卖货,迈向在创业市场卖商机(招商),在资本市场卖未来(融资),轻资产+轻运营,从而实现现金流最大化,解决企业赚钱难盈利难的问题,这才是当今时代企业应对竞争的最佳策略。
第三阶段:以用户为中心
以用户为中心,追求市值最大化。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得用户者得天下。滴滴、京东、腾讯、百度、携程、美团、阿里巴巴、瑞幸咖啡等互联网属性的公司,几乎都是这个阶段。他们一边融资,一边投资,为了获取庞大的用户数,不惜投入重金。有了庞大的用户数后,他们完全可以实现跨行业盈利,甚至有资本构建自己的生态圈。
过去赚钱靠产品,赚取差价;今天赚钱靠模式,买卖商机;未来赚钱靠用户,买卖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