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犬小Q与顽主任达华的相互成全,诠释了无声的爱与责任

2019-09-28     得着说

被好莱坞的《一只狗的使命》感动得稀里哗啦,又去看国产小成本电影《忠爱无言》,观众们在感叹“人家的狗多通人性”之外,似乎就没有然后了。

狗是人类的朋友,那种无言的陪伴、无声的忠诚,总能在细节中给人无尽的感伤。无论感动全球的《忠犬八公的故事》,还是号称重磅“催泪弹”的《导盲犬小Q》,之所以获得极高的评价和票房成绩,与其说,是被“人狗情未了”的故事感动,不如说,是被通人性的狗狗感动。

《流浪地球》中,人工智能莫斯在“临死”前,说出的最后一句话依然记忆犹新: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最复杂、最不可控的高级动物,还是体现在感情上。

当身处逆境、所行不顺时,我们需要陪伴,身心都需要疗伤和放下的过程。电影《小Q》中,任达华饰演的男主李宝庭,便是这样一个需要耐心抚慰与身心纾解的人。有了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导盲犬小Q,他的人生不再有因命运不公而愤怒和遗憾,珍惜当下、珍爱身边人,何尝不是一种人性之善。

一只狗尽其一生所做的或许有限,但它“通人性”的所作所为,为我们带来的温暖与感动、自爱与改变却是无限的。这便是这部《小Q》感动了千万观众的“理由”。

关于责任

被刺伤两个月的任达华,拖着还未痊愈的右手参与电影《小Q》的路演,笑容可掬、表情温和。这次,饰演片中“小Q”的拉布拉多导盲犬布丁一路陪在他身边,充满默契的一人一狗,看着很舒服。


纵横影坛这么多年的任达华,在大银幕上总是给人以灼灼逼人的果敢与霸气。与那一代香港电影人一样,任达华的敬业精神与精湛演技一次次征服了观众,这次在《小Q》中的“走心”,感情的细微把控依然精准,内心的变化清晰平和。

拍摄《小Q》前,任达华去了盲校体验生活,在密闭空间中试着闭眼摸索寻物,又与布丁在家中“熟悉感情”了三个月,目的当然是为了贴近《小Q》中男主人公李宝庭的人生经历与内心感触。

片中,作为香港最知名的甜品大师,技能高超的李宝庭早已养成了对人对己认真严苛的秉性,“一个好厨师,五官要很敏锐,一样都不可以少”。然而,突如其来的眼疾,几乎一下子打垮了他。

李宝庭的人生困境,让我想起了《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脾气暴躁、毒舌成性的史法兰中校。这位曾经让总统都忌惮三分的战争英雄,因一次意外突然间失明了。

业内最顶尖的人物,成了一个生活琐事都要别人照料的“废人”,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本担当的责任,人生突然间没了目标。巨大的心理落差,伴随着懊悔、愤怒、敏感又无奈的复杂感情,让一个人很快变成了内心自闭、拒绝帮助、富于攻击性的“混蛋”。

其实,他们在用毫不妥协的顽固态度,掩饰自己失去勇气和信心的茫然失措。

李宝庭是不幸的,他亲身经历了眼睛逐渐看不见的整个过程,无可挽回的失明带来的恐惧感压垮了他的身心;李宝庭又是幸运的,因为导盲犬小Q的存在,他的“眼”仿佛一点点失而复得,人生便有了乐趣和盼头。

陪伴与守护,便是它这一生的责任。

关于信任

《小Q》107分钟的片长,记录了导盲犬小Q从出生、训练到工作、衰老的整个过程。这只聪明可爱的工作犬,忍受男主的坏脾气,引导他走出家门、重拾生活的信心。

成为合格的导盲犬很不容易,除了在有爱心的家庭中寄养,以便熟悉与人类的生活之外,片中,小Q经历了一次考核就很说明问题。在牵引失明的主人前进时,它要精确的躲避障碍物,忽略食物的诱惑,随时观察周遭,始终专心致志,甚至在关键时刻牺牲自己救助人。因为,它就是主人的“眼”。

被训练成导盲犬的小Q,学会了听懂和遵守主人的口头命令,并按照环境的变化做出判断;然而,作为发号施令的主人,李宝庭起初并不希望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只狗。

要想让导盲犬发挥最大化的功用,主人与狗之间的信任尤其重要。信任是相互的,小Q被训练成完全信任和忠于主人,固执的李宝庭却始终不愿意。放不下,这是李宝庭的心结。

李宝庭内心深深的不信任,除了失明带来的自我否定之外,更多的还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片中,他命令小Q待在原地,自己却冲入车来车往的马路上,试图通过自杀结束这毫无意义的生命。

事实证明,他不是不信小Q,更多的还是不信他自己。

自暴自弃的他,对初来乍到的小Q不待见。不遛狗、不投食,把它扔到外面过夜,仿佛他心中的愤怒,全部发泄到小Q身上。本质上,他不喜欢小Q,是害怕它真的能给他带来希望。

或许,小Q不懂那么多人情世故,即便在暴雨中躲在汽车下等待主人,不吃东西也不排便,在它的单纯的心目中,李宝庭是他唯一的主人,它就是他一生的守护者,不离不弃、不顾一切。当主人执意走上机动车道,差点被车撞上时,小Q毫不犹豫的扑倒了他。

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小Q这个无声的伙伴,以前与人相处不顺、总是格格不入的李宝庭终于明白了,生活的意义是信赖与融洽,是被需要的感觉。

于是,当小Q身患重病,到了连走路都很吃力的弥留之际,从美国治病归来的李宝庭决定,陪着这位伙伴共度余生。以前,他早已习惯了独来独往,现在,他有了小Q、妹妹和陈芷乔,以及所有爱他的人。

现实意义

同样是改编自日本小说《再见了,可鲁》(又名《一只狗的一生》),《小Q》在本地化上下足了功夫。第一次谋面,李宝庭意外救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小Q,冥冥之中天注定的缘分,这个心思很港产片。

师从杜琪峰的导演罗永昌,在节奏把控、色彩搭配和长镜头运用上出类拔萃。这部温情片没有什么刻意煽情,也不需要强行催泪,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细节堆积,用一件又一件芝麻小事,串起了人与狗的温暖点滴。

与很多宠物同类片比起来,罗永昌对《小Q》把得很准,看起来说得是一只狗的一生,实际上讲得还是人,被社会环境重压下的那些人。连一只狗都能想得到、做得到的事,到了世态炎凉的人世间,却成了难事。

现代人早已习惯了索取,李宝庭也不例外。在节奏加快、效率更高的现代社会中,追求尊重和成功让很多人迷失于钢铁森林的自然法则之中。忽略了爱与奉献,人们越索取、越孤独。

起初,小Q逐渐帮助李宝庭走出生活的泥潭,让他重新融入社会、感受生活的色彩斑斓,但更重要的,还是学会了向妹妹、师父、徒弟和朋友们敞开心扉,至此,工作便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交流便不是阻碍而是享受。

对李宝庭来说,这段经历与其说这是重生,不如说更像是涅槃。

《小Q》很用心的还原的导盲犬的训练与工作过程,对狗来说,这份工作淘汰率极高、责任很重大,但太多视力障碍的人,需要像小Q这样的导盲犬。专业性和成本高只是困难的表象,不被社会各界理解和接受才是难点。

当李宝庭去美国做手术时,小Q回到了小时候的主人陈芷乔家。虽然,小主人对它细心呵护,但它始终忘不了自己的责任,忘不了随时需要帮助的李宝庭。它会默默的把棒球藏起来,因为李宝庭为了逗它特意藏起了孩子们的棒球;它会偷偷跑到公园的长椅边,因为这是李宝庭最喜欢带它来的地方。

一条通人性的狗,诠释了忠爱无言,一切平淡的过往,无时不刻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小Q》中人与狗的相互尊重与关爱,之所以令人感动,因为那种相互陪伴的幸福感,真的很美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SJgdW0BJleJMoPM3e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