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指挥直升机亮相 配备AESA雷达 堪称迷你版E8C联合星

2020-02-17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

国产指挥直升机亮相,注意尾部天线


近日国产指挥直升机图片出现在网络上面,从相关图片可以看到机身上面军徽和战术编号,表明它已经列装,该机研制成功有效增强了中国陆军战场态势感知和机动作战能力。

国产指挥直升机采用米-17直升机作为载机,它最大特点就是机尾增加了一个天线。外界推测它是国产合成孔径/地面移动目标探测(SAR/MIT)雷达天线,这个雷达主要用于探测地面和低空目标,为部队提供目标指示,直观一点说国产指挥直升机相当于1架迷你版的E-8C联合星飞机。


它的作用与E-8C联合星相当


E-8C主要探测地面目标


众所周知,二战之后各国和地区陆军摩托化、机械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部队机动能力迅速提高。对于战场侦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人力或者地面侦察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任务需要,尤其没有办法获取大范围战场态势。这样人们就把目光投向空中,发展机载对地侦察雷达系统,我们最熟悉莫过于美国E-8C联合星飞机。

E-8C是在1架波音707飞机上面加装SAR/GMIT雷达研制而成。雷达能够探测数百公里外目标,一次任务下来覆盖范围相当可观。机上配备有信息数据系统、显控台、数据链/通信系统,可以对这些目标进行处理、显示,然后分发下去。这样指挥员能够俯瞰整个战场,获取大范围战场态势,战术决策效率更高。不过E-8C研制年代较早,受到当时技术条件限制,例如它采用了无源相控阵天线,系统体积和重量较大,需要大型飞机才能安装整套系统,导致成本和价格猛增。新世纪美国空军考虑E-8C后继机的时候,就发现电子技术进步,整个系统体积和重量大为降低,已经能够在小型公务机上面安装,以降低采购成本。E-8C服役之后参加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发挥了比较关键的作用,显现了优越的性能。因此引发效仿,英国装备了哨兵对地侦察雷达飞机,而法国则研制了地平线侦察直升机。


美国下一代联合星飞机体积就要小的多


英国哨兵对地侦察飞机


法国地平线侦察直升机


着眼于未来战场需要,中国陆军非常重视空基战场雷达发展,以提高部队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考虑到后勤保障方面因素,国产空基战场雷达载机采用直升机作为载机。首先研制的是直-9B/BZK-101雷达侦察直升机,它在国产直-9B直升机基础上研制而来,机头加装对地侦察雷达,为了适应较大的雷达天线,直-9B/BZK-101机头加大,显得非常肥硕,这也是它最主要识别特征。不过直-9B吨位较小,难以安装更大天线,机内空间有限,显控台部署比较困难,因此直-9B/BZK-101实用受到限制。当然通过直-9B/BZK-101直升机研制,为我们研制更先进侦察雷达直升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9B/BZK-101雷达侦察直升机,注意机头硕大的雷达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内技术进步,中国相关单位又研制了更加先进指挥直升机。从相关图片来看,它的载机改为更大米-17直升机。米-17直升机是中国陆军航空兵大量装备直升机,可以提高部署灵活性,降低后勤保障难度。另外米-17内部空间也比较大,可以安装多个显控台,提高直升机指挥控制能力。机身也安装了多个天线,应该是高速数据链/通信系统天线,可以将机载雷达获取信息实时发送给后方指挥所或者作战部队。


米-17指挥直升机,它的雷达布置在尾部


米-17指挥直升机内部安装有多部显控台


国产指挥直升机将雷达天线放在了机尾,这样优点就是能够布置更大的天线,避免天线影响飞行员视野。从天线形状它应该是有源相控阵天线,有源相控阵天线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分辨能力强。2018年珠海航展国内曾经公开国产JY-203合成孔径/地面移动目标探测雷达(SAR/MTI),它用于无人机,采用平板缝阵天线,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5公里,分辩率为0.5米,成像模式下一个小时可以覆盖1800平方米/小时,移动目标模式下可以达到7500平方公里/小时。国产指挥直升机雷达比这个雷达更加先进,探测距离应该更大,有可能达到或者接近200公里,覆盖范围更大,可以为地面部队提供更广大范围内战场态势感知和目标指示。

国产指挥直升机列装之后,中国陆军战场态势能力得到有力增强。指挥员可以有效掌握对方动态,作出正确战术决策。它获取信息也能传递给各作战单元,各作战单元根据对方动向采取相应机动,避实击虚,打击对方,做到单向战场透明。另外这种指挥直升机还能够在抢险救灾、紧急救援等场合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