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石让的音乐与这部电影是绝配啊!

2019-09-20   影视地平线

偏爱日本小清新电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往往是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的理想化状态。出发点虽还是立足现实,可剧情发展的方向,则更像是被包裹起来的童话故事,有欢笑,也有哭泣,有热闹,也有孤寂,所有情绪交织的状态,其实,更多的是性本善的体现。

痞坏痞坏的北野武,在1999年的时候,利用一部《菊次郎的夏天》,成功的打入了小清新电影的行列。这是属于他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治愈系电影,却也给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不仅仅是因为温情的故事,更多的是最纯粹美好人性透彻的展示。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度陷入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中,那种与人为善的亲近,那种与世无争的恬静,柔和且沉静,甜美且舒适,正好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推崇人本的思想。当电影中所有的生活美好,通过漫画般的画面形式展示出来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便无形中成为了传播的关键。

整部电影中,几乎所有角色的出现,给人的第一印象,基本都或多或少的与社会存在脱轨,甚至让人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或许,北野武正是利用这种现实与理想反差带来的心理错觉,从而架构起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观。返璞归真的童趣,不仅仅是菊次郎度过的夏天,更是成为了荧幕外,观众们一起度过的夏天。

1

一群寂寞无聊的大人,陪着一个小孩子玩耍的过程,这是这个电影最直接的故事内容,可是,当我们被电影中那明亮的色彩,以及沿途最为清新的乡村景色吸引时,原本还被生活紧紧捏住的神经,慢慢的得到了暂时的舒缓。

看《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居然让我有种看宫崎骏《千与千寻》动漫的感觉,这种本身自带的动漫感,让电影自始至终流露着对于美好事物的理想化追求。

放假的正男无意间看到了邮寄包裹上的地址,便决定去爱知县丰桥市寻找妈妈,这个一直和奶奶生活的男孩,从来没有感受过父母的关怀,因此,他希望亲自看望妈妈的意愿很是强烈,或许,在正男心里,还带着美好的憧憬,比如,见到妈妈会热泪盈眶,或者,会紧紧拥抱。出发时,因为邻居的担忧,于是,一个怪叔叔成为了这次寻亲的护送者。一个不善言谈的小孩和一个游手好闲的怪叔叔成为组合,为这部电影剧情的发展,增添了很多喜剧的效果。

作为一部带着喜剧效果的公路片,对于沿途自然景色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漆黑夜空闪烁的金色星光,蔚蓝大海涌起的波浪,河边池塘荷叶上慵懒的青蛙,以及波光粼粼中穿梭的蜻蜓,这对于在高楼大厦中渐渐迷失的人们来说,看这部电影,更像是一次不错的心灵之旅,毕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在这部电影中,利用寻亲这层故事的外衣,却将所有关于人性美好的东西统统展示出了,而且,这种展示,并不是单一个体的呈现,而是人与人相互接触中,群体褪去面具之后,最为真切的融合,比如,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各种人物,有出去自驾游的小情侣,又到处流浪的作家,有好心的酒店服务员,以及还有看起来凶神恶煞实则心底善良的摩托车手。

在北野武的这部电影中,所有围绕正男出现的大人,基本上展示出来的,都是属于美好的一面。可能,故事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属于北野武对于自己童年的一次全面回忆,生活总是有坎坷,可《菊次郎的夏天》却将生活所有的不顺心统统抛开,它所要表达的重点,就是人性最为干净的一面。

正男最后找到了妈妈,可是,妈妈已经成立了新的家庭,而怪叔叔与正男居然存在相同的情感经历。所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给正男极力塑造着生活美好的理想化状态,不如说是电影中所有人物,都在相互接触中,慢慢开始体会幸福味道的过程。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心无杂念的玩耍,幸福就是褪去伪装后,对于自我美好向往的尽情追求。美的东西我们都喜欢。因此,《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便只是说美,无论是色彩还是故事,都被美所包裹,这里的美,既是自然的美,也是人性的美,二者完美结合。

久石让的音乐是电影的加分项,而类似漫画般的故事内容,则是这部电影能够超脱现实,与理想化状态完美融合的关键。我们在观影过程中,并不觉得情节虚假,反而让我们这些在生活苦海中挣扎良久的人儿,慢慢的朝着记忆深处的美好靠近。面具戴久了很难摘下来,可是,通过这部电影,在晾晒记忆的时候,不经意间,人性最美好的闪光点再一次出现。

2

我原以为,菊次郎是那个小孩的名字,可是,电影偏偏把菊次郎的名字,给了那个怪叔叔,所以,“菊次郎的夏天”这个电影名字,其实,就是北野武和观众开的一个玩笑。故事内容是小孩寻亲,电影名字却是大人玩耍,这样看来,故事的内容其实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而利用故事内容,达到荧幕内外所有人一起的玩耍,才是电影的核心。

北野武可能最了解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他会利用大量的全景和远景画面,来重点展示正男一个人时候的孤独。一个人回家吃饭,一个人在足球场玩耍,一个人站在饭店门口,一个人坐在沙滩上,像极了现代人形单影只的生活。

而在电影后半部分,正男的身边,总会出现那么几个好玩的人物,打破这种孤独状态的表现手法顺其自然,那就是,尽可能的把所有对美好的向往,统统展示出来,合不合理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大家玩的开心就好。

和北野武其他的作品一样,他总喜欢用一种比较极端的手法,去展示生活或是人性。这部《菊次郎的夏天》就是一部极端美的电影它站在阴暗生活的对立面,让所有人陪着正男,重新回到了童年五彩斑斓的生活中去,于是,人性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之前我说过,看《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总是隐约的感觉到,故事内容中暗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含蓄美的表达。看完电影我才知道,那是一种亲近自我灵魂的感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是一种极致的追求,而对于美追求的首要,就是自我修养的提升,所以,无论是菊次郎还是正男,或是路上碰到的其他人,其实,在这个夏天的相互陪伴中,都在慢慢的开始脱离野蛮的文明,回归到最为纯净的原始。跳动的人性闪光点,让所有人都达到自我修养的提升,无形却深刻。

那个夏天,那些人,都在慢慢长大,带着对于美好的眷恋,虽然,他们终究还是会回归现实,只是,因为这个夏天,银幕内外的人们,都在愉悦的玩耍氛围中,得到了久违的放松,这是人性美的一次胜利。