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们别来看我了”,7旬老人含泪控诉,原因让年轻人反思

2020-08-26   育儿小娜

原标题:“以后你们别来看我了”,7旬老人含泪控诉,原因让年轻人反思

人人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家长总是愿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无论是年轻时候为孩子的教育和衣食住行的花费,还是孩子在结婚时买房、买车的钱,家长都一手包办。即使是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很多父母也自愿为帮助儿女带孩子。

刘大爷已经70多岁了,孩子已经纷纷成家立业,刘大爷也有着不错的退休金,在常人的眼里他的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很多人都羡慕刘大爷有一对孝顺的儿子儿媳,每到周末就来看刘大爷和刘大娘,可是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却是苦不堪言。原来,刘大爷的儿子每次来总要带着孩子,说是看望老人其实是找老人要一些奶粉纸尿裤,还经常临走时把孩子留给刘大爷照看。

孙子上幼儿园的费用也是刘大爷赞助的,孙子上幼儿园之后也基本上由刘大爷接送,面对小孙儿的要求,刘大爷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孙子的衣食住行花掉了刘大爷大半的养老金。儿子美名曰看望老人,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啃老,起初刘大爷因为疼爱小孙子一直默默忍受,可是随着孩子长大花钱越来越多,刘大爷的退休金无法承受,刘大爷终于受不了了向儿子哭诉道“以后你们别来看我了”。

在当今的社会上,啃老问题非常严重,这也值得我们反思,那么啃老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1. 父母的溺爱

很多父母溺爱孩子,看不得孩子受苦,从小就把孩子捧在手心。这样的孩子没有经历挫折,长大以后也没有担当,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喜欢把难题推给父母

。长大以后,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买房的苦难,养育子女的艰辛,很多孩子就会走上啃老的道路。而父母也受不了看着孩子受苦,大多会接济孩子。

有很多年轻人成年之后,也不肯搬出家里与父母共同居住,家里的柴米油盐都是父母出钱,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啃老。实际上,很多老人面对孩子的啃老行为居然乐在其中,因为他们觉得能帮到孩子自己做什么都愿意,

而这样往往是害了孩子,孩子不能够真正的独立,

而父母又不可能真正陪伴孩子一辈子。

2. 就业压力催生啃老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这也不能完全怪学生本人。因为很多大学开设的课程不具有实践性,学生经过大学的历练不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进入社会,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减少,青年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没有办法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这就很容易催生啃老问题。

当然找工作难并不能成为啃老的必要条件

,刚毕业时在家里过渡一段时间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没有限度地啃老,因为年轻人只要勤奋,还是可以找得到工作的。另外,工作的压力也可能催生变相啃老,比如说现在年轻人工作时间较长,经常加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这时候可能需要老人照顾孩子,老人往往因此失去自由的时间,这实质上也是在啃老。

3. 社会观念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很多观念认为啃老理所当然,特别是在结婚的时候,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父母应该为自己准备好婚房,而现在房价急剧上涨,买一套房子可能花掉夫妻大半辈子的积蓄,这对于父母是十分残酷的。当然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还有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中国传统的结婚必须买车买房的观念,一时之间也是无法撼动的。而房价攀升,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很难支付,大多需要接济,但不要把家长的这种帮助和牺牲当作理所当然。

总之,啃老现象的普遍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

它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多种因素催生的普遍现象。

但是,无论如何孝顺父母总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即使是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年轻人也不能把啃老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偶尔让父母帮忙照看一下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过分,不能把“常回家看看”变成老人的负担,毕竟老人辛苦大半生将儿女拉扯大已经十分不容易,

不能在老人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还要让父母为自己操劳。

网友们,大家怎么看待啃老现象?大家身边的啃老族普遍有什么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